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殷

增加 39,31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杨殷'''| 圖像 = [[File:杨殷2.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1ff344455d3dd82e.jpg?size=268x374 原图链接]]]| 出生日期 = 1892年8月-1929年8月30日| 國籍 =中国 | 别名 = 典乐、夔礼,字孟揆,化名吕云峰| 職業 = 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 知名作品 = 参与领导广州起义 、中共中央军委书记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 '''人物生平''' ==杨殷,1892年8月生,广东中山人。1910年考入广州圣心书院读书。1911年肄业,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7年起在广州任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兼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被派往苏联参观、学习。 1923年回国后,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并根据国共合作的需要任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执委兼秘书。1924年春,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到粤汉、广九、广三铁路从事工人运动。1925年1月,在上海出席党的四大,并在大会上介绍广东工人运动的情况。同年3月起任全国铁路总工会广州办事处顾问。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同年6月,以周恩来、谭平山、罗亦农、陈延年等人组成的中共广东临时委员会指派邓中夏、杨殷、杨匏安、苏兆征等组成"党团",组织领导广州、香港两地工人的大罢工,声援上海。杨殷利用在广州、香港的社会关系,深入工会和工人群众中做组织发动工作。 1926年起,任中共两广区委委员、区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同年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负责总指挥部参谋团的工作,并在一线指挥战斗,曾率领敢死队攻下了当时敌人重要据点广州市公安局。广州起义成立了广州苏维埃政府,张太雷任政府代主席,杨殷任政府肃反人民委员。 1928年7月,杨殷在中共六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候补常委,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会后,他从苏联回国到上海。同年11月起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29年1月起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主任兼中共江苏省委军事部长。在上海工作期间,他与周恩来、蔡和森、苏兆征、李立三等领导人一起,经常研究部署各地的武装斗争和红军的领导工作。 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告密,杨殷与彭湃等一批共产党人在上海被捕。8月30日,杨殷与彭湃等被反动当局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 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彭(湃)杨(殷)步兵学校。== '''革命经历''' ==孙中山的邻居从杨殷故居往东南,穿过几条青石巷,走过几户人家,就是孙中山先生的故居。杨殷纪念馆讲解员王芬告诉记者,1892年下半年,孙中山从檀香山回来,他哥哥给了他一笔钱,就建了这座房子。杨殷就是那年8月12日出生的。 杨殷的曾祖父杨启文早年在澳门被卖猪仔去美国做苦工,历时20载,后挖到金矿,荣归故里,在家乡兴家立业,修桥筑路,使贫脊的翠亨兴旺起来,而杨家也成为翠亨 村的望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翠亨村出了个名震天下的人,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孙中山。杨家与孙家都是翠亨村大户,且相隔不远。杨殷的堂叔杨鹤龄自儿时起,就是孙中山志同道合的挚友,成年后又一起参加反清革命。孙中山每次从海外回老家,杨鹤龄都会带着杨殷一块去看他,一起拍照欢聚。杨家是孙中山革命的支持者和同盟者,孙中山的革命训言也成了杨氏家族的家训。 孙中山是杨殷儿时的偶像,而同情革命的家庭氛围,也使反清的信念自幼根植于他心中。1911年3月,19岁的杨殷加入了同盟会,在澳门总支部做秘密联络工作,来往于澳门、香港、广州、香山等地以及南洋一带联络同志,收集情况,传送情报。他与三合会、洪门等绿林帮会广交朋友,使他们加入革命势力。