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腰藪鴝·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鸫科包括分布遍及世界各地鸫类,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鸲、石、燕尾以及澳洲的木鸫和鹑鸫等,共约有47属316种,我国约18属80种。
整体概述
鸫科多是中小型鸣禽,体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异,有些在地面栖息,善于奔跑,也有些善于飞行及树栖,嘴短健,上嘴前端有缺刻或小钩,善于鸣叫。
很多最著名的鸣禽都属于鸫科,如欧洲常见的红胸鸲(欧亚鸲、知更鸟)、新疆歌鸲(夜莺)、乌鸫和我国常见的各种红尾鸲等。
其中乌鸫是瑞典的国鸟,并被引入澳大利亚等地区,红胸鸲则是英国的国鸟。
外形特征
雀形目(Passeriformes)的一个鸣禽科,由大约305种世界最著名的鸣禽,如鸫、和平鸟、鸲等所组成。除南、北极和一些岛屿之外,分布于全世界。
体长11.5∼33公分(4.5∼13吋)。喙细长,腿和脚粗壮,下腿平滑不具鳞片。
其中包括下列令人喜爱的鸣禽︰夜莺(Luscinia megarhychos,即新疆歌鸲)、旋鸫(Turdus migratorius)和黄褐森鸫(Hylocichlamustelina),还包括诗歌中提到的蓝知更鸟(Sialia属)和乌鸫(T. merula)。
地鸫(Zootheraterrestris)于1828年最后一次出现于皮尔岛、小笠原群岛,今已灭绝。
鸫(T.ulietensis)自1774年在靠近塔西提岛的赖阿特阿(Raiatea)岛、社会群岛发现以来,从此再没有见过,今已灭绝。
生活习性
為地棲性[2],單獨或成對活動,其長尾常如指針狀上下擺動,
在地面上翻動落葉找尋食物,以昆蟲為主食。鳴叫時多站立在低矮的枝條上,
叫聲輕柔而富旋律性。繁殖期7月至次年1月,巢為杯狀,以藤蔓、鬚根組成,
築於地面,多隱藏在倒木、藤蔓或大樹幹基部,每窩產1枚灰綠色的卵,上有褐色斑點。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