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杭州大劇院

於 2023年2月3日 (五) 06:47 由 Scfa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杭州大剧院(Hangzhou Grand Theater)为浙江省杭州市钱江新城大型地标性建筑,位于杭州市江干区新业路39号,由歌剧院、音乐厅、…”)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杭州大劇院(Hangzhou Grand Theater)為浙江省杭州市錢江新城大型地標性建築,位於杭州市江干區新業路39號,由歌劇院、音樂廳、可變劇場、下沉式露天劇場及室外文化廣場組成。

杭州大劇院由加拿大劇院設計師卡洛斯·奧特主持設計,整體造型形似一輪彎月,總占地1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總造價7億元。

2006年3月,杭州大劇院入選2005年"全國十大建築科技成就"之列。 2019年演藝中國博覽會中杭州大劇院榮獲"2018年中國劇場綜合體活力十五強"、"2018年中國非一線城市大型演出場館活力十強"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杭州大劇院

外文名稱 Hangzhou Grand Theater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區新業路39號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10萬平方米


竣工時間 2004年8月

門票價格 免費

建築造價 7億元

建築高度 35米

目錄 1建設沿革 2建築格局 3建築特色 4所獲榮譽 5價值意義 6參觀信息 摺疊編輯本段建設沿革 2001年7月,杭州大劇院正式開工建設。

2004年8月,杭州大劇院正式建成並開始試運營。

2015年7月,杭州大劇院進行建成後首次大型修繕工程。

摺疊編輯本段建築格局 摺疊歌劇院 歌劇院是杭州大劇院的主體核心演出場所,以"馬蹄形"的建築平面占據了整個建築群的中心位置,擁有世界級的舞台設施及設備。歌劇院共有觀眾席位 1600個,其中一層池座1000座,二、三樓配有共600座的兩側包廂。

摺疊多功能廳 多功能廳是一個小型可變劇場,應能適合會議、時裝、話劇、展示等多功能演出活動,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四周有3米寬的休息廊,觀眾席共400座。

摺疊公共大廳 公共大廳是歌劇院、音樂廳、多功能廳的人流交通的集散之處,也是大劇院標誌性空間,公共大廳的平面形式為月牙形,分為東西兩廳。

摺疊音樂廳 杭州大劇院音樂廳以中小型音樂會和室內音樂會演出為主,其平面為古典鞋盒型,淨寬度21米,深度32米,建築面積612平方米,平均層高10.5米,觀眾席總座位數598個,共21排。

摺疊露天劇場 露天劇場作位於整個杭州大劇院建築群的西部,鑲嵌在水深為60厘米左右的近6000平方面積的水域中,與大劇院主體建築一起組合成一個整體。露天劇場仿照古羅馬的經典建築風格,座席圍繞中心舞台,水池環繞整個露天劇場,猶如大劇院在水中的倒影,可以容納700人。

摺疊編輯本段建築特色 摺疊可變劇場 可變劇場突破了傳統演出場館的模式,設計成靈活多變的空間,配置了電動母台、電動子台等舞台機械設備,並暗藏電動翻轉座椅。整個可變劇場基本都是可以活動的,根據演出或會議等不同使用需求,進行多種組合形式的變換。其中基礎台型有 5 種,其餘台型可以按照使用方的需求對舞台進行手動操作變化,可變劇場通過電聲的方式,實現了混響時間、頻率的改變,無論何種台型設計均能達到良好的聲學效果和聲音質量。

摺疊設計特色 杭州大劇院平面採用矩形形狀,吊頂為四段圓弧形波浪形狀,以使聲能有效反射到池座及樓座觀眾席,可以控制耳光及面光開口尺寸,避免其對聲能過度吸收,以增加台口兩側牆和吊頂的有效反射聲。杭州大劇院歌劇院側牆設置跌落包廂,起到聲擴散體的作用,並且有利於提供側向反射聲,通過增大池座最前排和最後排的高差,有利於視線,又可避免觀眾席對聲能的掠射吸收,進而提高觀眾席後排直達聲聲音強度。

摺疊編輯本段所獲榮譽 2006年3月,杭州大劇院入選2005年"全國十大建築科技成就"之列。

2019年,經演藝中國博覽會評定杭州大劇院榮獲"2018年中國劇場綜合體活力十五強"、"2018年中國非一線城市大型演出場館活力十強"等榮譽稱號。

摺疊編輯本段價值意義 杭州大劇院歌劇院以"感受藝術經典·共建美好家園·構築和諧社會"為目標,堅持與國際接軌,對於杭州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的現代化文化國際交流意義重大,杭州大劇院將逐步成為"藝術家展示才華的舞台,人民群眾享受藝術的殿堂,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

摺疊編輯本段參觀信息 摺疊位置 杭州大劇院位於杭州市江干區新業路39號。

摺疊門票 參觀門票免費,演出活動另需購票。

摺疊交通 可乘坐杭州地鐵4號線於市民中心站L出口到達杭州大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