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仔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仔竹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林仔竹

拉丁学名:Oligostachyum nuspiculum

(McClure) Z. P. Wang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亚 科:竹亚科 Bambusoideae

族: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亚 族:北美箭竹亚族

Subtrib. Arundinariinae

属:少穗竹属 Oligostachyum

种:林仔竹

分布区域:中国海南

超 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林仔竹(lín zǐ zhú),学名:Oligostachyum nuspiculum (McClure) Z. P. Wang et Ye,异名:Semiarundinaria nuspicula Semiarundinaria lima Arundinaria nuspicula Arundinaria lima Oligostachyum lima ,是禾本科少穗竹属下的一个种。竿高约4米,直径2—3厘米;中部节间长25厘米;竿环明显隆起而高于微隆起的箨环;节内长约5毫米;分枝在竿的每节为3枚。产海南[1]

林仔竹形态特征

竿高约4米,直径2—3厘米;中部节间长25厘米;竿环明显隆起而高于微隆起的箨环;节内长约5毫米;分枝在竿的每节为3枚。箨鞘绿色,无斑点,被稍密的棕色刺毛,刺毛落后留有宿存的疣基;

箨耳及鞘口缝毛俱缺,或有时有少数条直立的缝毛;箨舌拱形,高约2毫米,有时极短,背部具毛,边缘具纤毛;箨片狭线形,易落。每小枝具(1)2或3(4)叶;叶鞘无毛;叶耳缺,鞘口继毛亦缺或仅有少数条;

叶舌极短,完全不伸出或微伸出,背部具短硬毛;叶片狭长,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18厘米,宽5—10毫米,偶可较宽,两面均无毛。总状花序具小穗2—4枚;花序柄纤细,无毛,中、下部为鞘状苞片所包;

花序轴及小穗柄均纤细,无毛;小穗柄长10-15毫米,基部有时托以小形膜质的苞片;小穗线状披针形,长达7厘米,含小花数朵至多朵;小穗轴节间长4.5—6毫米,顶端具纤毛;颖2—4片,逐渐增大,最上一片形似外稃而略小;外稃长约15毫米,13—15脉,小横脉在腹面明显,先端渐尖成短芒状;内稃远小于外稃,先端钝或微凹,超出于2脊之上,脊之上半部具或疏或密的纤毛;

鳞被3,其中两侧者呈斜披针形,具5—9脉,边缘具纤毛;雄蕊3,花药长4毫米;花柱短3裂,柱头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及花期均为4—5月。

林仔竹分布范围

产海南。模式标本采自海南陵水。

林仔竹主要价值

可放置于园林中当摆饰品。

林仔竹栽培技术

根据使用的繁殖材料不同,总共可达20余种,常见的有播种育苗和分枝、节育苗。

插枝育苗 在两年生以上的母竹秆上,选择一年生的主枝或次生枝,其枝条蔸部有一些明显突出合格枝。用利刀从下往上平竹秆切下枝条,留节lu3个,剪去枝梢,最上节保留侧枝一节。把切下的枝条浸在水中或放在阴凉处淋水保湿,到圃地后在已整好的苗床上按沟距40cm开沟,将枝蔸切口向下,按株距30cm斜埋沟中。入土深6--10cm,留最上一节枝叶露出地面。盖土踩实后淋水盖草。每亩可育苗4000-5000株。 竹节间切口带蔸埋干育苗。选择丛生竹林外缘1--2年生健壮竹子作母竹,在基部找到母竹老竹秆柄与秆基连接点,用利刀砍断。连蔸挖起,然后取出母竹,砍去竹梢,保留12--16个节,修剪过长的枝条,在竹蔸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用细锯在每一个节锯一个切口,深度为节间直径的3/4,再把母竹移入育苗沟中,使竹柄朝下,节间切口朝上,竹秆上的节芽向两侧。平放沟中,淋透水,蔸部盖土稍厚(10--15cm),用手压紧不伤芽;秆部盖土稍薄,马耳形切口朝上露出地面;最后盖一层草保湿。每亩可挖育苗沟150--180条。