1911年的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 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却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很快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这使杨殷感到耻辱,也感到革命任务远未完成。 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届国会正式定于1913年4月8日在北京开幕。袁世凯以共商要政名义,急电邀宋教仁入京。并于3月20日晚11时,指使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在沪宁车站剪票闸口,暗杀了正准备登车的宋教仁。 1914年深秋的一天,郑汝成在出巡途中被革命党人的炸弹炸成重伤,扔出炸弹的正是时年22岁的杨殷。这件事不仅使杨殷名扬天下,也让孙中山对这个小自己整整26岁的小邻居更加器重。1917年,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决定出兵讨伐北洋政权,恢复临时宪法,史称"护法运动"。在这个重要时刻,孙中山特聘任25岁的杨殷为自己的卫队副官,并在大元帅府参处军机要务,当时人称参军处师爷。杨殷在澳门学过少林拳,一般三五个人近不了身,他其实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贴身侍卫。 1918年5月,因滇、桂军阀排挤,孙中山离开广州赴上海,"护法运动"失败。杨殷把孙中山夫妇送到码头。看着偶像孙中山一次次功败垂成,壮志难酬,意气风发的杨殷也陷入迷茫。 从盐务师爷到共产党员杨殷纪念馆馆长林华煊介绍,五四运动后,各种社会思潮在广东广泛传播,杨殷在街头买到了《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等书籍,这让他大开眼界。杨殷最早就是从这些书籍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而且也知道了社会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让他感到,中国革命靠国民党难以取得成功,似乎也得走十月革命的路子。 1922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天降大雨,杨殷的两位朋友杨章甫和梁复然刚好走到杨殷任职的盐务稽查处附近,便到他的住处去避雨,进去时见杨殷躺在卧椅上睡着了,一本书从他手中滑落地下,杨章甫捡起来一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杨章甫推醒杨殷说:"想不到你这'帝国主义'的高级师爷也关心起马克思主义来了,真是怪事!" 杨殷忙说:"这是本好书哇!你们也该看看,真是开卷有益。要救中国,非此不可。明天,我把书送给你们看。" 第二天,三人如约到一家茶楼相聚,杨殷把书送给杨章甫和梁复然,给好友谈了自己对中国革命的看法,认为国民党无法解决中国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还说他很想认识广东的共产党人,可惜又无人介绍。 其实他不知道,杨章甫、梁复然正是中共早期广东支部的重要成员,二人找他的目的也正是想邀他入党。此后两人向中共广东支部书记谭平山汇报了杨殷的情况,当年冬,杨殷由杨章甫、梁复然介绍,谭平山为监誓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为他在翠亨老家广有田产,富甲一方,在盐务处高级师爷任上也有着丰厚的薪水,所以党内同志开玩笑称他为"河北玉麒麟卢俊义"。 那时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经费缺乏,杨殷就把家里的田地房产连身故妻子的首饰都一起卖了,交给组织充作经费,后来把盐务处师爷的职位也辞掉了。 发动省港工人大罢工 1922年底,受党组织派遣,杨殷赴苏联学习和参观。1923年夏天从苏联回国到广东后,受党指派从事工人运动。此后一年,他先后深入广州郊区石井兵工厂、佛山制饼厂等与工人交朋友,维护他们的权益。一天,石井兵工厂老工人庞伯扛着铁条进车间,一不小心碰倒了杂物,工头骂他故意损坏机器,举鞭就抽。从此路过的杨殷一把将鞭头抓住,厉声喝道:"你再欺负工友,我决不饶你!" 杨殷名头太响,工头吓得灰溜溜离去,工友们无不拍手叫好。工作局面一下子打开了。杨殷在兵工厂组织起第一个"工人十人团",为兵工厂建立俱乐部及工会打下了基础。很快,通过十人团,一串十,十串百,工人们都发动起来了,成立了工人俱乐部,这就是赤色工会的前身。同时,又在兵工厂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秘密的党支部。 这个兵工厂的厂长马超俊经常克扣工人工资,民愤极大,杨殷便把他的十大罪状印成传单,张贴出去,并带领兵工厂的工人代表晋见孙中山先生和工人部长廖仲恺,控诉马超俊的罪行,孙中山先生就下令撤了马超俊厂长职务,并补发了所有拖欠工人的工资。 1925年5月,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五卅惨案"。