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杨玉圣

增加 172 位元組, 2 年前
科研成果
| 图像 =
[[File:杨玉圣.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baike.ssl.qhmsgso.com/t01949733378fb0bc4c.jpg 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371037&sid=2507022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2371037-2507022.html 来自360图片]]] |图像说明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出生日期 = 1963年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 中国]]
| 民族 =
| 出生地 = 山东青州| 职业 = 中国政法大学 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 山东师范大学 历史系 ,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 =
}}
'''杨玉圣''',男,1963年生于[[山东 ]][[ 青州]]。1981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 ]] 历史学系]] 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美国史)。现为 [[ 中国政法大学 ]] 法学院 [[ 教授 ]]<ref>[http://bbs.wyfashuo.com/thread-8289-1-9.html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玉圣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 2015-04-21</ref>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名誉院长<ref>[http://sjc.cupl.edu.cn/info/1053/1056.htm 杨玉圣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ref>、 兼任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社区自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科学论坛》等学刊编委。拥有众多科研成果及著述。
== 工作经历 ==
1988年起任教于[[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系;
1998-1999年以富布赖特学者身份在波士顿大学和堪萨斯大学访学;
2001年创建学术批评网;
2003年5月以国内优秀人才名义被引进到[[ 中国政法大学]]
主持《学术界》《博览群书》《社会科学论坛》改版事宜,主持创办《中国政法大学人文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主要从事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有"[[ 美利坚合众国]] 史"、"美国宪政史"、"电影中的历史"、"影像中的正义"、"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社区治理研究"。
== 著作介绍 ==
《美国历史散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人的美国观》([[ 复旦大学]] 出版社1996年版)
[[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版)
[[ 史学评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版)
编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执行总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执行总主编)、《学术规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主编之一)、《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版,主编之一)、《学术权力与民主》(鹭江出版社2000版,主编之一)、《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版,主编之一)。此外,还编有《中国美国学论文综目》(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书的学术批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版)、《人的理性与法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版,刘宗绪著)、《美洲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版,罗荣渠著)、《美国历史通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罗荣渠著)等。在《美国研究》《世界历史》《社会科学论坛》《求是内参》《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评论若干。系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续编)》(执行总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 学术规范导论]]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 学术规范读本]] 》(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国史研究与学术创新》(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论文类'''
《从"外国法制史"到"世界法律通史"--高校现"外国法制史"体系改革刍议》,《[[ 政法论坛]] 》2008年第1期
《自主选聘物业 依法理性维权》,《[[ 律师文摘]] 》2007年第5辑
《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 新华文摘]] 》2006年第12期
《术语规范与学术翻译》,《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
《史学评论:作为一门学科的可能性》,《[[ 历史学家茶座]] 》2005年第2辑
《对美国的立体研究--<资中筠集>述评》,《[[ 美国研究]] 》2005年第2期
《前车之鉴:晚近十大学案警示录》,《[[ 社会科学论坛]] 》2004年第5期
《学术规范研究的若干问题》,《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日
《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从大选说起》,《世界知识》2004年第21期
《让学术回归学术》,《[[ 光明日报]] 》2004年7月29日
《学术期刊的境遇与出路》,《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6期
《进一步加大学风建设力度,有效遏制学术界的不正之风》,《求是内参》 2003 年第7 期
《厚积薄发 历久弥新--读杨生茂著<探径集>》,《[[ 世界历史]] 》2003年第6期
《大学改革与大学的命运》,《学术界》2003年第5期
"The War Experiences and Chinese Views of America: A Case Study of Mao Tse-tung's Images of the United States,1931-1949", Crossed Memories: Perspectives on 9/11 and American Power, edited by Laura Hein and Daizaburo Yui,The University of Tokyo,2003, pp.117-137.
《学术腐败、学术规范与学术伦理--关于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社会科学论坛]] 》2002年第6期
《现代化研究:从学科建设的视角观察》,《[[ 现代化研究]] 》2002年第1辑
《为了中国学术共同体的尊严》,《[[ 新华文摘]] 》2001年第12期
== 个人荣誉 ==
因杨玉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国学术批评和学术规范建设,曾被誉为"学术清洁工"(凤凰卫视"[[ 社会能见度]]"之《学术清洁工杨玉圣》)、"中国学术批评第一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王逸舟]] 语)。
== 人物事件 ==
备受学界和社会关注的[[ 南京财经大学]] 法学院前院长、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 沈木珠]] 教授诉杨玉圣(学术批评网创办人暨主持人)[[ 名誉权纠纷]] 案、[[ 沈木珠]] 教授之夫[[ 张仲春]] 教授(深圳大学党委宣传部前部长、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教授)诉杨玉圣名誉权纠纷案,经最高人民法院指定,即将于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上午、下午在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正式开庭。据悉,两案将合并审理。
另外,[[ 沈木珠]] 教授诉[[ 武汉大学]] 李世洞教授及杨玉圣[[ 名誉权纠纷]] 案、张仲春教授诉李世洞教授及杨玉圣名誉权纠纷案,也已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由上述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审理。
上述四个系列案,系2007年底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的沈木珠张仲春教授夫妇诉杨玉圣名誉权纠纷案、沈木珠张仲春夫妇诉李世洞教授及杨玉圣名誉权纠纷案(该法院逾期未审结完毕、公然违法以假冒合议庭的形式裁定原告撤诉)后的四个新诉讼案。
无论[[ 沈木珠张仲春]] 教授夫妇的主管愿望如何美好或者绝望,"一案六立"这一事实已经让他们这对法学家教授夫妇无可避免第留在了历史上的尘埃之中。
词条标签: 中国政法大学 学术批评 学术规范==参考来源==[[Category:教授]][[Category: 中国人社会学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