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2年7月1日 (五) 14:12 由 蕙質蘭芯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 '''柏塘镇'''位于博罗县东北部,距广州130公里,深圳特区96公里,西往东莞60公里,东到河源50公里。244省道穿镇而过,镇规…”)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柏塘鎮位於博羅縣東北部,距廣州130公里,深圳特區96公里,西往東莞60公里,東到河源50公里。244省道穿鎮而過,鎮規劃區16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已建成3.5平方公里。柏塘鎮是廣東省教育強鎮,惠州特色生態旅遊區,惠州優質農產品種植加工基地,"廣東省十大茶鄉"之一。

截至2012年,農業用地4200公頃,耕地2666.7公頃,林地1.5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0%,人均森林達4.3畝。該鎮下轄36個行政村、2個社區,其中農業人口約5.2萬人。

柏塘鎮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1°C,年降雨量1800毫升。鎮內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硅、鐵、金等礦產資源豐厚;地勢由北向東南傾斜,北部獨松河、西部黃崗河和西南部蕉水河均在東南部交匯流入楊村河,水源充足、水質優良,梅樹下、獨松2座中小型水庫總集雨30.2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2071萬立方米,總有效灌溉面積866公頃;;有農業示範基地7個,農業專業合作組織11家,山茶、桔子、涼果、水稻、花生、玉米、薯類等特色農產品初具盛名。[1]

歷史沿革

柏塘始建於明朝崇禎二年(1629年),時因墟鎮周圍有幾口較大的池塘,池塘邊有一棵古柏,故名柏塘。明清時期屬蘇州巡司署轄,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第五區四維鄉。1949年10月,柏塘建鄉,屬第二區,1952年7月,改屬第四區,1955年10月,成立柏塘區。1956年11月,撤區並鄉。1958年10月,撤鄉成立柏塘人民公社。1961年析置為柏塘、平安、柏新3個公社,1963年合併,1971年再析置為柏塘、平安2個公社。1983年11月,撤社設區, 1986年1月,撤區建鎮,名柏塘鎮。2004年撤銷平安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柏塘鎮。

經濟發展

2006年,柏塘鎮國內生產總值7.43億元,工農業總產值12.9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9.59億元,農業總產值3.37億元,第三產業產值2.08億元,財政收入767萬元,完成稅收總額676萬元,其中國稅收入255萬元,地稅收入370萬元,工商各稅收入5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72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0.75億元。

2010年,柏塘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0081萬元,比2005年的43901萬元增加了46180萬元,增長105.2%;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1億元,比2005年的0.45億元增加了1.66億元,增長368.9%;外貿出口累計718萬美元,完成任務數165%;合同利用外資841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516萬美元;國地兩稅2005萬元,完成任務數120%。

2014年,柏塘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2億元,增長16.3%;固定資產投資5.65億元,增長25.1%;稅收總額3413.6萬元,增長9.1%,其中地稅1893.9萬元、國稅1519.7萬元。

農業

該鎮貫徹落實博羅縣打造珠三角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和農業基礎優勢,篩選一批土特產品和優質農產品進行重點培育,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着力發展特色農業、精品農業。2011年,柏塘鎮農業總產值為125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69元。

特色農業品牌

該鎮以"柏塘山茶"、"平安大桔"、"洋景茨菇"等特色農業品牌為帶動,不斷加大農業資金、技術、營銷支持力度,引導農戶擴大特色農業種植規模,農業經濟效益和特色農業品牌效應不斷擴大。2012年,該鎮柏塘山茶種植農戶3000多戶,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年產值1.6億元;平安大桔種植農戶1500戶,種植面積達1.2萬畝,年產值6480萬元。

農業龍頭企業

柏塘鎮縣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家,分別是光華食品有限公司和盛達糧食加工廠。其中,市龍頭企業光華食品有限公司占地面積25000平方米,種植有青梅、三華李示範基地1000多畝,擁有"華恆牌"自主品牌,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