中共两广区委派邓中夏、杨殷等到香港、广州租界沙面,发动工人罢工,支援上海人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6月19日,省港大罢工爆发,21日,沙面工人也举行了大罢工,两支罢工洪流汇合,共有25万人。 建立中共广东特工机构 1925年8月,隐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敌人,聚集在"中山舰"上开会,秘密商议杀害廖仲恺、谭平山等领导人。此情报很快便由一名副官送到杨殷的手里。杨殷把情报转告廖仲恺先生。廖先生坦荡荡地说:"余为工人部长,但无负于国,无负于党(指国民党),个人更不营私,不牟利,要暗杀便暗杀,余复何惧!"同月20日早上,廖仲恺和广州《民国日报》社长陈秋霖等驱车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不幸在门前遭歹徒行刺。 敌对势力的暗杀行径,迫使中共广东区委加强特工工作。于是,杨殷利用任广州市公安局顾问之便, 海员中挑选一批中共党员,安插到国民党政府机关,做搜集情报和保护左派人士工作。从省港罢工工人中挑选了一批精干人员,在省港澳各地建立了情报站。 杨殷还派了中共党员黎胜以知识分子身份进入国民党广州市公安局任特别侦缉员,并通过关系把其安排在国民党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报科工作。后黎胜发展了广州公安局局长朱晖日的汽车司机陈添和公安局秘书长的司机梁暖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许多重要情报。后香港工委书记梁桂华因叛徒告密而被香港当局拘捕,杨殷迅速联系有关人士,把梁营救出狱,并安全转移到澳门。广州起义前,杨殷获悉中共广州市委委员周文雍被捕,便通过李源、沈青、陈铁军和一些司机把周从敌人的监狱医院营救出来。 组织发动广州起义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和广东省委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中国临时革命政府,将中共中央迁往广州。根据中央决定,两广区委改组为广东省委,杨殷任省委委员兼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省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主席。 杨殷在此后一段时间,化妆成商人奔波于广州和港澳三地,把大革命失败后逃散的党员和工人骨干召集起来,组成3000余人的工人赤卫队,亲任总教练进行训练。起义不是拿着刀枪开干就行,还需要大批经费。杨殷便把自己广州、香港的几处房产卖掉,又回老家翠亨村动员弟弟把家里的50亩良田卖了,全部作为广州起义的经费。 周文雍、陈铁军的革命爱情故事曾激励过无数中国青年,而杨殷则是周、陈二人的战友,和他们在广州起义中浴血奋战的见证人之一。起义前夕,杨殷常和周文雍等一起在禺山市场一个叫陈少泉杂货店的二楼召开军事会议,分析形势,部署赤卫队、郊区农民武装的进攻目标。 1927年12月11日凌晨3时,在广州北部的教导团员将营内的反动长官解决后,由杨殷与张太雷、叶挺、恽代英等起义领导人带领教导团举行起义宣誓,打响起义的第一枪。杨殷率敢死队攻下广州市公安局,起义总指挥部随即迁到这里,随即召开了广州苏维埃成立的工农兵代表大会,发表了《苏维埃政府宣言》,颁布了政府政纲,通过了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张太雷任政府代主席,叶挺任总司令,杨殷任人民肃清反革命委员会主席。 到第二天中午,兵工厂、电话局、电报局、财政厅等市各机关和西关七、九、十区全部占领。张发奎、陈公博、黄琪祥等国民党大员惊惶失措,狼狈万分。驻在沙面的外国列强争先恐后逃亡香港。 杨殷下令各路起义军立即组织搜捕小组,肃清反革命,把沾满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分子鲜血的国民党反动头子沈藻修等,押到街上,宣判死刑并没收财产。 12月13日中午,杨殷出席了广州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权群众大会。会后,张太雷乘车赴观音山战场,途经惠爱路、大北直街交叉口时,遭市内国民党残部袭击壮烈牺牲。杨殷继任广州苏维埃政权代理主席,指挥调度全盘工作。 国民党军队开始从四面进行反扑,因力量悬殊,起义军撤出广州。杨殷、周文雍指挥工人赤卫队,掩护工农红军正、副指挥叶挺、叶剑英率队撤向海陆丰。周文雍就是在那场掩护阻击战中被捕的,后来就有了他和陈铁军在刑场上的婚礼。杨殷在最后撤离市公安局往西关途中,被敌人发现穷追不舍。一个叫谭灿新的赤卫队队长抡着大刀与敌肉搏,壮烈牺牲,为他赢得了时间。杨殷被陈李济的工人拉进了分店,摆脱了敌人的追捕,又在陈李济东主陈少泉的帮助下安全转移到了香港。不久又辗转来到海陆丰,与彭湃一起展开粤东区游击战和土地革命运动。 朝闻道,夕死可矣 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杨殷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六大以后,他在党的中央机关工作,任中央军事部长兼中共江苏省委军事部部长,负责组织秘密军事武装。 曾在彭湃属下任团长的白鑫偕妻到了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任秘书。