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斑小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林斑小鸮 |
中文学名: 林斑小鸮 |
林斑小鸮(学名:Athene blewitti),鸱鸮科小鸮属的一种,于印度中部繁殖生活。自1884年最后一次观察到此鸟后,一直要到113年后的1997年才再现人世。被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估计种群数目不多于250头。
[1]
形态特征
林斑小鸮小而矮壮,全长仅约23cm,是一种很标准的小型猫头鹰,没有耳状羽,飞羽及尾羽均有清晰条纹,白色羽毛则点缀蔓延。日行性,常于光秃秃的树干上栖息,因此易于观察。 与横斑腹小鸮(Athene brama)不同,其头部及背部上的斑点较稀少疏落。胸部近乎全是深褐色,两边带有条纹,下胸正中则没有花纹。黑色的胸骨在飞行时清晰易见。有一双白色大爪,灰白面盘,黄色曈孔。
生活习性
林斑小鸮常在其栖息地点静候猎物的出现。休息时会把尾羽快速地左右轻弹,当追捕猎物时则摆动得更快。寒冬时,它们会聚在树顶晒太阳取暖。一些研究指出其猎物当中有60%是蜥蜴、15%为啮齿目、2%鸟类,余下为一些无脊椎动物及青蛙等。在结成伴侣后,雌性负责照顾幼小,雄性则外出觅食。幼鸟需约30至32天才完全换羽。一些雄鸟为了接管已结成伴侣的雌鸟,会有杀婴的行为。
分布范围
1872年收集到首具标本后,整个19世纪也只共收集到7个标本,地点包括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中央邦东南部及奥里萨邦西部等地区,一直到1884年,有关此鸟的纪录便开始停止。不少关注亚洲鸟类的生物学家一直希望能够找回,但都一无所获。直至1997年,历经超过100年后才打破这个宿命。1997年11月,一群美国鸟类学家,包括帕米拉·拉斯缪森(Pamela C. Rasmussen)等,在孟买东北部,索德布尔山脉(Satpura Range)的山脚附近重新纪录到此鸟,并拍下照片及影像,林斑小鸮再现人世。2000年一次在14个林区的野外搜索中,在其中4个地区共发现至少25头林斑小鸮,主要是在一些偏远山脉上。历史上曾有纪录的奥里萨邦西部则再没有任何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搜索,多个印度中部地区也陆续发现此鸟。
命名情况
林斑小鸮的种加词 blewitti 完全继承自第一个收集到此鸟标本的收藏家──F. R. Blewitt。1872年12月他在印度中央邦东部的一个称作Busnah-Phooljan 的地方收集得到,并随即交到当时在印度工作的英国官员艾伦·屋大维·休姆手上,于1873年发表了有关描述。
保护现状
截止2008年林斑小鸮在IUCN红色名录中列为极危物种,估计总个体数目在250头以下,一直以来都是一种稀有种。对比起首次捕获的标本是在密林之中,2008以来的观察纪录都来自空旷林地──一种相对不理想的栖息环境。相信与当地的纯林被逐步割离,林区减少有明显关系。
科属情况
鸮形目(Strigiformes)鸱鸮科(Strigidae)鸟类,学名为Athene noctua。体长约20公分(约8吋),羽毛呈淡褐色。见于欧洲、中亚和北非,已引入新西兰。白天活动,常栖息于开阔地。营巢于建筑物或天然洞穴内。食各种昆虫、小型哺乳类、鸟类和爬虫类。横斑腹小鸮(A. brama)和林斑小鸮(A. blewitti)见于印度和东南亚。
属形态特征:体长约240毫米,翅长约160毫米。耳羽小;体羽大都褐色;背羽具白斑;腹部具纵纹;尾较短,约为翅长的三分之二。
种属分布:有3种。分布于欧洲、东北非和亚洲。中国只有纵纹腹小鸮1种,分布于淮河、秦岭以北广大地区。
主要种类:纵纹腹小鸮的眼先、脸和颏白色;耳羽缀褐,上体暗沙褐色,具棕白色羽轴斑或圆形斑;飞羽褐色;翅上覆羽与背同色;尾羽暗沙褐色;颈侧有1褐带,向前至胸部,彼此相连接;下体棕白色,胸和两胁具褐色粗纵纹;跗骨和趾均被棕白色羽毛
生活习性:常单个停息于乔木上,以鼠类为食,属于益鸟。
参考来源
- ↑ 林斑小鸮概述(附图),有动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