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树山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树山村位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西部,大阳山北麓,北靠通安镇区。

地理环境

树山村整个村坐落在阳山与鸡笼山的环抱之中,村内山清水秀,山体植被保护完好,全村占地5.2平方公里,全村有三山四坞五条浜,即南阳山、鸡笼山、树山,有大石坞、戈家坞、唐家坞、白墡坞,有孙家浜、枣浜、沿河浜、沿头巷浜、戈巷浜。全村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尤其是大石山奇峰、怪石、异洞、石刻,满眼皆绿色,一派天然胜境,古人把大石山分为八个景点,即:毛竹磴、招隐桥、宜晚屏、玉尘涧、青松岗、款云亭和拜石轩,山上有明代末礼部尚书王铎的“仙砰”、吴颖培的“大块文章”、浒墅关关官钱天锡的“夕照岩”和近代李根源先生的“仙桥”以及“唯和呈喜”等摩崖石刻。尤其是“唯和呈喜”石刻与构建和谐社会内容不谋而合,深受大家的赞赏。 

树山村的山林中有众多观赏、药用树木,还有野兔、山鸡刺猬猪獾、松鼠等野生动物及白鹭、画眉、白头翁等鸟类。桂花、珊瑚树、桅子花、海棠紫薇含笑等花卉争艳,茶树碧翠,林木幽深,整个树山村有“山含图画意,水洒管弦音”的意境。大石山坞中的大石山更是峰涌叠翠,古时就有古人把大石山分为八个景点,即:毛竹磴、招隐桥、宜晚屏、玉尘涧、青松岗、款云亭和拜石轩,现已开发为大石山风景旅游区。树山村全长3公里的观光木栈道已向游客开放,游客乘坐观光电瓶车饱览树山村风光。[1]

云泉寺

云泉寺位于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大石山山坞中,宋朝年间由珍护禅师入大石山掌建,取名云泉庵。后元大德年间由觉明高僧兴盛,是苏州阳山地区十大寺院之一。 寺庵点缀了美景:云泉二泓,自石泻纳小池,又暗泉一股纳望湖池。清末洪杨战乱,寺庵被焚之一炬。而后重建不久又遭日寇荼毒。抗日战争胜利后,当地百姓自发构架重修。自此改名为云泉寺。惜乎,文革中又被毁于一旦。

云泉寺与拜石轩,毛竹磴、招隐桥、仙桥、宜晚屏、玉尘涧、青松宅、杨梅岗、款云亭、凝霞楼、石井、石龙、玉皇阁、夕照岩、观音阁、见湖峰为大石山十八景。云泉寺与大石山的秀美,招来众多文人墨客的游兴与诗吟。苏州明代大臣吴宽就留有〝循径以入,茂林幽间,若将迷焉,行渐深。有台, 至是少憩。仰望楼阁,胜不能图。攀登再上,即之。有长松美竹,列映石门,有佛阁轩亭,皆因宜构架石上。前临深壑,松竹森郁于下,太湖远峰,可收一望。〞把大石的岩泉、景庵、径壑、竹林、石台、山峰远近苍翠景色和盘托出。

为配合树山生态园的整体规划新的云泉寺的规划将佛教文化、泉水文化和诗词楹联文化渗透到建筑群体和空间环境中,融历史文化和生态景体。在布局上将分为一区,一园,一社三大功能区域,即中央礼佛区,文化墨香园和大石联社,并以廊为各个区脉,将各区域有机串联起来。中央礼佛区位于云泉寺的中轴线上,包含生态菩提广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殿,云泉池,和藏经楼这六个功能景点。大石联社在大殿两侧,用来研究,[大石联句]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容外延。石坞墨香园是书法文化聚集之地,主要由书缘舫,画韵轩,翰墨阁,醉墨楼,方丈院等构成。

荣誉称号

树山村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树山村入选首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交通旅游

公交

  1. 汽车北站和火车站方向:汽车北站西、火车站南广场乘坐公交316路线, 直达树山生态村底站。
  2. 高铁北站方向:➀乘坐地铁2号线,到劳动路1号口下车,桐馨桥北站上车乘坐公交321路线到达树山村站

村站

高铁北站公交站上车,到达官渎里立交桥(华东电器城)站下车,步行10米到官渎里立交桥站上车,乘坐公交316路线到达树山村站。[2]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