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杭菊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滇藏叶下珠

杭菊花


杭菊花简称杭菊。因原产于浙江杭州等地,所以叫做杭菊花。商品有杭白菊、汤黄菊、烘黄菊之分。为菊科植物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变种。以干燥的头状花序入药。浙江地区,广为栽培。杭菊花按颜色分为白菊和黄菊。麻城现大量引种,仅福田河一地种植面积就达7000余亩。麻城市现已成为全国三大菊花生产基地之一,其产品菊花晶、菊花茶畅销各地。 中文学名 杭菊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   纲 菊亚纲(Asteridae) 目 菊目(Asterales) 科 菊科(Asteraceae) 属 菊属 Chrysanthemum 种 杭菊花种

形态特征


花序扁球形、不规则球形或稍压扁,直径多1.5~4cm。总苞由3~4层苞片组成,外围为数层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中央为管状花。气清香,味甘、微苦。花嫩时可食,也可入药。

分布范围


原产于浙江杭州等地。

主要价值


杭菊是「菊花茶」的主要原料,自古以来即为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高。采收盛开的花朵,经烘焙後可作香料、药用,冲泡菊花茶能当养生保健饮料;除此之外,也为观花植物。

栽培方法


裁培管理 杭菊花喜地势高燥、背风向阳、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不宜在洼地、碱地种植。桑园、茶园可以间作,丘陵地或屋边隙地亦可培植 [1] 。 留种选苗 杭菊花在第三次采取后,用刀斩除地上部分,随即培土覆盖焦泥灰、著糠,以防根部受冻。当幼苗出土后高1尺时打顶,以促其生长健壮。菊苗一般丛生,粗细不一,故应边拔、边选、边种 。 整地下种 无前作物的土地,冬至时进行翻地,以使土壤充分风化,提高肥力,如有间作物时,可在清明前后进行。整地后于清明至谷雨选阴天下种,间作的行距3~3.5尺,株距08~1.2尺,每亩约1500~2000丛。单作的行株距可密一些,每亩约1000~6000丛 。 施肥 分四次进行。第一次,施基肥于翻地时施入河泥100~150担,堆肥30担,缸岩20斤,移植时再施入人粪尿3担(加水一倍施用)。第二次,菊苗返青后施人粪5担,加水二倍冲淡作催苗肥用。第三次在夏至前后,桐乡县一带施腐熟蚕砂,每亩10~15担。第四次于大暑孕蕾期施用硫酸铵10斤 。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雨后转晴,土壤坚实,杂草容易滋生,应及时中耕除草。 2.打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植前一周,苗高1尺左右时打去顶梢约2~3寸;第二次在芒种前后植株抽出3~4个1尺长新枝时,打去分枝顶梢,第三次在小暑前再打顶梢一次。 3.培土:夏至后必须进行培土 。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黄娄病、叶斑病、锈病,早期可用波尔多液喷洒防治,同时注意排水。发病后可用02度石灰硫黄合剂防止蔓延。虫害有蚜虫蛀心虫等,蚜虫可用6%可湿性六六六粉防治;蛀心虫常在5月间危害,咬断茎梢,故发现菊苗尖端折断,立即摘去断处以下一节,收集焚毁 。

收获加工


因花蕾形成有先后,故需分次采收。一般自立冬前后3~4天到小雪共采花3次。采花应在花办平直,花心完全散开,花色清白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下午采摘。不可采露水花,否则花朵内含水较多,不易干燥而引起腐烂,每亩单作可收干花100-120斤,桑园间作70-80斤。 鲜花采回后挑选分档,然后晒至半干,使色转白即可加工。 加工分蒸,烘二法: 蒸花:把晒瘪的花放蒸笼内,铺放不宜过厚,一般厚1寸左右,将花朵上下对面排列。蒸时注意火力,猛而均匀,笼内温度保持90℃左右,蒸约3分钟。然后将花放竹帘上爆晒,中间夹放麦秆,使其通风,经2天日晒,上下翻动一次,晒到花心完全变硬为止。 烘菊:通常以黄菊为主,将鲜花置烘架上用炭火烘焙,烘干为止 [1] 。

生长习性


菊花的适应性较强,喜温暖,能耐寒,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以含腐植质多的泥沙土为好。粘湿及低洼易积水地不宜栽种。不能连作,连作病虫多,一般需轮歇2-3年 [2] 。

花语

诚实明朗[1]

视频

优酷视频插入

参考文献

  1. 杭菊花泡水喝有什么功效,百度知道, 2019-10-07

[1]

  1. 杭菊花,果蔬百科, 20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