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孕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孕昌(1595~1657年),又名允昌、胤昌,字为磐,号素庵,泉州浮桥人,明朝理學名儒、天啟進士。他所創辦的「在兹社」(即笋堤社的前身),与莆田“金石社”、漳州“榕檀”、泉州“耻躬社”、“不二精舍”、“升文社”等著名学社并驾齐驱,影響閩南理學發展。

經歷

理學家學淵源,曾祖父是林福,喜好穷究《易》理,师从于大儒蔡清,後來林福曾教導過蔡克廉王慎中、惟中、俞大猷[1],而其儿子林云龙、孙子林光肇也都继承了家传理学。

林孕昌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天启二年(1622年)中了进士,之後由南京户部广东司主事擢升至南兵部职方司,天启五年(1625年)返鄉省親,因见当时吏治腐败,打算在家鄉终养父母,朝廷屡次催促、不肯赴任,9月時原擬调他去南京吏部考功清吏司,逢祖母病逝,在家守制,三年服除遂返京。崇祯元年(1628年)林孕昌补北吏部稽勋司郎中,先后调任北吏部考功司主事、文选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任內清廉,曾被稱讚:「执法如山,真是吏从水上立;居心似水,果然人在镜中行」[2]

崇祯四年至崇祯五年(1631-1632年)间,再升稽勋清吏司郎中,给假省亲,他在笋江畔建「在兹堂」,在清源山南台建「纶恩」、「雷荐」二亭,又重辟西洞天唐代林藻、林蕴读书处,隔年與黄文炤一同在兹堂開始讲学[2],並在泉州奉圣铺建宅第,取名「栖绿园」。崇祯九年(1636年),时任詹事府少詹事的黄道周經過泉州,与曾樱、巡道陆卿正一起到一峰书院听林孕昌讲學,便力促林孕昌、黄文炤组建{笋}-堤社,後來连同蒋德璟黄景昉,泉南理学交流于此时,蔚为盛况[3]

崇祯十年(1637年),在家起补北吏部验封司郎中;崇祯十一年春,入都赴任;崇祯十二年,擢北吏部文选郎中;但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林孕昌就因忤逆权臣杨嗣昌被下狱、削籍为民[2]

回到泉州后,他繼續{笋}-堤社的講學活動,培養出两解元:蔡高标何承都,以及十进士。晚年明朝政府、南明政府曾三次征用他,都被他拒绝了;到了清顺治十年(1653年),亦有官员荐他入朝,再次遭拒,他潛心遊山玩水,在清源山上留下不少石刻。清顺治三年(1646年)11月,清兵攻陷泉州,林孕昌至庐墓雁山避兵;顺治四年秋,郑成功军队攻泉,他又寓居崇福寺33天;顺治十四年(1657年),林孕昌在家逝世,享年63岁。顺治十六年,被奉祀于“晋江学左之旦气堂”[3]

作品

著有《春秋总论》《易史象解》《在兹堂会语》《问问录》《{笋}-堤集》《泉州小志》《续小学》《经史耨义》等书。2013年,泉州文库校点出版了《素庵先生栖绿堂经史耨义》一书,此即林孕昌所撰、门人张拱辰等辑之《经史耨义》。

參考文獻

  1. 《晋江县志·卷54·人物志·儒林》
  2. 2.0 2.1 2.2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44·人物列传》
  3. 3.0 3.1 善煲“心灵鸡汤”的名儒林孕昌 推动闽南理学振兴,鯉城新聞網,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