不久,彭湃奉命到上海出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军委书记。时任中央军事部长的杨殷,决定让白鑫当彭湃的秘书,白鑫的住处成了党的一个重要联络点。但白鑫被白色恐怖吓破了胆,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敌人以一辆小车、五万大洋和都督要职将他收买了过去。 1929年8月24日上午,白鑫接到彭湃的指示:下午3时在白鑫的家召开军委会议。白鑫估计周恩来、杨殷、彭湃定会出席会议,于是和其妻做好会前准备后,藉口胃病发作,外出向上海公安特派员范静波告密。 当天下午4时,杨殷、彭湃和上海总工会副总指挥张际春、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军委委员颜昌颐、江苏省士兵运动负责人邢士贞等聚集在沪西新闻路经远里12号白鑫家的二楼开会。几辆红皮钢甲车载着法租界的洋巡捕与上海公安局的中国密探,驶到白鑫夫妇的住宅四面包围。 杨殷、彭湃等五位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均于当天被捕,秘密关押于新闸捕房。当晚即展开审讯。审讯者问杨殷:"你是老同盟会员,曾跟国父推翻清朝,又刺杀刺宋真凶郑汝成于后,义薄云天,名震天下,是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只要你现在回心转意,重归国民党队伍,蒋先生是不会亏待你的,可以安排一个高级官职给你,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杨殷冷笑一声:"你们背叛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于前,屠杀工农群众于后,是一群祸国殃民、双手沾满革命群众鲜血的败类。我杨殷铮铮男儿,岂肯与败类为伍?要我投降万万不能!" 有人考虑到杨殷与孙中山先生的关系,还有他在民国的威望,向蒋介石请示该如何处置,蒋深知杨殷、彭湃在中共和工农群众中的号召力,留下必是后患,于是说:"杀。" 8月30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被押赴刑场。临刑前,杨殷从容镇定,慷慨自若,笑对狱友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容就义,年仅37岁。[3]== '''人物事迹''' ==孙中山侍从到中共党员 从孙中山侍从到中共党员。1892年8月12日,杨殷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的一户华侨家庭。杨殷的堂叔杨鹤龄是孙中山的同学,关系密切。受堂叔的影响,杨殷从小就对孙中山非常敬仰。1911年3月,杨殷加入了同盟会,做秘密联络工作,来往于澳门、香港、广州、香山等地以及南洋一带联络同志和会党,收集情况,传送情报。他为革命而奔走,与三合会、洪门等绿林好汉广交朋友,团结各方力量。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制,但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成立后,第一届国会正式定于1913年4月8日在北京开幕。当选的国会议员中,国民党籍的占半数以上,这引起了袁世凯的惊慌,派人刺杀了国民党重要领导人宋教仁,这使杨殷十分气愤。杨殷少年时学过少林拳术,常随孙中山出入。1914年,杨殷得知袁世凯的心腹爪牙、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参与指使暴徒杀害宋教仁,便决心效法荆轲,行刺郑汝成,替宋教仁报仇。一天,当杨殷获悉郑汝成外出的消息后,他携带炸弹扮作路人在路边等待。当郑汝成趾高气扬地招摇过市时,杨殷从怀中掏出炸弹掷向郑汝成,将其炸伤落马。杨殷趁着混乱进入附近的一间理发店,若无其事地让理发师替他剪头发,巧妙机智地避过了军警的搜捕和追查。尽管郑汝成并未被炸死,但是杨殷的行动给袁世凯在上海的忠实爪牙以沉重打击,替革命党人出了一口气,受到大家的高度称赞。从此,杨殷在革命党人中声望鹊起。 1917年9月,在南方桂、滇军阀势力的拥戴下,孙中山在广州建立了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被举为大元帅。杨殷在大元帅府参军处任副官,积极参加护法斗争。1918年5月,孙中山因受军政府内桂系军阀的挟制而被迫辞职,杨殷也愤然离开了大元帅府参军处。1919年初,杨殷在广州西关盐务稽查处任师爷。杨殷十分同情贫苦大众,经常来到码头了解工人的困苦境遇,这使得他的思想感情逐渐发生变化。 五四运动爆发后,各种社会思潮在广东广泛传播,杨殷在街上买到了《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等书籍,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他被共产主义吸引住了,又跑到书店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等,开始认真研究起马列主义来。这年夏天,杨殷向他的两位朋友、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杨章甫和梁复然表示:"中国的革命问题,国民党是无法解决的,只有共产党领导,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是中国的出路。