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柯一正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82年他執導電影《光陰的故事》之第三段「跳蛙」,片中流露強烈的社會意識與誠懇的觀察眼光,開啟臺灣電影新浪潮。在1997年的實驗性電影《藍月》中,他依劇本拍成紅、橙、黃、綠、藍五部短片,電影放映師可任意排列組合播放,而產生120種不同的橋段、氣氛與故事軸,但組合起來仍是一部完整的電影。
=== 參與政治===
柯一正從電影與文化工作轉入政治參與,熱心投入公民運動,2012年,柯一正參與主辦「反核四 五六運動」,曾與導演[[戴立忍]]、[[陳玉勳]]、作家[[駱以軍]]、[[吳乙峰]]與[[愛亞]]等60位藝文界人士組織快閃反核活動。柯一正表示,參與主辦「反核四 五六運動」的100個禮拜中,除了自己關心的能源政策外,他接觸各種團體、傾聽各種議題,了解到台灣社會真實的結構問題,並且深感自己的世代,對下一代「掠奪太多,沒有公平地分配資源」。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