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模 
出生 1646~1691
国籍 中国
职业 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进士,官普宁县知县。

人物生平

林模,字靖若,号周木,清顺治三年十月十四日(1646年11月20日)出生于德化县桂阳乡。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人;十二年中进士。

林模登第后回乡,值靖南王耿精忠据闽反清,郑经派兵驻德化,林模集乡族修筑桂阳太平寨堡,据险固守。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冬,林模进京选授湖广兴宁县(今湖南省资兴县)知县。他体恤民间疾苦,任内极力减轻民负,"寓抚字于征科之中,火耗尽捐,汰丁徭于编审之内",做到"冗役悉去","逃户皆宁",而且"物价底平,树艺益崇",农业生产得以发展。同时,"课士以文","训才以义",因此,深得吏民爱戴。任职不到一年,以丁忧归,"士民勒石讴思"。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春,补广东省普宁县知县。该县地广,人多贫困,上任便革除接任时酬酢的糜费。当地富豪凌弱欺寡,结党营私。林模不徇私情,严惩邪恶,使小民之受抑略伸,致力于兴利革弊。二十九年(1690年)乡试,受聘为房考官,校阅试卷,各方咸庆得人。康熙三十年十月二十二日(1691年12月11日)因劳累致病,卒于官,年46。


人物轶事

历任湖广兴宁(今湖南资兴)、广东普宁知县,敕封文林郎。   林模生于清顺治三年(1646)农历十月十四日。出身于书香家族。祖父林泰心为德化名儒绅,明廪生;父林朝陞(1611~1686),字俞卿,为林泰心第八子,县庠生;他的诸位伯父亦皆庠生,其第五伯父林鹏抟为明末举人,曾任山东武定知州。   林模自幼秉赋聪颖慧敏,幼承庭训,家学渊源深厚,勤奋向上,学业优异,考试屡冠同窗。康熙五年(1666)与堂兄林汪远赴乡试,同中丙午科举人。时年未满20周岁。康熙十年(1673)进京会试,登癸丑科第63人,殿试三甲第4人。   林模登进士第后返乡,适耿精忠据闽反清,地方不靖,林模发动乡族筑太平寨堡,据险固守,维护社里生命财产安全。康熙廿三年(1684)进京铨选,授湖广兴宁知县。他为政精勤廉敏,体恤百姓疾苦,极力减轻税役,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倡导农业生产,发展地方经济。康熙廿五年(1686)父丧,归家守孝3年。期满补广东普宁知县。任上致力于兴利革弊,严惩-,伸张正义,使百姓之受抑略伸。康熙廿九年(1690)广东秋闱,任房考官,清正廉明,试卷校阅认真,选拔人才秉公,中式者皆知名才士,发榜之后,各方称贺得人。凡事勤谨,大小躬亲,劳累过度致疾,康熙三十年(1691)农历十月廿二日谢世,卒于任上,英年46岁。   林模学识深邃,博学多才,工书法,精绘画。著有《四书讲章》、《诗书易解义》等。其绘画艺术山水、花鸟、人物兼工,民间尚保存有其《祝寿图》一幅(林模为其外祖母祝寿之作),据《桂阳乡志》(1993年版)载,现为赤水东里村一村民收藏。   林模生二子。长子林爵(1669~1723),字焕文,康熙五十四年(1715)岁贡。次子林昱(1690~1764),字书文,雍正七年(1729)举人。   《瓷都德化古今诗萃》收辑有林模诗作《香林寺》、《湖山大士阁》各一首,录于后:   香林寺   寺隐丛林里, 层楼一望悬。   晨钟惊客梦, 夜雨滴花鲜。   溪漾千峰影, 云生万树烟。   高僧尘外侣, 握手别经年。   湖山大士阁   一榻遥将翠黛收, 别开望眼足清游。   怒涛时绕松风梦, 密树翻惊野径秋。   宝阁危困贪石势, 镜湖阔欲并云流。   山中缥缈吹灵气, 十岛应还更有洲。

== 个人作品 == 

林模工书法,尤精画事,片鳞寸羽,人悉珍之。其作品仅存祝寿图一幅(林模为外祖母祝寿所作,现为赤水乡东里村收藏),画中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样,画工精细,浓淡分明,典雅古朴,富有诗情。其著作有《四书讲章》、《诗书易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