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环颈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东方环颈鸻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Charadrius alexandrinus 目/科/属 鸻形/鸻/鸻 迁徏状态 留鸟 普遍性 不普遍 体长/体重 15-17cm/32-56g |
别名:环颈鸻、白领鸻,雌雄略异。虹膜黑褐色。嘴黑色、略长。脚黑褐色,繁殖期转为灰褐色。
华东亚种dealbatus
- 雄鸟繁殖期
- 眉线连接前额白色,前额上缘有黑横斑,黑色过眼线。
- 头顶至后颈红褐色,体背灰褐色,中间被白色后颈环隔开。体下白,黑胸带中央有缺口,未相连。
- 雄鸟非繁殖期头顶转灰棕色,前额斑及胸带仍略染黑色。
- 雌鸟似雄鸟,但过眼线及胸带转灰褐色,无黑色额斑。
- 亚成鸟似雌鸟,但头顶及体背有淡色羽缘。
- 飞行时,有白翼带。
东方亚种nihonensis
- 雄鸟繁殖期头顶至后颈红褐色范围较广、延至前额黑斑,也较鲜艳。
指名亚种alexandrinus
- 雄鸟繁殖期头顶至后颈少红褐色,嘴略短,前额黑横斑较窄,脚较灰暗。
栖地&习性
主要是沿海地区,但在咸淡或咸水湖,潟湖。
在冬季喜大群栖息。觅食动作,“小跑一段,停下来,啄食”的方式。觅食无分画夜而是配合潮汐,涨潮时常大群飞到干地栖息,退潮再飞至滩地觅食。
内陆主要捕食昆虫,例如甲虫和苍蝇,还捕食甲壳类,软体动物和蜘蛛。
繁殖
4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欧洲西北部铺设;3月至6月在非洲西北部(例如摩洛哥);1月至6月初在佛得角岛,2月至7月在埃塞俄比亚。繁殖期,当人或掠食者靠近巢区时,会有摊平翅膀在地面挣扎的“拟伤”行为,以转移入侵者注意,以保护巢卵、雏鸟。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最不关注)。
鸣声
飞行时会发出细碎的“匹、匹、匹”声,发出轻柔“丢呜”或“pidup”颤抖声。
外观相似性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C. a. alexandrinus Linnaeus, 1758 – 东大西洋,非洲北部(从S到塞内加尔)和西欧,欧洲通过地中海,非洲东北部,中东和西南亚和亚洲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和日本;冬天越过南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印度尼西亚西。
- C. a. nihonensis Deignan, 1941 – 萨哈林岛,S千岛群岛和日本北部。
- C. a. seebohmi E. J. O. Hartert & A. C. Jackson, 1915 –印度东南部和斯里兰卡。[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kentish plov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