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松(《三国演义》人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松
国籍 中国



杨松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张鲁帐下谋士,极贪钱财。马超与其弟杨柏不和,兄弟二人商议,亦有图马超之心。刘备用金银结好杨松,用计招降马超。曹公征汉中时,杨松因收其金银,先害庞德使之投曹,后又为曹操内应,城破,因卖主求荣,曹操即命斩之于市曹示众。 [1]


人物经历

马超与其弟杨柏不和,兄弟二人商议,亦有图马超之心。刘备用金银结好杨松,用计招降马超。曹公征汉中时,杨松因收其金银,先害庞德使之投曹,后又为曹操内应,城破,因卖主求荣,曹操即命斩之于市曹示众。 东汉末年汉中军阀张鲁的谋士。杨柏之兄。杨氏在当时是汉中世族大姓,杨松乃是杨氏领袖之一。他为人十


杨松三国演义人物原图连接

分贪财,见利忘义,为人所不齿。盘踞益州的刘璋由于担心汉中张鲁的威胁,打算与刘备共抗张鲁,但反受刘备攻击,只好向已反目的张鲁要求援军。而曾败于曹操而投奔张鲁的马超则任援军与刘备军对抗。忌惮与马超对峙的刘备阵营,为离间马超与张鲁之间的关系,贿赂杨松使之向张鲁进谗、诬陷马超“不肯臣于汉中”,使马超进退不得,最后投降刘备。 [2] 公元215年曹操征讨汉中时,因对易守难攻的阳平关无把握,又派人贿赂杨松,使他陷害张鲁手下大将庞德,庞德被迫投降了曹操。在曹操攻打汉中城时,杨松为贪财而协助曹军、令曹军得以制压汉中。他怂恿张鲁出战,结果张鲁战败,而杨松因为收受了曹操的贿赂而闭门,不使张鲁进城。曹操攻取汉中后,张鲁与其部下由于其投降时的对应,均得到曹操的厚待,唯独杨松被问卖主之罪,因他卖主求荣而将其斩于街头,这个卑鄙小人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演义全文

杨松三国演义人物
原图连接

却说曹操提军将进,先令夏侯渊领五千军,往南郑路上哨探,正迎着杨任军马,两军摆开。任遣部将昌奇出马,与渊交锋;战不三合,被渊一刀斩于马下。杨任自挺枪出马,与渊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渊佯败而走,任从后追来;被渊用拖刀计,斩于马下。军士大败而回。曹操知夏侯渊斩了杨任,即时进兵,直抵南郑下寨。张鲁慌聚文武商议。阎圃曰:“某保一人,可敌曹操手下诸将。”鲁问是谁。圃曰:“南安庞德,前随马超投主公;后马超往西川,庞德卧病不曾行。现今蒙主公恩养,何不令此人去?”

张鲁大喜,即召庞德至,厚加赏劳;点一万军马,令庞德出。离城十余里,与曹兵相对,庞德出马搦战。曹操在渭桥时,深知庞德之勇,乃嘱诸将曰:“庞德乃西凉勇将,原属马超;今虽依张鲁,未称其心。吾欲得此人。汝等须皆与缓斗,使其力乏,然后擒之。”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临后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曹操心中大喜,与众将商议:“如何得此人投降?”贾诩曰:“某知张鲁手下,有一谋士杨松。其人极贪贿赂。今可暗以金帛送之,使谮庞德于张鲁,便可图矣。”操曰:“何由得人入南郑?”诩曰:“来日交锋,诈败佯输,弃寨而走,使庞德据我寨。我却于夤夜引兵劫寨,庞德必退入城。却选一能言军士,扮作彼军,杂在阵中,便得入城。”操听其计,选一精细军校,重加赏赐,付与金掩心甲一副,今披在贴肉,外穿汉中军士号衣,先于半路上等候。 次日,先拨夏侯渊;张郃两枝军,远去埋伏;却教徐晃挑战,不数合败走。庞德招军掩杀,曹兵尽退。庞德却夺了曹操寨栅。见寨中粮草极多,大喜,即时申报张鲁;一面在寨中设宴庆贺。当夜二更之后,忽然三路火起:正中是徐晃、许褚,左张郃,右夏侯渊。三路军马,齐来劫寨。庞德不及提备,只得上马冲杀出来,望城而走。背后三路兵追来。庞德急唤

