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桂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桂朋
圖片來自化學化工學院網

楊桂朋,男,1963年11月生,海洋化學博士。現任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一直從事海洋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楊桂朋

出生日期: 1963年11月

職 業: 教師

性 別: 男

從 事: 海洋化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國 籍:中國

人物簡介

楊桂朋,男,海洋化學博士,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山東省「泰山學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級教學團隊(海洋化學課程)負責人。

兼職

  1. 任海洋物理化學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
  2.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inology》、《中國海洋大學學報》(中英文)、《海洋水產研究》等刊物編委
  3. 中國化學會理事、山東化學化工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水環境分會常務理事、加拿大SOLAS研究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4. 國際有重要影響的十餘個雜誌(如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 Marine Chemistry, Deep-Sea Research等)的審稿人。
  5. 2000-2002年,日本北海道大學地球環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特別研究員(日本JSPS資助)。
  6. 2003-2004年,加拿大Laval大學訪問教授、加拿大SOLAS研究項目特聘研究員。

主持的科研項目

  1. 中國東海和黃海中生源硫的生產、分布、遷移轉化與環境效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 海洋化學,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3. 中國東海和黃海中一氧化碳的濃度分布及其時空變化、光化學生產和生物消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4. 海水中揮發性鹵代烴的分布、來源及海-氣通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5. 海洋中二甲基硫的生物地球化學及海—氣界面過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6. 海水中無機物質的光化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7. 海洋有機光化學反應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8. 海洋輻射活性氣體釋放及其對雲和輻射過程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SOLAS研究項目)第五課題。課題第二負責人。
  9. 山東省u2018泰山學者u2019建設工程專項經費。
  10. 海洋生源活性氣體的釋放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
  11. 海洋石油污染的光化學降解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的影響研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2. 海洋環境中有害物質的光化學降解研究,教育部重點項目。
  13. 膠州灣中揮發性鹵代烴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14. 海洋石油烴的光化學降解動力學研究,教育部項目。
  15. 海水微表層中環境有害物質的光降解模式研究,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16. 日本噴火灣海水微表層中二甲基硫的生物地球化學,日本學術振興會。
  17. 西北大西洋中生源硫的分布與循環,加拿大自然科學和工程基金會、加拿大氣候和大氣科學基金會,課題第二負責人(中方負責人)。

榮譽

  1.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9),第一獲獎人
  2. 國家級教學團隊(海洋化學課程)負責人(2010-)
  3. 國家海洋局創新成果一等獎(2010),第一獲獎人
  4. 第六屆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9),第一獲獎人
  5.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9)
  6.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
  7.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5)
  8. 山東省首批「泰山學者」特聘教授(2005)
  9. 國家海洋局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2005),第一獲獎人
  10. 第二屆山東省優秀研究生導師(2009)
  11. 國家級海域使用論證評審專家(2008-2011,國家海洋局)
  12. 2005年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學類)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13. 2004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14. 國家海洋局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2004)
  15. 山東省高等學校學科帶頭人(2003年確定)
  16. 第六屆山東省青年科技獎(2000)
  17. 第三屆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2000)
  18. 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兩屆,2001-2004,2006-現在)
  19. 青島市優秀教師(2007)
  20. 青島市第二屆青年科技獎(1999)
  21. 1997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
  22. 1996年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