我相信,广东一定有共产党组织,我想认识他们。" 事后,杨章甫、梁复然向中共广东支部书记谭平山汇报了杨殷的政治表现和为人。谭平山说:"这样看来,杨殷的思想是倾向进步的,他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啊,请你们与他联系,负责对他进行帮助教育。"1922年秋,由杨章甫、梁复然介绍,杨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的杨殷,为了专心致志为党工作,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 盐务 稽查处 师爷 的职务。那时,杨殷不仅薪水高,而且家里也很富,有楼房、地产。党内有的同志见到他后戏谑地说:"瞧,我们把卢俊义拉来了。"杨殷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为了帮助党解决活动经费的困难,就把家里的几幢楼房和故乡的田产都卖了,还把已故妻子留给他的纪念品及珠宝、首饰都一齐捐给了组织,作为革命经费。为了专心做好党的工作,他把两个年幼的子女交给亲朋抚养。 省港大罢工重要领导者 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后,1923年10月1日,杨殷当选中国国民党广州市第四区分部委员,兼任秘书。党组织考虑到杨殷过去在同盟会和工人中有较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有较高的威信,决定他在广州开展工人运动。杨殷等人通过斗争,在工人骨干中发展了第一批党员,建立了党组织。为了广泛开展工人运动,党组织又派杨殷到佛山、顺德等地组织各行业工会,发展党员,培养骨干。杨殷还深入各工会基层,在工人群众中进行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逐步使广州工人运动趋于统一。1924年5月1日,广州各行业工会联合召开了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广州工人代表会执行委员会,刘尔崧当选为主席,杨殷任顾问。此时,党又派杨殷到铁路开展工人运动。他把家搬到了铁路附近,还把他两个堂弟派进铁路做工,加强同工人的联系。在杨殷的领导下,铁路工人通过斗争提高了觉悟,加强了团结。不久,相继成立了粤汉铁路总工会、广九铁路总工会、广三铁路总工会。 1924年10月,广州发生商团叛乱,企图推翻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杨殷与阮啸仙、刘尔崧、杨匏安等分别组织工农兵革命武装,协同黄埔军校学生军迅速平定了这次叛乱。1924年秋,党组织派杨殷到香港,与苏兆征、林君蔚等共同工作。他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中央工人部的特派员。 五卅运动前夕,杨殷回到广州,适逢广东革命政府调东征军回师镇压杨、刘叛乱。区委调他与邓培、冯菊坡、杨章甫等人负责组织广三、广九、粤汉三铁路工人罢工,切断叛军运输,同时抢运东征军回广州。经过他们的努力工作,广大工人与革命武装密切配合,迅速平定了刘、杨叛乱。刘、杨叛乱平定后,杨殷又受命赴港,参加省港大罢工的领导工作。邓中夏和杨殷、苏兆征商定,组成领导香港大罢工的党团,统一领导香港各方面的工作。杨殷主要负责联络各工会和大罢工的保卫工作。由于斗争策略的需要,杨殷虽然没有担任省港大罢工的公开领导职务,但他对这次罢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香港工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后来党中央称杨殷"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广东省港大罢工的领导者"。 情报和保卫工作领导人 我党早期情报和保卫工作的领导人。1925年8月20日早上,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驱车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不幸在门前遭歹徒行刺。面对敌人的疯狂反革命活动,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嘱杨殷要加强情报工作。杨殷利用任广州市公安局顾问之便,从海员中挑选一批中共党员,安插到市公安局和国民党政府机关,做搜集情报和保护左派人士工作;从省港罢工工人中挑选了一批精干的工人,在省港澳各地建立了情报站。他把香港车衣女工李少棠培养为出色的情报、交通员。木匠出身的郑全,也是杨殷培养的一个情报员。他在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中协助杨殷掌握斗争动态,后又打入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报科,为党收集情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广州市文德路开设荣庐俱乐部,专门接待高级党政干部和知识界人士,派员从中搜集情报。 大革命失败后,杨殷派中共党员黎胜打入敌广州市公安局当特别侦缉,并通过关系把其安排在国民党广州卫戍司令部谍报科工作。