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头港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柴头港溪,一名石头坑。港指海口或溪海交会处,可泊船或小舟溯潮水而上;坑指源浅有涓涓细流而不成河。“石头”之得名,乃因坑内散布甚多的海相化石;至“柴头”一语,即俗话“神主牌仔”(木主)。按,台语讳称人死后殓尸棺木为“大柴”,避不吉也;而棺木前案头的神主牌仔讳称“柴头”。如安平谚语:“好柴流未过安平镇”,传说国姓爷殁前数日,安平镇港适漂来一欉大木,殁后乃取为棺木。又台语詈言“死柴头”,多为为人父母者斥骂赖在一旁不帮忙作家事的小孩,有如“柴头”兀立不动。台湾府城大南门、小北门外建有南北坛、义冢及殡舍为寄榇之所,有欲运骸归葬或送木主回故土者,大多取道此港,故得名为柴头港。
目录
柴头港民社
柴头港溪为府城北郊永康里与武定里的界河。荷治时即有“柴头港民社”,在今府城小北门外六甲顶一带,居民以制砖为业,当地砖窑遍布。三百多年前,柴头港为国姓爷开台登陆地,名留史册。综合延平王户官杨英《从征实录》及荷兰土地测量师梅坚斯坦《梅氏日记》: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农历四月初一,国姓爷暨开台先头部队抵鹿耳门登岸扎营,于午后大军齐进鹿耳门,通过台江内海,在柴头港的砖窑附近登岸。然后兵分两路,一溯柴头港溪至马房山头(今开元寺一带)折南;一沿马房山脚海边(今小北路)南下,两队并进,先头部队约于下午一时半抵达普罗民遮城北小溪(即德庆溪)后面扎营。登陆当时,有很多居民用车帮忙郑军搬运武器到赤崁,至今尚留有“马车寮”、“牛车寮”的有趣地名。
任职于荷兰海牙档案馆的老地图专家冉福立说明一张一六五二年荷人布洛克荷伊的“手绘大员及其附近地区地图”:在普罗民遮市镇北边有一小溪(即德庆溪)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界河,越过小溪沿著海岸看去,就先看见长官的庄园别墅“绿谷”。再稍向前去,距离普罗民遮市镇约一点五公里处,就是柴头港的砖窑,在那里用当地的土烧制砖头。“绿谷”推测在小北门城垣及尖山、山埔头北缘和日本陆军公墓南缘间所形成的燕潭溪下游段溪谷。
台湾入清版图后,小北门外墓冢渐多,官方置有北坛兵丁义冢、流民义冢、日本陆军公墓,今小北城隍庙、小北镇山城隍庙等,即为祭拜孤魂野鬼而建。“柴头港福德祠”(另名载福祠)创建甚早,与北坛毗连,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与北坛地藏王庙一并重修,后来几次修建均有留下碑记。
“柴头港民社”开发甚早,国姓爷开台大军在此登陆,一举成名。柴头港位居台江岸边,与鹿耳门最近,又是府城通往北台湾沿岸的要道,居海陆要冲,为台湾府城的后门户。[1]
柴头港溪是盐水溪的支流,在台南市与台南县永康市中蜿蜒而过,在如此人口稠密,开发程度高的地方,令人惊艳的有这么一条充满野趣的小溪流,两岸茂密的植被,提供生物多样的栖息空间。
台南市与台南县永康市之间蜿蜒流动的柴头港溪,是盐水溪的支流,没有像其他都市溪流被覆盖成道路使用,也没有被高度的水泥化而寸草不生,然而它也充满了悲情,因为都市的发展,源头以及支流都消失了,成为都市的下水道,现在只剩下主流段3.9公里。[2]
柴头港溪源头位于东宁公园内的湿地,九十三年间地方争取设置人工湿地,希望发挥功能,减少家庭废水。获国民健康局辅助兴建具备处理居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水池各一座,因设计不当,人工湿地几成一滩死水,蚊虫滋生,恶臭难闻。近年来,人工湿地水源枯竭,为了避免湿地内的死水孳生病媒蚊,目前湿地已干涸填平,源头从此消失。
石头沟
根据清代重修台湾府志图中大北门外有柴头港溪,因河道常见石粒堆积,俗称“石头沟”,地层以现代冲积层为主,土壤主要由砂、砾及细粒之泥质所组成,因在河床上即散布大量的海相化石而得名。
相传在以前此河道会涌出石头,若出至第一百颗,台湾将出现皇帝。后来被知府蒋元枢知晓后,就在后甲栽榕树破坏该地之风水。
