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同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林同骥(1918年——1993年),1918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1938至1942年在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获学士学位。著名流体力学家。在稀薄气体力学、高超声速、跨声速空气动力学和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等广泛的领域中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再入飞行器防热、再入物体的表面烧蚀和不可压缩振荡流等方面,为中国航天事业和海洋工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93年7月29日,林同骥逝世于美国,终年75岁。
经历
1945年,林同骥考取公费名额留学英国,先在英国Bristol飞机制造厂做实习工程师,并于1946年进入伦敦大学航空工程系研究生院学习,1948年取得航空工程博士学位。1948年7月林同骥转赴美国,先在华盛顿大学做博士后,后到加州大学作研究员,从事稀薄气体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53年,他受聘为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研究员,从事流体力学和弹性力学方面的研究。1954年,林同骥与在加州大学(柏克利)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前往布朗大学工作的张斌女士结婚。1955年7月,林同骥怀着爱国之情,偕同夫人张斌,怀抱尚未满月的女儿,远涉重洋,途径日本,毅然回国。[1]
研究贡献
1980年,《洲际导弹防热的某些问题研究》获国防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1年,《吉林陨石雨烧蚀图像的研究》作为吉林陨石雨研究的一部分,获国家自然科学特等奖。类似地,根据大飞机跨声速巡航的发展趋势,林同骥选择研究马赫数趋近于1的跨声速内外流动,为了解决喉部曲率半径、收缩角和扩张角可任意选取的喷管型线问题,他整整用了八本练习本反复推导演算,用方格纸画了许多曲线,在速度面上找到裂缝错尾双曲型的翼面,从而得到了便于应用的喉部型线设计方法。又如,林同骥开始从事海洋流体力学研究亦是依据国家开发海洋的需要,他带领课题组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座U型振荡水槽,并深入开展了小振幅振荡流动的研究。他希望通过振动致流,解剖一个旋涡,认识旋涡的形成、发展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以往一样,每有结果他都在方格纸上整理成图谱,还把一些思路整理成英文手稿,编成系列。他常对助手们说:写的过程是不断分析、认识和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