黎胜又发展了广州公安局长朱晖日和公安局秘书长的汽车司机陈添、梁暖入党,为党提供了不少重要情报。广州起义前夕,杨殷了解 周文雍被捕后的住地,经过周密安排,将周文雍救了出来。 "四一五"蒋介石在广州屠杀工农事件发生后,香港地区工委书记梁桂华,因叛徒出卖被香港当局逮捕。杨殷通过各种关系,把梁营救出来,带到澳门,使梁桂华安全脱险。为了传递情报,杨殷经常派年仅十一二岁的女儿杨爱兰携带情报来往于港澳。杨殷机警应变。有一次,他同梁复然由香港去海南岛,在船上被敌探发现。他果断地与梁复然分手,甩掉敌探,提前下船脱离了险境。工人群众非常关心杨殷的安全,特地为他做了一个夹层箱,便于携带秘密文件和自卫武器。这个夹层箱子,现在陈列在中国革命博物馆。 当国民党右派将左派著名领袖廖仲恺先生被杀害后,杨殷还曾利用他的公安局顾问身份,组织力量对国民党右派杀害廖仲恺先生这一轰动一时的大案进行全力侦破,终于查清了此案。原来杀害廖仲恺先生的凶手是胡毅生,就连国民党的要员胡汉民和许崇智也与案件有关。由于杨殷破案神速,证据充分,使案件真相大白于天下,结果群情激愤,坚决要求惩办凶手。但在右派反动势力的庇护下,凶手却逃之夭夭。而对侦破此案立下大功的杨殷却引起右派的恐惧,右派钱大钧使用武力强行接管了倾向革命的广州市公安局,迫使杨殷离开。这件事使杨殷认识到,必须建立人民自己的公安保卫机关。 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右派阴谋在大会期间暗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破坏国共合作。广东区委决定派杨殷负责大会的保卫工作。杨殷选调一批政治可靠,受过军事和武术训练的工农骨干,组成特别保卫大队,自任大队长,在大会秘书长吴玉章的领导安排下,日夜加强保卫工作,保证了大会的顺利进行。 1927年"八七"会议后,党中央决定由周恩来等领导南方局。在周恩来等未到之前,由张太雷、杨殷、黄平组织临时南方局,负责准备并指导暴动及一切政治军事事宜。10月15日,南方局和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联席会议,决定由张太雷负责全面工作并兼广东省委书记,杨殷负责临时南方局的军事和肃反两个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并兼任广东省委委员,负责工委工作。他主持建立了肃反委员会,成立了消息局(类似今天的情报局)和手枪队(又名红色恐怖队)等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搜集情报,追捕反革命,维护社会治安。这些机构也都是早期的各种形式的在我党领导下的公安保卫机关的雏形。广州起义失败后,杨殷来到香港,负责处理起义的善后工作,接待和安置前往香港的起义人员,并继续负责党的情报和交通工作。 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 依照中央指示,广东省委决定举行广州起义,成立了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张太雷任总指挥,杨殷参加了起义的领导,负责总指挥部的参谋团工作,收集情报,在叶挺未到广州之前,协助军事技术的指导和制订起义的行动计划。杨殷还与周文雍等人把广州分散的手车、铁路、汽车等各行业的秘密工人武装统一组编为工人赤卫队。杨殷负责指挥西路起义军。12月7日,张太雷、杨殷等在广州召开了工农兵代表会议,决定于12月13日举行起义,后因反动分子泄漏日期,改在11日凌晨举行。 12月11日凌晨3时,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苏维埃政府在战斗中宣告成立,杨殷任人民肃反委员,在苏维埃首次会议上报告了肃反工作情况。会后,下令处决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并通知各路起义军加强肃反工作,维持革命秩序,控制交通。杨殷又布置参加攻打公安局的铁路工人敢死队,迅速返回广三、粤汉、广九等路,占领和守住车站,切断敌人运输,阻滞敌军反扑广州,同时调机车接运郊区农军进城,援助起义军。杨殷这些布置,在起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上海报纸报道:"黄琪翔欲调兵回广州,各铁路均在共党手中,运兵甚难。"这证明杨殷领导铁路工人对起义的确作出了重大贡献。 12日中午,广州苏维埃主席张太雷不幸中弹牺牲,杨殷任广州苏维埃代理主席。13日,在敌我力量过于悬殊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力量,起义军决定撤出广州。杨殷一直坚持指挥赤卫队作战,直到敌军已逼近公安局,他才率十几名赤卫队员突围撤出广州,前往海陆丰,与彭湃等共同坚持和扩大海陆丰的武装斗争。 广州起义失败后,杨殷和其他起义领导人一样,都错误地受到批判和党纪处分。杨殷不同意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但他不为个人申辩,不计较个人委屈荣辱,仍然全力以赴地处置起义的善后工作,积极接待安置到港的同志。那时,许多同志流落港澳,生活无着,遇难家属急待抚恤。他到处设法,同时又耐心教育大家要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心,指出"起义是失败了,但血是不会白流的,现在已是腊月残冬,春天不是就要来了吗?"他鼓励大家"更努力为准备我们的力量,为死难的工友、农友、士兵报仇,为先烈遗留给我们的苏维埃而奋斗!"