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核導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核導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核導彈

作 用: 摧毀戰略目標

原 理: 重核裂變和輕核聚變

現 狀: 第五代

核導彈,指的是具有攜帶核彈頭的能力、並能夠達成遠距離核彈投送任務的導彈。分為戰術核導彈和戰略核導彈。具有多種發射方式,戰術核導彈可從戰艦潛艇飛機等平台上發射,戰略核導彈的發射方式則有固定發射井,車載,潛射,機載等。第五代地戰略核導彈是70年代末期以後發展的,主要型號有:美國的「侏儒」和蘇聯的SS-24等。[1]

結構性能

普通原子彈空中爆炸時釋放的能量大致是以下面的比例轉化成殺傷力的:衝擊波占50%、光輻射35%、貫穿核輻射5%、放射性沾染10%。

不同量級的核彈空爆時各種因素對地面暴露人員的殺傷(指立即死亡或喪失戰鬥力)半徑表(單位是公里):

核衝擊波 光輻射 貫穿核輻射

1千噸級: 0.18 0.16 0.71

1萬噸級: 0.45 0.57 1.00

十萬噸級: 1.15 1.87 1.48

百萬噸級: 2.87 5.60 1.98

經測算實驗,一枚百萬噸級核彈地面爆炸時衝擊波對地下設施破壞半徑為4.8千米。

由此可見,小當量核彈的貫穿核輻射殺傷力最大,而大當量核彈的光輻射最厲害。

上述不同殺傷作用是同時作用於人體的,所以核彈的綜合性殺傷半徑要比上表所列大一些。大家最關心的不同當量核彈對不同狀態人員的殺傷半徑數據如下(單位是公里):

1千噸級: 0.85; 1萬噸級: 1.5;

十萬噸級: 3.1; 百萬噸級: 6.3;

千萬噸級: 12

核彈的威力與殺傷半徑不是呈正比增長的。可從上表中發現核彈威力增長的規律,大致上每增加一個數量級(X10),殺傷半徑才增加一倍。也就是說,1000萬噸的巨型核彈的殺傷半徑只是10萬噸級核彈的4倍,殺傷面積也不過是它的16倍。

設計思想

科學家發現原子核中蘊藏着巨大的能量,人們將這種核能釋放,並首先用於軍事目的,結果促成了核武器的出現;三種核彈的不同之處在於核能釋放的方式不同和破壞殺傷的形式不同。核能的釋放出現在原子核發生轉變的過程中,而這種轉變可分為重核裂變和氫核聚變兩種方式。

一般將核裂變武器稱為第一代核武器,實際上就是原子彈;將核聚變武器稱為第二代核武器,實際上就是氫彈;將以調整和控制核爆炸能為特點的新一代核武器稱為第三代核武器,主要包括增強某一破壞因素的核武器,如中子彈、衝擊波彈、感生輻射彈、光輻射彈、電磁脈衝彈以及核定向能武器等。作為增強的輻射武器,中子彈是如今世界上唯一已實現生產和部署的一種第三代核武器。

代表型號

地地戰略核彈

地地戰略核導彈是三位一體戰略核攻擊力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具有投擲重量大、射程遠、命中精度高、反應時間短、戒備率高,以及指揮、控制和通信較為可靠等特點。但是,由於現役地地戰略核導彈大都採用地下井固定發射方式,因而戰時易遭摧毀,生存能力很低。地地戰略核導彈主要是美蘇兩家在競相發展,經過40多年的較量,目前已發展了五代。

第一代地地戰略核導彈是戰後至50年代末期發展的美蘇在納粹德國V-2彈道導彈的基礎上,利用從德國掠取的導彈專家和大批技術資料分別研製的「宇宙神」D、E、F,「大力神」Ⅰ、「雷神」、「丘比特」和 SS-4、SS-5、SS-6型地地核導彈。這一代核導彈只是解決了有無問題,在技術性能方面還比較差,反應時間較長,均為單彈頭,圓概率誤差(CED)最大能達8000米。當時,導彈的最大射程已達10000公里,起飛重量最大為122噸,彈頭威力最大為500萬噸梯恩梯當量(「宇宙神」)。

第二代地地戰略核導彈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發展的,主要型號是美國的「大力神」Ⅰ、「民兵」ⅠA、ⅠB和「民 兵」Ⅰ,蘇聯的SS-7和SS-8等。這一代導彈主要是提高導彈的生存能力和作戰性能,發動機改為固體推進劑,反應時間有所縮短,核彈頭加裝了突防裝置,命中精度、威力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這一代導彈的最大起飛重量為80噸(SS-7),最大射程為11000公里(「民兵」Ⅰ和SS-7),命中精度CEP最小已達560米(「民兵」Ⅰ),彈頭威力最大1000萬噸梯恩梯當量(「大力神」Ⅰ)。

第三代地地戰略核導彈是60年代中至70年代初期發展的,主要型號有:美國的「民兵」ⅢMK12和「民兵」ⅢMK12A,前蘇朕的SS-9Ⅰ、Ⅱ、Ⅲ、Ⅳ,SS-11Ⅰ、Ⅱ、Ⅲ和SS-13。這一代地 地戰略核導彈的突出特點是提高導彈的突防能力和打擊硬目標的能力,開始採用分導式多彈頭,命中精度也有進一步提高。在主要技術性能方面,起飛重量最大為200噸(SS-9),最大射程為12000公里(SS-9、SS-11Ⅱ),圓概率誤差CEF最小為185~220米(「民兵」),彈頭數量最多為3個(「民兵」、SS-11),導彈威力最大為2500萬噸梯恩梯當量(SS-9Ⅱ)。

第四代地地戰略核導彈是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發展的,主要型號有美國的「潘興」Ⅱ和MX導彈,蘇聯的SS-17Ⅰ、Ⅱ、Ⅲ,SS-18Ⅰ、Ⅱ、Ⅲ、Ⅳ,SS-19Ⅰ、Ⅱ、Ⅲ和SS-20。這一代導彈的主要特點是提高導彈的生存能力和摧毀目標的能力,而且它投擲重量大,可攜性能先進的分導式彈頭,命中精度有所提高。在技術性能方面,起飛重量最大為220噸(SS-18),最大射程達16000公里(SS-18Ⅲ),圓概率誤差CEP最小90~120米(MX),分導彈頭數量最多為10個(MX和 SS-18Ⅳ),導彈威力最大為2400萬噸梯恩梯當量(SS-18Ⅰ)。

第五代地地戰略核導彈是70年代末期以後發展的,主要型號有:美國的「侏儒」,蘇聯的SS-24、SS-25、SS-X-26和SS-X-27。這一代地地戰略核導彈的突出特點是導彈向小型化、機動化、高突防、高精度方向發展,進一步提高了生存能力和打擊硬目標的能力。在技術性能方面,最大起飛重量已從原來的220噸降到80噸(SS-24),像「侏儒」導彈只有16.8噸;最大射程已創歷史最高記錄,達13000公里(SS-24);圓概率誤差CEP降至120米(「侏儒」);分導彈頭數量最多仍為10個(SS-24);導彈威力最大為10×35萬噸梯恩梯當量(SS-24);發射方式由原來的地下井轉為公路機動(「侏儒」和SS-25)和地下井及鐵路機動(SS-24)發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