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啄木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栗啄木鳥 |
中文學名: 栗啄木鳥 |
栗啄木鳥(學名:Micropternus brachyurus)是一種紅褐色啄木鳥,體長21厘米。雄性成鳥整個頭棕色,但稍淡;眼下有一寬闊血紅色縱紋;翕部深棕色,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也是深棕色;除尾羽外,各羽均具黑色橫斑;尾羽則具黑色點斑;翼也是深棕色,不論飛羽和覆羽,均具寬闊的黑色橫斑,而第1-3片初級飛羽,端部全為黑色。下體的頦、喉淺棕色,各羽均具棕白色羽緣;胸、腹、尾下覆羽、兩脅也是深棕色,腹部羽毛末端有污黑色,兩脅羽毛有黑色橫斑。
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孟加拉、東南亞和中國。
外形特徵
栗啄木鳥雄鳥通體棕栗色,頭頂微沾褐色,羽緣亦較淺淡。枕部具短的羽冠,頭頂和枕均具黑色羽干紋。上體包括兩翅和尾均被有黑色橫斑,尤以兩翅和尾部橫斑較闊而明顯。頦、喉和前頸羽緣淺淡,微具黑褐色羽干紋。眼下後方和頰部一直到耳羽的羽端紅色,形成一大塊紅色斑。下體較上體稍暗。兩脅具黑褐色橫斑。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眼下和頰部無紅斑。兩脅和胸、腹部均具黑褐色橫斑。
幼鳥和雌鳥相似,頭側無紅斑,但胸腹部橫斑不明顯或具鱗狀斑。
虹膜暗褐色或紅褐色,嘴黑色,下嘴基部沾灰綠色或黃綠色。腳、趾和爪均黑色[1]。
生活習性
習性:常單獨活動。繁殖期間則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一般不集群。喜歡在有蟻穴的地方活動。也常在林間低飛。飛行姿式成波浪狀,並邊飛邊鳴,每起伏一次鳴叫一聲。
食性:主要以螞蟻等蟻類為食。
叫聲:短而急的「kwee、kwee、kwee、kwee…,」5-10個音符一降。鏨木聲短而漸緩,啄鏨聲少能聽見。
棲身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帶的闊葉林、竹林、林緣疏林、次生林和灌叢。喜低海拔的開闊林地、次生林、森緣地帶、園林及人工林。也出現於開闊的荒野地上。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樹洞中。內墊有木屑和枯草。每窩產卵4-6枚,有時少至2枚或3枚,或多至7枚。剛產出的卵顏色為白色,形狀為卵圓形。卵的大小為25-30×17-21毫米。雌雄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代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2]。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 | 學名 | 分布 |
1 | 栗啄木鳥印支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annamensis | 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南部。 |
2 | 栗啄木鳥婆羅洲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badiosus | 婆羅洲和納土納島北部。 |
3 | 栗啄木鳥指名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brachyurus | 爪哇島。 |
4 | 栗啄木鳥福建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fokiensis | 中國的南部和東南部,越南北部。 |
5 | 栗啄木鳥海南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holroydi | 中國海南島。 |
6 | 栗啄木鳥印度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humei | 印度喜馬偕爾邦和尼泊爾西部。 |
7 | 栗啄木鳥斯里蘭卡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jerdonii | 印度西部和斯里蘭卡。 |
8 | 栗啄木鳥雲南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phaioceps | 尼泊爾,印度,緬甸,泰國,中國(西藏、雲南)。 |
9 | 栗啄木鳥泰國亞種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squamigularis | 泰國,蘇門達臘半島南部,包括邦加,勿里洞和尼亞斯近海島嶼。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3]。
視頻
紀錄片《栗啄木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