不久,党中央纠正了"左"的惩办主义错误。4月13日,广东省委举行扩大会议,杨殷当选省委委员。 英勇就义 1928年夏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上,杨殷当选中央委员。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杨殷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候补委员。为加强党的军事工作,中共六大决定恢复中共中央军事部,由杨殷担任部长,委员有杨殷、周恩来、项英、颜昌颐、彭湃和关向应,不久又增加李硕勋、李超时、彭干臣为委员。1929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在"目前军事工作计划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央军事部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 回国后,杨殷在上海党中央工作,曾到苏鲁皖等地领导过武装斗争,为我党的军事工作作出了贡献。在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落入敌手后,彭湃属下一个团的团长白鑫来到上海,在中央军事部下属的军事委员会担任秘书。不久,彭湃奉命到上海出任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军委书记。时任中央军事部部长的杨殷,决定让白鑫当彭湃的秘书。白鑫的住处因此成了党的一个重要的联络地点。但是,随着全国革命进入低潮,白鑫被白色恐怖吓破了胆,对革命前途丧失信心,以出卖同志而获敌人奖赏一辆小车和五万元,成为可耻的叛徒。 1929年8月24日上午,白鑫接到彭湃的指示:下午3时在白鑫的家召开军事委员会会议。白鑫估计周恩来、杨殷、彭湃定会出席会议,于是和其妻做好会前准备后,便借口胃病发作,外出向上海公安特派员范争波告密。当天下午4时,杨殷、彭湃和上海总工会副总指挥张际春、中央军事部委员兼江苏军委委员颜昌颐、江苏省士兵运动负责人邢士贞等聚集在沪西新闻路经远里12号白鑫家的二楼开会,被法租界的巡捕和上海公安局逮捕。 彭湃、杨殷等人被捕后,党中央和周恩来全力进行营救,计划在引渡押解到龙华警备司令部的途中把彭、杨等抢救出来,但没有成功。在敌人的刑庭上,审问官对杨殷说:"你是老同盟会员,曾跟国父推翻清朝,是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只要你现在回心转意,重归国民党队伍,蒋先生是不会亏待你的,可以安排一个高级官职给你,让你享尽荣华富贵。"杨殷冷笑一声:"你们这些败类,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与孙先生背道而驰,只会给孙先生抹黑。你们是国民党中的反动派,只懂得祸国殃民。要我投降万万不能。"杨殷以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同敌人斗争,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罪行,宣传我党的政治主张。在狱中,他不放弃一刻为党工作的机会,不断地向难友和看守士兵宣传革命,揭露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丑恶行径,谈至痛切处,许多群众和士兵为之感动,有的竟捶胸落泪,痛骂国民党新军阀。杨殷等人常常高唱国际歌,鼓舞狱中同志的斗志。 杨殷和彭湃还通过关系,向党中央报告了被捕情况,并提出了斗争的对策:要尽量设法做到使被捕的五人都免死刑;如果这一条不能做到,则只好牺牲无法挽救的彭湃、杨殷二人,而设法救出其余三人。他们还写信给周恩来和党中央,希望党内重要负责同志要为党惜身;希望对于党内犯错误的同志,要多从教育上做功夫,以教育全党。最后,彭、杨劝同志们不要因他们的牺牲而伤心,希望大家保重身体。 8月30日,蒋介石亲自下令秘密枪杀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同志。杨殷临刑时一如往日镇静自若,笑着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慷慨地向士兵及在狱群众说了最后赠言,唱着国际歌,高呼口号,英勇就义。杨殷的话引得一般士兵都失声痛哭,连看守员也为之掩面。杨殷牺牲时,年仅36岁。 杨殷等四烈士牺牲后,周恩来万分悲痛,教育大家要继承烈士遗志,坚持革命,并提出要用革命的手段镇压反革命,为烈士报仇,为党除奸,决定惩处叛徒白鑫。不久,他指挥特科同志终将白鑫和国民党特务数人击毙。周恩来还为中央起草了《以群众的革命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的通告,概述了四烈士的事迹,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四烈士的罪行,号召:"全国工农劳苦群众们!起来!纪念着彭杨诸领袖之血的教训!起来!与帝国主义国民党作坚决不断的斗争!"9月14日,周恩来又撰写了《纪念着血泪中我们的领袖》一文,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颂扬四烈士的英勇行为,号召人民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彭湃、杨殷等烈士牺牲后,红军建立了彭杨军政学校,以烈士的革命精神培养党和红军的干部。