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煦風處,春往深處走(呂春勤)
作品欣賞
楊柳煦風處,春往深處走
己亥末,又一番甲子輪迴,誰也沒料到庚子之年以一場史無前例的巨大疫情,以數以億計來勢洶洶的噬人病毒拉開帷幕。
這種人類前所未見的新型病毒,傳播之快之廣令國人恐慌。
一月二十三日,大年二十九上午十點,一個擁有一千萬人口、九省通衢的華中大城市——武漢,封城了。緊接着,全國全軍數以萬計的醫務工作者頂着寒流奔赴武漢,千萬噸醫療、生活物資穿過風雪直驅武漢。
封城,如一聲驚雷,疫情的嚴重性遠超出我的認知。大年初一,急忙給身處疫區又是醫生的表弟打電話,不同於往年的拜年方式,表弟接着電話,我就急切地問他們可好,問疫情的具體情況,弟弟說他們有可能和初期的患者有接觸,現在在家自我隔離,又交代我們做好防護,不要出門。互道珍重後,心卻重若千斤。
電視裡,網絡里,微信里舖天蓋地全是疫情!疫情!年過半百,唯這一個春節是在不安與焦慮里度過。
一向不敏感數字,這段時間它卻成了我最關心的內容。每天起床聽音樂的習慣不知不覺變成了看新聞,比數據,一組組攀升的數字使我揪心,下降的數字又讓我暫時安慰,最不願看到那組小幅度上升的死亡人數,這意味着多少個家庭痛失親人,多少個悲劇在撕心裂肺中上演,痛心的同時更多是無奈。感動的救治場景和痛苦中逝去的生命讓我一次次淚目,太多的英雄值得去頌揚,太多的感慨需要抒發,可自知筆鋒無力,幾次提筆又幾次放下。我害怕笨拙的筆尖褻瀆了逆行者高尚的靈魂,我害怕蒼白的文字變成病情里煎熬者傷口上的鹽水,疫情面前我好無力無能!
已進入二月,風,依舊寒,疫情依舊嚴峻,小院的鳥似乎多了些,嘰嘰喳喳報告着春的訊息,梅花也乍苞欲放,我急切地盼着時間過得快一些,好讓這場疫情湮滅在春天的鳥鳴里,埋葬在梅花的冷香里。
突然發現天天和我討論疫情的先生這兩天沉默了,除了吃飯關在畫室極少出來,我輕輕推開畫室的門,只見先生提筆於畫案前正專注作畫,走近一看,瞬間震撼,一幅幅水墨速寫齊整整地擺在畫案上方,內容全是反應疫情的題材,仔細看落款:時間就是生命、馳援、天使斷髮、追光天使、堅守、整裝待發、宣誓、患者康復後、平安歸來、稍息、前沿、風雪裡的堅守……肯定流暢的線條里可以看出先生在作畫時情緒是激動飽滿甚至是悲壯的。黨旗下的宣誓、和死神賽跑的腳步、剪刀下落地的秀髮、防護服下的疲憊身體、風雪中的堅守身影……看着一個個平凡卻發着光亮的人物形象,我眼眶潮濕了。許久的安靜里,內心翻江倒海,波濤洶湧。許久,先生長嘆一口氣:「大災面前,英雄面前,一個畫家,能做什麼呢,只有手中這一支瘦筆了,這兩天我實在無法宣洩自己感慨,訴諸筆端,以示敬仰吧」。我雙手向他伸出了大拇指,這應該是他幾十年的作畫生涯中我唯一一次誇讚。
三月伊始,疫情也漸漸好轉,焦慮的心情終於有所平復,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要感謝要歌頌的人太多,醫務工作者、公安幹警、各行業幹部員工包括鄉村幹部都戰鬥在一線,風雨堅守,毫無怨言。感觸最大的,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從沒像現在這樣驕傲和自豪!一個十四億人口大國,政府一聲令下,封城禁足,齊心配合。世衛組織總幹事說:「中國以外地區才是最大擔憂,因為疫情防控時,中國能做到的,別的國家做不到,有哪個國家能僅用十天時間建起設施完備的醫院?」中國速度,讓世界瞠目。向死而生的中國精神讓全球汗顏。中國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令各國震驚。
外媒不實的報道和歧視令我國人憤慨,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卻從未被打垮。大災面前我們彰顯着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合理性,政府的號召力和組織能力及時高效。當西方人大呼「人權、自由」時,請看看我泱泱大中華的人權,災難來臨,中國政府在醫療、物資、財力多方位巨大投入,全力收治,不留一漏,無償醫療,真正把挽救百姓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什麼是人權?這才是人權的最大詮釋,這種大國的擔當和大愛又有哪個國家可比?難怪世衛組織專家說:「如果我感染了,我願意在中國治療」。哪個國人聽了,不是滿滿的自豪感!
所謂「多難興邦」,中華民族就是在一次次災難磨礪中,一次次挺起胸膛,一個有錚錚傲骨的民族只會越挫越勇!
災難,本不該歌頌,可災難面前,那些沖在前線的勇士用血肉之軀甚至付出生命代價換取億萬人民的安寧,他們理應載入史冊,被人們頌揚。緬懷他們,讓我們的價值觀得以重塑,靈魂得以洗禮,以什麼樣的方式活着,已有標杆和榜樣。同時留給我們的還有沉重的思考:愛護地球,敬畏自然,珍愛生命。警鐘已響,希望它叫醒的不是我們的耳朵而是我們的心靈!
天氣轉暖,氣溫一天天升高,梅落桃紅,今天是驚蟄,仲春來至,即將桃李芳菲,奼紫嫣紅。
「古老曆法認為,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借着先人智慧,有國家強有力的後盾,有無私奉獻的醫護工作者,有齊心協力積極配合的十幾億人民,疫情必定過去,災難終將成為歷史,願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楊柳煦風處,春往深處走![1]
作者簡介
呂春勤,河南南陽人,從事書畫教育,河南省書協會員,鄭州市作協會員。詩歌,散文散見於《西散原創》《河南文學》《齊魯文學》等期刊和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