專業合作組織

柏塘鎮共有農業專業合作組織11家,以"柏塘春特種山茶專業合作社"、"福波生態茶園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茶葉專業合作組織有6家,以"呂氏蔬菜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組織3家,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組織1家(柏盛水稻專業合作社),竹筍種植專業合作組織1家(銀興竹筍專業合作社)。

農業示範基地

柏塘鎮共有農業示範基地5個,其中國家級甜玉米高產種植示範基地1個,種植面積1萬畝,種植農戶250戶,年產值6480萬元;省級、縣級茶葉種植示範基地各1個。省級茶葉種植示範基地位於羅塘村,種植規模1000畝,年產值可達2000萬元;省級平安大桔種植基地1個,種植面積3000畝,年產值1620萬元;蔬菜種植基地1個,種植面積1.05萬畝,年產值1億元。

工業

柏塘鎮大力實施"工業興鎮"、"外向帶動"發展戰略,着力推進金湖、崇基和興旺三大工業園建設。2011年,該鎮工業總產值198700萬元,工業利稅22880萬元。柏塘鎮有工業企業232家,其中該鎮外資民資企業共47家,投資規模超千萬元的有19家。

2011年,柏塘鎮共有在建項目9宗,投資總額達6.4億元。其中外資項目3宗,投資總額達800萬美元,分別是柏威五金塑膠製品(惠州)有限公司、明和五金電子(惠州)有限公司和煒鋼金屬製品(惠州)有限公司;內資企業6宗,投資總額達5.8億元,分別是廣東紅禾朗科技有限公司、博羅縣鑫生環保實業有限公司、惠州市亨迪樹脂製品有限公司、博羅縣華東模胚有限公司、博羅縣一品御泉休閒山莊有限公司、博羅縣一品御泉休閒山莊有限公司和惠州市宏興茶山休閒谷森林生態旅遊有限公司。

生態旅遊業

該鎮以博羅縣創建省旅遊強縣和羅浮山創5A級景區為契機,依託後發優勢和生態優勢,深入挖掘、整合特色旅遊資源,大力開展旅遊招商選資,狠抓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着力打造以"森林生態游"、"農業精品游"、"農家樂"為特色的生態旅遊板塊。該鎮共引進旅遊項目4宗,總投資達6.8億元。

宏興茶山休閒谷。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占地面積20平方千米。景區以花海、歐式古堡商務會議中心為主題亮點,規劃景區景點項目有歐式休閒長廊、天門廣場、旅遊土特商貿街、南天門鑽石橋、白水門瀑布、雙巨龍戲瀑、白水寨漂流、森林公園、森林別墅區、森林淋浴區、茶山竹海區、負離子大氧吧、茶山會所、自行車俱樂部、休閒娛樂、河道探險、餐飲農家樂、高原蘭花種植園、峭壁奇觀景,是一個集花海、休閒、度假、會議、文化、觀光、娛樂、養生、種養、購物為一體的綜合型多功能原生態5A旅遊景區。

平安生態旅遊風景區

項目總投資2.3億元、規劃用地約16000畝。景區內植被茂密、景觀優美,有形態各異的瀑布、漂流河道、萬畝林海、300畝梅林、800畝竹林、千年古寺等,是一個以觀瀑、漂流(落差達188米,有兩段200多米長的隧道)、登山、探險、宗教體驗等產品為主打,融自然風光、親水娛樂及宗教文化於一體的南中國至大型原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2011年,平安山生態旅遊景區被省林業廳、省旅遊局聯合授予"2011年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稱號,是廣東省榮獲該稱號的八個景區之一。

古欖園生態旅遊區。柏塘古欖園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面積3200多畝。景區以自然生態田園風光、農家生活為特色,以感受自然、體味鄉土文化、體驗農村生活為內容,以農家庭院和家庭旅館為載體,為遊客提供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等服務,打造以生態旅遊、客家文化旅遊為主的擁有柏塘特色的度假休閒區。

一品御泉休閒山莊。該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是一個集休閒、觀光、度假於一體的生態休閒景區。

