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村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村镇位于烟波浩渺的高邮湖西岸,内衔碧波万顷之沂湖,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鱼米之乡、状元之乡、红色之乡、农民书画之乡、拉丝模之乡、医药之乡的美誉。常住人口45281人(2017年),面积151.67平方公里,现辖3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近年来,我镇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先后被授予省生态镇、省文明村镇、省森林城镇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西部最富发展潜力的乡镇。2016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41.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财政收入7035万元,农业总产值1.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50元。杨村镇位于天长市东北部,东经119°17′45″、北纬22°40′15″,距市区11千米。东临高邮湖,南连永丰镇,西接大通镇、跃进水库。面积151.67平方公里(一说147.3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281人(2017年),辖龙集、小关、杨村3个社区,季桥、金埠、北荡、湖边、光华、二里、沂湖、桥南、联合9个行政村,312个村(居)小组。镇政府驻杨村社区。境内有沂湖、杨村河、乔田水库。205省道天(长)铜(城)公路过境。[1]

中文名称: 杨村镇

外文名称: Yangcun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安徽省天长市

下辖地区: 3社区,7行政村

地理位置: 天长市北郊

面 积: 151.67平方公里

人 口: 45281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弥陀寺、代王庙

车牌代码: 皖M

村民组:305个

历史沿革

杨村历史悠久,明朝为天长县十二都。民国21年(1932年)属五区(区政府在铜城镇)。民国30年(1941年)春,铜城撤区为市,杨村设区,为当时天长七大区之一。民国32年(1943年)天高办事处成立时,杨村称沂杨区,辖小关、龙集、高塘等乡。民国35年(1946年)共产党北撤,国民党统治,将杨村辖地分为杨季、季小、龙埠3乡,次年合并为杨村、季桥2乡。1949年1月,天长解放,沂杨区与护桥区合并为杨村区,辖杨村、蒲东、小关、大圹、季桥、高塘、埠南、蒲西、国章、金龙、沂湖等11乡。1950年分属铜城区(季桥、金龙、埠南、小关、渔业)、城关区(沂湖、杨村)。1957年2月撤区,为杨村乡、龙集乡、龙西乡、水上乡。1958年5月成立杨村公社,1981年属城关区。1983年改杨村乡,1989年杨村撤乡改镇,仍属城关区。1992年3月撤区并乡,乔田乡并入杨村镇,7月成立乔田办事处(2002年乔田并入铜城镇)。1980年,杨村境内出土了大量的汉唐墓葬群,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见其历史上的繁华。宋明时期,这里商贾云集,人气的旺盛随之而来的便是地灵的升腾,从而招致明清帝王的特别关注,“龙集”、“龙岗”地名由此而生。到了清代,此地设置关卡,控制不法商人,抵御外国鸦片的入侵,“小关”闻名天下。抗战时期,罗炳辉将军等革命先辈在这里屯兵作战,威震敌胆。杨村的后背营发展为皖东抗日的中坚,融入了革命的铁流。这片沃土,地杰人灵。清代著名的女科学家王贞仪、皖东状元戴兰芬、“中华第一神针”周楣生、毛泽东主席赐名的“中国农民作家”缪文渭等都是杨村人。新中国成立后,杨村更是人才辈出,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丰厚的历史、众多的人杰为杨村跨越式发展积攒了厚重的精神和人文资本。

社会事业

在发展经济同时,杨村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逐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新建了标准化杨村中学,创办了公立杨村幼儿园,整合成立了龙集九年制学校,教育工作被评为天长市先进乡镇、安徽省成人技术教育示范乡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连续举办了5届沂杨书画展、5届少儿书画展,开展了沂杨杯乒乓球赛、兴杨杯篮球赛等体育赛事活动,被授予滁州市首家书画之乡和全省千万农民健身先进单位。计划生育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计生工作连续5年受到天长市委表彰。社会保障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实施渔民上岸工程,全镇近900户以船为家渔民均得到妥善安置。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被评为滁州市平安乡镇。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五年未发生大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全力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社会和谐稳定。杨村镇医药产业园始建于2001年,是天长的“两区四园”之一,园区远期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7.88平方公里。园区规模已达4平方公里,建成了全市乡镇第二家污水处理厂和“四纵四横”的路网框架,园区功能日臻完善。经过多年的培育,已基本形成了医药医疗器械、拉丝模具、铝型材等三大主导产业体系,被评为全省首批“医药产业集群专业镇”。园内现有企业59家,其中规模企业27家,4家企业入围天长企业30强,鑫发铝业被评为天长市十强企业,峆一药业成为滁州市首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并拟申请IPO启动转板。集镇形象不断提升,新建了标准化杨村中学、杨村公办幼儿园、农技服务楼、镇文化中心、市民广场等形象建筑,建成了兴杨·鸿福嘉园商住小区、天洋公共租赁房小区以及刘庄、蛇塘等农民安置小区,镇区框架面积达5.5平方公里,道路总里程达16公里,曾连续两年在滁州市“丰乐杯”小城镇建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光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成精品小区,小关社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正在全力推进,“水韵小关”形象初现。“三线三边”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深化,实现了镇村垃圾卫生市场化保洁全覆盖。

地理环境

杨村镇位于天长市东北部,东经119°17′45″、北纬22°40′15″,距市区11千米。东临高邮湖,南连永丰镇,西接大通镇、跃进水库。面积151.67平方公里(一说147.34平方千米)。镇政府驻杨村社区。境内有沂湖、杨村河、乔田水库。205省道天(长)铜(城)公路过境。

自然资源

杨村地处宁扬城镇密集区,融入南京大都市圈,205省道穿境而过,东临高邮湖,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极为明显。杨村是典型的水乡,河港纵横相连,塘库星罗棋布。旅游资源丰富,荷花荡、北荡湖芡实园、菱角区、肖家尖生态林场、高邮湖围网养殖区、耿家尖汉代墓群、东海舰队靶场、代王庙、弥陀寺等已成为观光点。水产品盛多,全镇水产品养殖面积达4.5万亩,盛产白鲢、大闸蟹、芡实、鳝鱼、黑鱼、野鸭等特色水产品。用白鲢作原料精制的“小关”鱼圆畅销全国,大闸蟹、芡实更是名扬中外。优越的位置、丰富的物产是杨村跨越式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所获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