中央苏区设了杨殷县,以志对烈士的纪念。烈士的共产主义精神培育着一代一代的革命者不断成长。[1]  == '''大事年表''' ==1892年:8月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 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14年:在上海刺杀北洋军阀走狗郑汝成,为宋教仁复仇。 1917年:9月被邀至大元帅府参军处,任孙中山卫队副官。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 1923年:在广东从事工人运动,参与领导省港工人大罢工。 1927年:"八七会议"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兼军事委员会主任,10月至1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12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张太雷牺牲后,被任命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 1928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候补常委,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11月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1929年:任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主任兼中共江苏省委军事部长。8月30日杨殷等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年仅37岁。[2] 杨殷为了党的事业转战南北,但他仍很注重子女的学习和教育。1928年他在写给长女杨爱兰的信中告诫:"除读书外,各事不必沾染,打牌、闲游、看戏等,尤万不可做……穿衣尤须朴实,与人来往要谨慎。"[3] == '''杨殷故居''' ==杨殷故居位于南朗镇翠亨村,沿翠亨村大道,在那平整的总理大街中段,一幢石脚青砖,富有中国古建筑形式的房子。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座西向东,占地面积1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有关部门对杨殷故居进行了修葺,杨殷故居于2002年8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旅游景点。 杨殷故居为四开间两进砖木结构,正厅两边各设有耳房,耳房均为二层木楼结构。正厅及厨房均设有天井,用于采光及排水。大厅后座置有神楼用以拜祭祖先。房顶四周用女儿墙围护,整座主体建筑采用水磨青砖筑砌墙体,墙基采用花岗岩石板筑砌,既有西欧洋楼建筑风韵,又保持了珠江三角洲传统民居建筑的地方特色。大厅的正中央安放着杨殷的大幅照片及全家合照,厅内陈设雅洁,庄严肃穆。南边耳房设有杨殷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北边耳房是杨殷寝室,摆设着杨殷当年结婚时用过的大铁床、书桌、日字形木凳、木面盆架。 杨殷故居在1989年6月29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宣传杨殷的革命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使历史的真实场景得以恢复,较好地展示杨殷烈士革命期间的家庭风貌,供人们凭吊与怀念,有关部门对杨殷故居进行了修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09年授予)八女投江 于化虎 小叶丹 马本斋 马立训方志敏 毛泽民 毛泽覃 王尔琢 王尽美王克勤 王若飞 邓萍 邓中夏 邓恩铭韦拔群 冯平 卢德铭 叶挺 叶成焕左权 白求恩 任常伦 关向应 刘老庄连刘伯坚 刘志丹 刘胡兰 吉鸿昌 向警予寻淮洲 戎冠秀 朱瑞 江上青 江竹筠许继慎 阮啸仙 何叔衡 佟麟阁 吴运铎吴焕先 张太雷 张自忠 张学良 张思德旷继勋 李白 李林 李大钊 李公朴李兆麟 李硕勋 杨殷 杨子荣 杨开慧杨虎城 杨靖宇 杨闇公 萧楚女 苏兆征邹韬奋 陈延年 陈树湘 陈嘉庚 陈潭秋冼星海 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 周逸群 明德英 林祥谦罗亦农 罗忠毅 罗炳辉 郑律成 恽代英段德昌 贺英 赵一曼 赵世炎 赵尚志赵博生 赵登禹 闻一多 埃德加·斯诺 夏明翰格里戈里·库里申科 狼牙山五壮士 聂耳 郭俊卿 钱壮飞黄公略 彭湃 彭雪枫 董存瑞 董振堂谢子长 鲁迅 蔡和森 戴安澜 瞿秋白参考资料:1. 伟大的革命战士杨殷 2. 纪念党的早期领导人杨殷同志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 . 2012-08-213. 杨殷:从翠亨村走出的另一位现代中国 革命先驱
2,6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