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柘木 |
柘木又名桑柘木,桑科植物,为我国历史上著名名贵木料,大多历史文献都有记载,柘木一般不作为家具用材,因其名桑柘,桑与伤或丧谐音。很多地方忌讳。按生长环境分为“山柘”“本地柘”; 山柘指山上生长的料---如山东一带的料。“本地柘”特指苏北平原地带,柘木油性大,生长较快,特别是当年的枝条,生长特别快。柘木叶在很多地方用于养幼蚕,所以称桑柘木。另具中药价值,有化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在我国多省都有分布。[1]
中文学名 | 柘木 | 科 | 桑科 |
别称 | 柘桑 黄金木 | 属 | 柘属 |
界 | 植物界 | 种 | 柘木 |
门 | 被子植物门 | 分布区域 | 山东和江苏北部,河北一带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用量 | 内服:煎汤,15-60g |
目 | 荨麻目 |
功能
滋养血脉,调益脾胃。[2]
主治
虚损,妇女崩中血结,疟疾。[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0g。外用:适量,煎水洗。
主要价值
- 韧皮纤维为优质造纸原料;根皮入药,有清热、凉血、通筋络之功效;木材为黄色染料;叶为幼蚕饲料;聚合果[注 1]成熟可以生食,也可酿酒。
- 柘树的木材味甘,温,无毒。入肝、脾二经。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疟。治崩漏,飞丝入目,疟疾。
- 内服1-2两煎汤,外用:煎水洗。
形态特征
植物柘树,别名柘《诗经》,柘桑(《淮南子》高诱注),文章树《清异录》,灰桑树《淮阴县志》,黄疸树、刺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九重皮、大丁癀《福建中草药》,刺桑、奶桑《贵州草药》,痄腮树、黄龙蜕壳《云南中草药》,铁骨子(河南),柘骨针、棘针树(江苏),柘刺(浙江、江苏、安徽),老虎肝、双腾、尖尾风、黄桑(广西)。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米。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毫米。单叶互生;叶柄长0.5-2厘米;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厘米,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除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相关配伍
相关论述
注释
- ↑ “聚合果”:聚合果是由一朵花中多数离生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每一个雌蕊都形成一个独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聚合果根据小果的不同而分为聚合蓇葖果、聚合坚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