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柳梢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柳梢青》

作品名称: 《柳梢青》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吴潜

《柳梢青》是南宋后期官员,诗人吴潜的诗。[1]

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是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也常吐露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满江红·送李御带珙》)是他壮志未酬的自我写照。吴潜也能诗,多为纪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发"丈夫勋业在安边"(《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敌抱负。诗较平衍,佳作不多。[2]

诗词正文

作者简介

吴潜(1195年-1262年) 字毅夫,号履斋,原籍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镇。南宋后期官员,诗人。秘阁修撰吴柔胜第四子,参知政事吴渊之弟[3]。。

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吴潜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年),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度被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为贾似道党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岁。德佑元年(1275年),获得平反,次年追赠少师。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淳佑九年(1249年)十二月,吴潜拜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开始参与朝中最高机务。 理宗召对,吴潜表明了治理国家的殷切希望:"国家不可能无弊,就象人不可能无病一样。现在国家的问题,连庸臣也会被警醒。希望陛下真诚重用元老,视之为医师,集思广益,使我等臣辈能有机会施展牛溲马勃(药名)一样的微薄力量,以此方不辱您的知人之用。"

吴潜墓位于南安东田镇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对仙洞山。墓区有三个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无碑,只有一香炉,上有"吴"字。底下一级平台上有左右对称的两块石碑,正面书"吴府",反面"宋状元宰相"。原墓文革时被毁,1985年,吴氏后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4]

视频

吴潜《南柯子》

.

朝廷对于宁波的水治也是格外上心 对宁波影响最大的就是吴潜

.

参考资料

  1. 《柳梢青》 古诗文网
  2. 塞下曲古诗卢纶 金果6333;发布时间;2019-10-27
  3. 《吴潜简介》 古诗文网
  4. 吴潜是怎么死的?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01-0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