基礎建設

柏塘鎮按照打造"宜居宜業"城鎮的目標,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大力推進重點惠民工程建設,着力完善城鎮功能、夯實發展基礎,進一步改善了城鎮的生產、生活環境,城鎮化步伐明顯加快。據初步統計,2011年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215萬元,重點抓好總投資2500萬元的柏塘商貿新城二期工程、總投資800萬元的平安山富民平安大道、平安圩鎮街道改造、沿河大道改造、自來水廠新建蓄水池、市政道路改造、羅塘開發區沿河路建設等12項民生工程。2012年,投入市政建設資金380萬用於柏塘圩鎮、平安圩鎮、柏塘新城市場、柏市大和住宅區等市政道路水泥硬底化及排水設施建設;投入84萬元完善全鎮環境衛生配套設施,柏塘鎮鎮容鎮貌得到改善。[2]

柏塘歷史

柏塘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明朝嘉慶六年,陳屐四(陳金江)領導幾千農民起義;清朝末年,柏塘人民又起來反對封建勢力和外來侵略,殺髒官、驅教士;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柏塘建立革命根據地,組織革命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原始古樸的客家風情與紅色文化在此相互交融,使柏塘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據博羅縣誌記載,柏塘建墟已有600餘年,在600餘年的歷史中,柏塘湧現了柏塘教案等歷史事件及陳金江等著名歷史人物。

民間風俗

柏塘鎮屬客家之鄉,地方特色鮮明,具有濃郁的客家民系的生活習慣、方言民諺、民風民俗等,鄉土氣息濃厚。

民間信仰

柏塘民間信仰較為廣泛,無統一固定的信仰,但以關帝信仰居多,逢年過節,柏塘人都會前往關帝廟燒香祈福。關雲長義薄雲天,懲惡揚善,抗敵護國,一直被重義輕利的客家人奉為守護神、"財神",這和柏塘歷史文化是分不開的。

民俗活動

柏塘乃客家之鄉,主要民俗活動有客家山歌、舞春牛、關帝誕等。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其藝術特色主要有感情濃烈、想象豐富;形象鮮明、意境清新;抒情敘事、渾然一體。

柏塘客家山歌經過不斷發展,內容越來越豐富,但始終離不開"山"味和"情"調;形式多樣,但大多是民間喜聞樂見、粗放易學的情歌、勞動歌、謎語歌和竹板歌等。山歌繼承了《詩經》中的傳統風格,受到唐詩律絕同竹枝詞的深重影響,同時其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優秀成分,千百年來,在客家地區廣泛流傳。

舞春牛。舞春牛是極具濃厚的地方特色的一種民間藝術。舞春牛融音樂、舞蹈、技藝於一體,觀賞性,場面壯觀。舞春牛所舞之牛,是用竹片織成的牛,然後用紙糊貼好。

牛以道具充當,同時還配有犁具模型,由2-4人扮作農夫、村姑和牧童,隨着牛的活動節奏,在民間小調《春牛歌》的樂曲聲中,仿人們勞作的動作,時而犁田耕地,時而放牧玩耍,舞蹈動作奔放自如。加上對唱、說唱,載歌載舞,氣氛熱烈。其曲調流暢,節奏明快,旋律優美、抒情,且容易吟唱流傳。渲染了耍春牛的樸實歡樂的情緒。舞春牛是柏塘當地老百姓為慶賀五穀豐登,祝願風調雨順,並表達和農民一起辛勤勞作的耕牛的讚許。

關帝誕。關帝誕是柏塘人民甚為重視的一項民間風俗活動。每逢五月十三日關帝誕辰之日,柏塘就會開展拜關帝、關帝出巡、文藝演出等系列慶典活動,以祈求平安健康、風調雨順、安居樂業。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過節"。

每年五月初五,居民除了備辦牲肉外,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祭祀祖先。柏塘粽子做法先將粽葉(蘆葦葉)泡濕,以豆沙、鮮肉等為餡料,包成三棱形、枕頭形等蒸、煮而成。柏塘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3]