日治台湾堡图中柴头港溪流域图,全长5.6公里,为台南市东部与台南县永康市的边界。主要的支流及埤塘有大桥港(永康中华西街122巷)、小桥港(今炮校内发源,西南流入支流)、万裕碑,据传原有大,中,前、后,东五埤(今五王市场,振兴路,六合路一带)。
柴头港溪名称由来有二种说法
- 柴头港溪是北上诸罗县或南下府城的水陆交通转运站,昔日渡溪须踩踏“柴头”木板过溪故而得名。
- 柴头港溪南岸是清代(北坛义冢范围),在文献中有相关记载:“乾隆十七年,知县鲁鼎梅在北坛前葬积年棺柩一百六十具于此;海会寺前买地埋旅榇一百八十馀具于此”,可知正觉寺与开元寺附近以前都是墓仔埔。早期移民来台的人,死后难免会想要回乡下葬“落叶归根”,石头沟刚好成为运柩的便道,顺著溪流运至台江出海口,再换船送回故乡,在棺材前方会放置神主牌称“柴头”,故名为柴头港。
东宁运动公园
东宁公园内的湿地为柴头港溪源头。内柴头港溪源头的涵管曾是台南县市的界址,涵管东边以前是属于永康乡的土地。三十年前源头生态改变,台南市政府加以装设排水涵管,埋藏了这自然生态的排水秘辛。 93年间地方争取设置人工湿地,希望发挥功能,减少家庭废水。获国民健康局辅助兴建具备处理居民生活污水的人工湿地及生态水池各一座,因设计不当,人工湿地几成一滩死水,蚊虫滋生,恶臭难闻。 近年来,人工湿地水源枯竭,为了避免湿地内的死水孳生病媒蚊,目前湿地已干涸填平。 柴头港溪从东宁公园经后甲国中前,流往东兴公园,公园里的小池塘,都是当时河川的谷地整建而城,过东和路后进入东和路159巷,沿著东和路159巷,过小东路接小东路147巷过在东丰路经(丰兴公园)在前方东丰路501号大楼旁流过。
发源于陆军炮兵学校内经东兴路原为柴头港溪河道,在未开发为住宅区前,本里系为飞砂漫天的砂地,故称该河段为飞砂溪。
至东兴路底在东丰路旁汇集各方小水而成柴头港溪,溪谷在东丰路以北渐次宽阔而深,谷底与坡顶高差常在十公尺以上,形成台南市与永康市的天然界线。 [3]
走读府城
许多人生活在台南,其实对台南的人文历史、地理水文,并没有很深的了解,文史老师吴宗原,发展一系列的《走读府城》课程,带领所有人探访台南的绿谷柴头港及北区美国学校旧址,共同来了解府城今昔。
吴宗原表示,一六五二年荷兰人绘制十七世纪的安平图,赞誉柴头港溪现址为 “groendal”(绿谷),后在日治时期称为“八千代川”,寓意万年永远美好,可见此处曾绿意盎然,景致优美,虽然现况是“大排水沟”,但沿岸漫步,仍可感受难得的都市优雅闲情。
不过现今“柴头”名词所为何来?吴宗原说,其实“柴头”名词系讳称,因殓尸棺木称“大柴”,其棺木前端案头的神主牌则称“柴头”,清代府城居民因年老、病故或意外而客死他乡欲归葬者,多取此道,故以此名之。
千畦种籽馆
漫步至不远处,即是藏身巷弄的“千畦种籽馆”,外观充满绿意,老板是台南低调的种子爱护者,为植物的种子,提供一个友善的保存场所;一进入馆内,目光就被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种子吸引,彷佛走进奇幻世界里魔法师的家,令人啧啧称奇。
慈光十三村
接著可至三分子日军射击场遗址缅怀过往。吴宗原说,以往四十米高的“打靶山”被铲平,移建高速公路路基,原址则改建成为“慈光十三村”,犹如现代版的愚公移山。而原存当地的自治新村、果贸二村、自强新村、富台新村,也消失殆尽,幸好有重兴社区人员积极奔走,才得以保存巷弄和眷村故事。
美国学校
你知道台南也曾有美国学校吗?他可是前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甦棣的母校喔,美国学校位于长荣路及开元路口的现今开元公园,当年房舍优美,然因当年尚未有文化保存观念,已全数拆除,如今仅存门口残墙及门柱。
天仁儿童乐园
你知道天仁儿童乐园还是元宝乐园,大概可以估算出你的年纪,曾是充满台南人快乐的儿时回忆之地,如今当地已是大楼林立,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台北以外,有云霄飞车的儿童乐园;吴宗原说,“天仁”之名即是来自“天仁茗茶”企业,源自于创办人曾行经此地,在大树下休息喝冰红茶,而“天仁”这两字,都是四划字,也象征家族四兄弟同心齐力创业。
吴宗原说,台南的每一处土地、每一块角落,都充满著故事,有空时,不妨安排时间走访,一起见证府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