苗期管理 在整个育苗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并防积水。抽节或分蘖前要注意适当遮阴、浇水。苗床上要经常除草,除草时注意不要伤幼苗、蘖苗或带动根部。雨后、浇水或施肥后可适当松土。基肥不足或竹苗生长不旺时需要进行追随肥,按先淡后浓、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幼苗开叶后,可用5%一10%腐熟的清粪水提苗,进入分蘖期或出节后,可用10%一40%腐熟人畜粪等追肥;最后一次追肥,一般不得超过8月底。冬季应停止施肥和灌溉。 造林地的整地方式。散生竹造林适用于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方式;丛生竹造林适用于穴状整地方式。

全面整地:将造林地全部翻土,深度20cm,然后按二定的株行距挖种植穴。带状整地:按照一定的宽度的距离。挖一带留一带,一般带宽1--2m,带间距离2m,带内翻土深度20era,然后在带状地里按一定的株行距挖种植穴。

穴状整地:按一定的株行距挖穴整地,穴的大小一般为50×50×35cm或60×60×40cm。 造林季节与密度。造林季节最好在1--2月间竹子休眠期间进行,此时竹子的挖掘、搬运、移植都比较方便,成活率高。造林密度取决于土壤条件和竹子种类。土壤肥沃的宜稀,土壤贫瘠的可密些;大径竹宜稀,小径竹种宜密。一般大密度的株行距为2×3m或3×3m,中密度的株行距为3×4m或4x4m,大密度的株行距为4×5m或5×5m。

造林方法

按散生竹种类和丛生竹种类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造林方法。 散生竹。可采用移母竹法、竹苗造林法和埋鞭造林法。

移母竹法:一般应尽量选择2--4年生的健壮小母竹,沿母竹竹枝生长的方向找到来鞭和去鞭,从来鞭30cm处和去鞭70cm处切断,连竹蔸带鞭一起挖起。将竹梢切断,仅留2--3盘枝叶,也可只留秆长30cm左右(称根枝移植法),将母竹根蔸部包扎好,运往造林地种植。种时先拌匀穴内基肥,放入母竹蔸时使竹鞭沿山坡水平方向自然伸展,覆土踩实。表面再培一层松土,高过根颈10cm左右。竹苗造林:实生苗造林优点是造林成活率高,种苗来源丰富,运输方便,造林工效高、速度快、成本低,成材时间大概要8--10年。一般采用1--2年生的实生苗造林。起苗时先剪去部分枝叶,成丛挖起。栽植时,要使竹苗根系在穴内伸展,然后覆土。覆土要分层踩实,然后在表面覆一层松土,覆土略高于竹苗原根颈处。

埋根造林:选择深黄色、具光泽的健壮竹鞭,带土挖起,截取1m长左右,保留须根。种植时将竹鞭平放于长方形的穴中,覆土10cm左右,踩实后再盖一层松土,最后盖草。

丛生竹。可采用带蔸埋秆造林、竹苗造林和移母竹造林法。

带蔸埋秆造林:一般选择大径竹直径4--5cm、中径竹2—3cm一年生竹株作母竹。挖掘母竹时,先挖开土壤找到秆基和秆柄,从秆柄处砍断,取出母竹,注意勿使竹蔸破裂或留得太短,将母竹竹秆截取lm长左右,浆根并包扎好竹蔸部运往造林地种植。种时将母竹秆平放于穴中。秆柄向下,覆土10cm左右,踩实再盖一层松土。

竹苗造林:用地径0.5一1.5cm的一年生竹苗造林。将竹苗成丛挖起,按2--3秆为一丛。浆根栽植。

移母竹造林:这是一种老方法。母竹的选择、挖掘、浆根包扎和运输同嘉宾蔸埋根造林,但母竹一般要保留5--6个节的长竹秆。种植时竹秆完全露出地面。

参考来源

  1. 林仔竹,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