杨松三国演义人物
原图连接

开城门,领兵一拥而入。

此时细作已杂到城中,径投杨松府下谒见,具说:“魏公曹丞相久闻盛德,特使某送金甲为信。更有密书上。”松大喜,看了密书中言语,谓细作曰:“上覆魏公,但请放心。某自有良策奉报。”打发来人先回,便连夜入见张鲁,说庞德受了曹操贿赂,卖此一阵。张鲁大怒,唤庞德责骂,欲斩之。阎圃苦谏。张鲁曰:“你来日出战,不胜必斩!”庞德抱恨而退。次日,曹兵攻城,庞德引兵冲出。操令许褚交战。褚诈败,庞德赶来。操自乘马于山坡上唤曰:“庞令明何不早降?”庞德寻思:“拿住曹操,抵一千员上将!”遂飞马上坡。一声喊起,天崩地塌,连人和马,跌入陷坑内去;四壁钩索一齐上前,活捉了庞德,押上坡来。曹操下马,叱退军士,亲释其缚,问庞德肯降否。庞德寻思张鲁不仁,情愿拜降。曹操

杨松三国演义人物
原图连接

亲扶上马,共回大寨,故意教城上望见。人报张鲁,德与操并马而行。鲁益信杨松之言为实。次日,曹操三面竖立云梯,飞炮攻打。张鲁见其势已极,与弟张卫商议。卫曰:“放火尽烧仓廪府库,出奔南山,去守巴中可也。”杨松曰:“不如开门投降。”张鲁犹豫不定。卫曰:“只是烧了便行。”张鲁曰:“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遂尽封锁。是夜二更,张鲁引全家老小,开南门杀出。曹操教休追赶;提兵入南郑,见鲁封闭库藏,心甚怜之。遂差人往巴中,劝使投降。张鲁欲降,张卫不肯。杨松以密书报操,便教进兵,松为内应。操得书,亲自引兵往巴中。张鲁使弟卫领兵出敌,与许褚交锋;被褚斩于马下。败军回报张鲁,鲁欲坚守。杨松曰:“今若不出,坐而待毙矣。某守城,主公当亲与决一死战。”鲁从之。阎圃谏鲁休出。鲁不听,遂引军出迎。未及交锋,后军已走。张鲁急退,背后曹兵赶来。鲁到城下,杨松闭门不开。张鲁无路可走,操从后追至,大叫:“何不早降!”鲁乃下马投拜。操大喜;念其封仓库之心,优礼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阎圃等皆封列侯。于是汉中皆平。曹操传令各郡分设太守,置都尉,大赏士卒。惟有杨松卖主求荣,即命斩之于市曹示众。[3]

杨松之死

杨松帮着曹操说话,终于帮曹操除掉了庞德这个障碍,后来张鲁逃亡,杨松送密信给曹操,让曹操速速进兵,他做内应。后来张鲁出战不利,再想退回城中,杨松却闭门不纳,于是张鲁遂为曹操所降。

杨松三国演义人物
原图连接

然而随后呢?立了大功的杨松却被曹操拿到集市上给砍了头,这或许并非是杨松卖主求荣的缘故吧。

杨松干的这几件事情好歹也是见不得人的,固然是卖主求荣,然而趋利避害,拿到谁身上不会这样做?再说了,人家杨松好歹是帮了自己个大忙,况且“内应”之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杨松帮了曹操大忙却被曹操杀掉,如此一来,谁还敢再给曹操做内应?

张鲁固然仁厚,但是当初是杨松劝他出战,而杨松自己却私自献城,张鲁心中是怎么想的?可以说,曹操杀掉杨松,完全是为了安抚张鲁。或者如果张鲁还不知道杨松是给曹操做内应的,那就是杀人灭口,免得张鲁日后会心怀不满。

其实,杨松之死不过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阶级思想的折射。为了安抚一些重要人物,往往会牺牲掉这些小人物,哪怕是曾经为自己出过大力的人。

——精灵语《三国考之浅读演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