文化古蹟

天主教堂。柏塘天主教堂長21.6米,寬9.5米,始建於1862年(清同治元年),重建於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已有150年的歷史。柏塘天主教堂神父勾結當地貪官污吏欺壓百姓,群眾早有毀意。1985年縣人民政府將這座教堂作為外國文化侵略遺址,列為第二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資人們親睹昔日百年屈辱遺蹟,繼承柏塘人民當年反帝鬥爭的革命精神,激勵人民振興中華。

元音古寺(原名玄德古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僧人不計其數,香雲裊裊、晨鐘暮鼓、梵音嘹繞。這裡曾有"萬家田"之美譽,遠至百里外,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1994年當地政府正式批准修復玄德古寺。

"三棵松"戰鬥遺址。"三棵松"位於柏塘圩往東北方向四五公里的石崗村約200米的一個山嶺,山頂上長着三棵挺拔的青松。1945年7月,中共廣東省臨委在羅浮山沖虛觀召開會議。1945年7月14日上午,國民黨獨立第二十旅一個團糾集地方反動武裝2000多人,從公莊兵分兩路向柏塘進攻,威脅羅浮山會議的安全。其中一路企圖奪占三棵松制高點,受到在三棵松高地負責警戒的東江縱隊第三支隊英勇反擊,先後打退敵人六七次進攻。東江縱隊以1個小隊兵力,阻擊國民黨頑軍正規部隊1個團兵力的進攻,確保了羅浮山會議的順利舉行。此次戰役中,小隊長冼根,政治服務員丁順等25名指戰員壯烈犧牲,人們稱譽烈士們為"三棵松壯士"。

柏塘鎮革命烈士紀念碑座落於柏塘鎮羅塘村,建立於1995年11月。1941年和1943年,中國共產黨在屯裡戰時中學和鵝寨建立了黨支部及其革命組織,領導和帶動柏塘人民開展長期艱苦的對敵鬥爭。柏塘是革命根據地,東縱和邊縱部隊在此進行長期的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在"三棵松"戰鬥中,冼根小隊長,丁順服務員等二十五位同志壯烈犧牲。在雞公田戰鬥中,馮華大隊長等二十多位同志光榮捐軀。他們英勇頑強,為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紀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地下對敵鬥爭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特建立柏塘鎮革命烈士紀念碑,以彰弘先烈,激勵後人。

丘平烈士紀念碑座落鵝寨村西溪小組,建立於2011年8月。丘平、女,1922年出生於廣東五華。1939年參加革命,1944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江縱隊民主大隊政委曾光同志的前妻,1946年在博羅縣柏塘鎮鵝寨村西溪的一場戰鬥中英勇犧牲,年僅24歲。丘平同志生前是東江縱隊江北指揮部的一位年輕又有文化的民運幹事。

1939年秋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4年秋赴東江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1945年3至4月,隨東江縱隊司令及主力部隊,在羅浮山一帶開闢抗日根據地,開展對敵偽的鬥爭。1946年3月18日下午,丘平同志奉江北指揮部之命奔赴象頭山民主獨立大隊,從事民運工作。丘平同志與戰友從橫河鎮何家田出發,翻山越嶺經由柏塘西溪前往鵝寨,途中被當地偽保長發覺並告密敵人。1946年3月20日拂曉,駐柏塘圩的國民黨部隊突然包圍了西溪,企圖圍剿游擊隊。丘平同志率戰友們強行突圍,卻在突圍中被敵人的機槍子彈打中大腿骨,傷重不能行走。她立即命令戰友們不要管她儘快突圍,而自己躺在小山坡的草叢中用唯一的一顆手榴彈炸死了數名搜索而來的敵人,最後遭到聞聲而來的國民黨官兵亂槍掃射,壯烈犧牲。[4]

