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采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采宜

林采宜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经济与金融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复旦大学兼职教授,曾任兴业证券研究所负责人。自2011年9月加入国泰君安,先后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以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2013年从首席研究员升任首席经济学家。[1]

2017年8月15日,林采宜在朋友圈宣布正式离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7日,林采宜正式加盟华安基金,现任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人物履历

擅长宏观周期、产业经济和大类资产配置方面的研究,长期在中国金融40人论坛、21世纪经济报道、上证报等主流财经媒体上发表专业报告与文章,同时是第一财经日报和财新网的专栏作者,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自2011年9月加入国泰君安,先后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此外还担任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中国金融40人论坛特邀成员、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特邀专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以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2013年从首席研究员升任首席经济学家。

2017年8月15日,林采宜在朋友圈宣布正式离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7日,林采宜正式加盟华安基金,现任华安基金首席经济学家。[2]

学术背景

林采宜带领国泰君安大类资产配置团队专注于研究宏观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化,擅于通过研究宏观经济的中长周期波动,判断各类资产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研究成果包括《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大类资产配置思维》、《站在周期转折点上的中国房地产》、《改革预期下的债券市场与理财市场利率走势》、《从金价与美元的关系看黄金的大周期》等。

此外,林采宜博士发表个人学术专著《告别速度》, 通过对中国人口与资本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行业发生的巨大转折的分析,认为中国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中国只能变革发展方式,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同时,林采宜还对产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等相关方面的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互联网金融时代征信体系》等论文与专题研究近百篇 ,其中有多篇论文与报告获得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

个人著作

林采宜的文字既 有流水柔情,也现金戈铁马,在轻弹漫唱或在刀光剑影中逼问人性深处的命题。 《肆无忌惮》和 《底色》、《假装思考》 见长的是两类文字,思想随笔和文化散文。其“思想随笔”犀利而另类。紧咬人性命题,譬如男人贞节,譬如集体行为,直至见血,让人想起奥尔森对集体行为逻辑的解剖;其“文化散文”剑走偏锋,以“信口胡言,文而化之”的概念,从社会心理的视角聚焦那些共同的人类情感。

视频

腾讯理财通大讲堂脱口秀专场—林采宜

把自己投资成摇钱树 林采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