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杨柳乡 |
中文名 : 杨柳乡 所属地区:曲靖市宣威市 |
杨柳乡建于1952年底,因驻地杨柳得名。1976 年区政府驻地由杨柳迁至可渡。可渡处可渡河南岸山木麓,古为川滇驿道要塞,传说蜀汉诸葛亮南征返途经此。清雍正时,云贵总督鄂尔泰改土归流,率滇、黔、蜀三省绿林兵与乌蒙乌撒土司征战于此。清置宣威州可渡巡检司,衙门设于关上村北侧,税务设可渡关收取厘金,军事设可渡讯防。民国初为宣威县倘可县佐(驻倘塘)辖,抗日前属倘塘区,民国29年(公元1940年)废区扩乡,为可渡乡。1949年属新二区。1950年属九区 ( 倘塘区 ) 。1952 年底土地改革后从倘塘区分出,并将格宜区的土目(现乐丰)、景新(三联)、碧波(木戛)并入设十二区(杨柳区)。1958年分建为可渡、双河公社。1961年合并为杨柳区。1963年再分出双河区。1970年改称杨柳公社。1984 年改称杨柳区。1988 年3月改称杨柳乡。2017年04月撤乡设镇,改称杨柳镇。 [1]
概况
杨柳乡位于宣威市北部,与贵州小隔可渡河相望。面积163.9平方千米,人口4.27万人(2006年)。辖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可渡。有名胜古迹8处。其中可渡关古驿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05月03日,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设置。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楼堂馆所,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不增加"三公"经费,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关于厉行节约的规定和国家、省土地管理法规政策,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加强行政区划调整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行政区划调整有序稳妥实施。同意将宣威市杨柳乡撤乡设镇,更名为杨柳镇.
沿革
原乡政府驻地据传明洪武年间,赵姓随军征南,定居于此,当时的杨柳河河床崃窄,两岸长有较多的杨柳树,故名杨柳。清置宣威州可渡巡检司,衙门设于关上村北侧,税务设可渡关收取厘金,军事设可渡讯防。民国初为宣威县倘可县佐(驻倘塘)辖,抗日前属倘塘区,民国29年(1940)废区扩乡,为可渡乡。1949年前属宣威县,为可渡乡,属新二区。1950年属倘塘区(九区),1952年底从倘塘区分出,并将格宜区的土目(现乐丰)、景新(三联)、碧波(木戛)并入设十二区(杨柳区)。1958年分建为可渡、双河公社。1961年合并为杨柳区。1961年至1962年为杨柳区,1963年从杨柳区析出双河区,1970年至1983年为杨柳公社,1974年乡政府从杨柳迁到可渡(一说为1976年)。1984年至1987年为杨柳区,1988年3月改称杨柳乡。2017年0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宣威市杨柳乡,设立杨柳镇。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1997年,面积163.9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辖杨柳、留田、碗厂、海庆、蒋箐、可渡、水塘、围仗、克基、和平10个行政村。2006年,辖可渡、杨柳、留田、碗厂、海庆、蒋箐、水塘、围仗、克基、和平10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杨柳乡地处宣威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04 °11′2″~104 °23′42″, 北纬26 °31′53″~28 °39′49″ 。东西最大距离3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1公里, 国土面积163.9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可渡,距县城69公里。建制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