特色產品

柏塘山茶

柏塘山茶為柏塘鎮特有的山茶,株形矮小,葉細而尖,又叫"細茶",是廣東省"一鄉一品"名優產品。柏塘茶香濃郁,清甜可口,風味獨特。在柏塘鎮委、鎮政府的重視與引導下,柏塘山茶開始注重包裝、宣傳等營銷手段,湧現了諸如"柏塘春"、"龍頭壹號"等品牌及"柏塘春特種山茶專業合作社"、"福波生態茶園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山茶專業合作社,柏塘山茶逐漸走出山區,進入高檔消費品領域,日益成為愛茶人士眼中的"珍品"。 柏塘鎮特種山茶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特種山茶系列產品被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特產文化專業委員會推選為"廣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是惠州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山茶系列產品。柏塘春"系列產品被廣東省政府評為"一鄉一品"名優產品。截至2012年,在專業合作組織的組織帶動下,柏塘鎮柏塘山茶種植農戶3000多戶,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畝產量80斤,年產值1.6億元。

平安大桔

平安大桔為柏塘塘平安片區所生產的大桔,故取名為平安大桔。平安大桔,果形均勻,果肉飽滿,酸甜適中,是廣東省"一鄉一品"名優產品。柏塘鎮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在該鎮範圍內推廣平安大桔種植,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着力提昇平安大桔名優品牌影響力。截至2012年,該鎮平安大桔種植農戶1500戶,種植面積達1.2萬畝,畝產量3000斤,年產值6480萬元。

柏塘涼果

柏塘涼果是由惠州柏塘光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名優產品。柏塘是青梅、黃皮、龍眼、柑橘等水果的生產基地,柏塘涼果則是利用青梅、黃皮等製作出來的美味食品。柏塘涼果不但美味可口、回味無窮,同時充分發揮多種水果同生薑的有機酸同微量元素同中藥材等對人體非常有益的保健作用,能夠生津解喝,開胃解郁,解熱祛寒,並且有清血強肝,消除疲勞,抗衰老同改善心血管功能等多種奇效,有"嘔家聖藥"之譽,深受當地人民喜愛,其產品90%出口世界各地,同時在內地沃爾瑪、廣百等大型連鎖商場有售。[5]

特色餐飲

柏塘白切鵝

柏塘白切鵝是博羅縣特色美食之一,早已名聲在外,也成為博羅縣成行成市、規模經營的特色美食。柏塘白切鵝選用本地放養鵝,肥而不膩,香滑可口。

客家釀苦瓜

釀苦瓜、釀辣椒、釀茄子等,廣泛分布在客家地區,而釀苦瓜辣椒茄子則被稱為"釀三寶"。其中釀苦瓜為柏塘餐飲經典中的經典,甘香可口,回味無窮。

客家紅燜豬肉

紅燜肉與梅菜扣肉、香芋扣肉、贛南何包胙等客家名菜齊名,油、潤、柔、糯,味美異常,紅紅旺旺,是辦喜事的必備菜。

客家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菜的代表,鮮嫩滑香,營養豐富。一家煮,十家香,是客家逢年過節的保留菜式。[6]

風景名勝

以博羅縣創建省旅遊強縣和羅浮山創5A級景區為契機,依託後發優勢和生態優勢,深入挖掘、整合特色旅遊資源,大力開展旅遊招商選資,狠抓重點旅遊項目建設,着力打造以「森林生態游」、「農業精品游」、「農家樂」為特色的生態旅遊板塊。目前,全鎮共引進旅遊項目4宗,總投資達6.8億元。

平安山

平安山,原名"天堂山",景區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象頭山北面,與羅浮山相鄰。從深圳出發經惠河高速,在泰美出口下,經金龍大道,拐上廣梅公路,車行2小時,即到達博羅縣柏塘鎮平安林場,平安山景區即位於平安林場內。

景區占地約1.6萬畝,擁有天然瀑布群、隧道漂流、步行棧道、景觀梅林、生態竹海、1000多種珍稀動植物和1萬多畝原始森林,旅遊品質優秀,產品豐富,"春可品楊梅,夏可體驗漂流,秋可觀竹海,冬可賞梅花"。

平安山景

景區總投資約2億元人民幣,分三期建設,其中首期投入6000萬元,截至2012年,已建成嶺南特色餐廳、漂流更衣室、管理接待中心,山門、售票中心、登山棧道、漂流河道等,初步形成以觀瀑、漂流、登山、探險、宗教體驗等產品為主打,融自然風光、親水娛樂及宗教文化於一體的大型原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

元音寺

元音古寺,原名"玄德寺",位於廣東省博羅縣平安山,亦處於國家一級森林公園象頭山下,並與馳名海內外的羅浮山毗鄰。

元音古寺

元音古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曾有"萬家田"之美譽,遠至百里外,來寺朝拜者絡繹不絕。古寺坐落在山勢宏偉的風水寶地之中,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玉帶環腰。瞻仰古寺靠背的天堂山,重巒疊嶂的諸峰,宛若朵朵蓮花綻放在東天半壁。名勝有觀音洞、天然達摩像、楊梅亭、轉水泉、三線布等。清澈的溪水,音如琴聲,沿古寺兩側長流不息。此處山水神奇,梅林似海、峰巒瀑布、石室溪澗、珍鳥奇華讓人流連忘返。

柏塘古欖園

博羅縣柏塘鎮高橋村有一片百多年歷史的古欖樹林,占地200多畝,共有古橄欖樹218棵,部分樹齡達140年,一棵棵古橄欖樹枝繁葉茂,被博羅縣政府認定為"二級綠色生態園"。柏塘鎮鎮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將其建成古欖公園。當地以古橄欖樹保護為主題,整合開發古欖樹林,打造成為風景優美、鄉風文明的新農村。革命戰爭時期,柏塘的革命人士均在此古欖樹林集會,是柏塘鎮革命歷程的見證。

柏塘文化廣場

柏塘文化廣場,全名柏塘文化體育廣場,位於廣東惠州博羅縣柏塘鎮柏塘新城。柏塘文化廣場,坐落於柏塘鎮政府西一千米處,象頭山坐落於廣場正南方,可驅車在244省道經柏塘錦繡大道直驅而入,亦可在柏塘圩經河唇路沿河直進。柏塘文化廣場風景秀麗,環境俱佳,黃崗河在廣場正前方緩緩流過。自柏塘文化廣場於2010年10月竣工投入使用以來,此處已成為柏塘人民聚會,健身娛樂、休閒的好場所。

教育強鎮

柏塘鎮政府堅持"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的執政理念,儘管財政有困難都始終確保教育優先投入,並堅持逐年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充分保障教育的優先發展。據統計,2006-2008年,柏塘鎮經常性財政收入依次為1528.56萬元、1806.19萬元、2193.28萬元,年均增長率為19.8%。2010年柏塘鎮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共投入1504萬元。對教育優先的考慮和投入,使該鎮的教育面貌煥然一新,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截至2012年,柏塘鎮有初級中學2所、完小4所、教學點5個、幼兒園2所、成校1所。市一級中學1所,省示範性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市一級幼兒園1所。該鎮有公辦教職工441人。其中,小學有專任教師262人,學歷達標率達100%,大專或以上學歷63.0%;中學專任教師148人,學歷達標率達98.0%,本科率是37.8%。在校中學生2840人、在校小學生4198人,在園幼兒613人。

柏塘中學

截至2012年,柏塘中學擁有教職工115人,大專學歷的60人,本科學歷的50人,中教一級48人;學子2000餘人。學校占地面積擴大到178畝,建有14棟樓房,包括學生宿舍、教工宿舍、36間教室、物理實驗室、生化實驗室、電教室、語音室、圖書室、會議室,以及三個籃球場、400米跑道、足球場等。學校先後被市、縣教育局評為"惠州市文明校園"、"博羅縣一級學校"、"博羅縣安全文明學校"、"縣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縣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和"藝術生源優秀基地"。

柏塘中心小學

柏塘中心小學創建於1917年,是一所"六年一貫制"公辦完全小學,當地人稱"柏小",半個世紀,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柏塘中心小學1996年被評為縣一級學校;1997年被惠州市教育局評為"文明校園";2002年被惠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師德建設先進單位;2007年和2009年被博羅縣委、縣政府評為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順利通過教學水平評估和惠州市規範化學校驗收,並在創建廣東省教育強鎮督導驗收中得到省專家組認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