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核桃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核桃坪村隶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旧州镇,国土面积 15.55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526 人。东邻沧江,南邻金和,西邻漕涧,北邻汤涧。辖核桃坪等11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64 户,有乡村人口1526 人,其中农业人口 1496 人,劳动力 587 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465 人。

全村国土面积 15.55 平方公里,海拔 1950 米,年平均气温 14 ℃,年降水量 950 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854.55 亩,人均耕地 1.24 亩,林地 16340.45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47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为主。[1]

概况

核桃坪自然村隶属于大兴地乡木楠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大兴地乡东北边,距离村委会8公里,距离大兴地乡46公里。国土面积4.71亩,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220亩,其中人均耕地1.55亩;有林地17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1户,有乡村人口142人,其中农业人口142人,劳动力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97人。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0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93万元,占总收入的43.62%;畜牧业收入9.42万元,占总收入的37.5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50头,肉牛5头,肉羊40头);林业收入0.51万元,占总收入的2.04%;第二、三产业收入1.77万元,占总收入的7.06%;其他收入2.43万元,占总收入的9.69%。农民人均纯收入1011元,农民收入以畜牧业、种植业等为主。

陕西

隶属于白鲁础乡,自然环境优越,旅游景点众多,核桃坪至金丝峡路程仅30分钟.当地盛产核桃,板栗,松仁,等干果!

环境位置

全村国土面积 15.55 平方公里,海拔 1950 米,年平均气温 14 ℃,年降水量 950 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854.55 亩,人均耕地 1.24 亩,林地 16340.45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0。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347 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养为主。

基础设施

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215户通自来水,有80户饮用井水,有24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65.93%)。有36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3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6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3户。

该村镇政府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12公里,距离集贸市12公里,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0亩,有效灌溉率为15%。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5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6户;建有小水窖1口;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有4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1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5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76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85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0.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189.5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137.2万元,占总收入的33%(年内出栏肉猪1496头,肉牛364头,肉羊751头);林业收入87万元,占总收入的20.7%;第二、三产业收入46.6万元占总收入的11%;工资性收入24.4万元,占总收入的6%。农民人均纯收入134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2人(占劳动力的 25%),在省内务工103人,到省外务工19人。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6万元,占总收入的5.72%;畜牧业收入0.65万元,占总收入的0.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3头);第二、三产业收入242万元,占总收入的38.47%;工资性收入94万元,占总收入的14.94%。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农民收入以房屋出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 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1人(占劳动力的73.81%)。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第三产业。 发展住宿、餐饮为龙头,以水厂为重点的二、三厂业、发展畜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04户,共乡村人口1397人,其中男性782人,女性615人。其中农业人口369人,劳动力207人。该村以白族为主。

到2006年底,会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人,占人口总数的1.36%(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69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6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公里。该村建有公厕5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2]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56.00亩(其中:田0.00亩,地156.00亩),人均耕地0.66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作物;拥有林地3,6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93.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4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3.00亩,其中养殖面积0.00亩;草地0.00亩;荒山荒地280.00亩,其他面积0.00亩。有0等资源。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通、通 (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无)路灯。全村有59户通自来水,有6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 %)。有59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 %和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7户(分别占总数的 %和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路(或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3.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4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装有太阳能农户0户;建有小水窖12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0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0.00亩,有效灌溉率为 %,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0 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 之一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1.7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7.79万元,占总收入的 %;畜牧业收入14.54万元,占总收入的 %(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30头,肉牛14头,肉羊120头);渔业收入0.00万元,占总收入的 %;林业收入3.76万元,占总收入的 %;第二、三产业收入33.70万元,占总收入的 %;工资性收入1.57万元,占总收入的 %。农民人均纯收入1,456.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5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1人(占劳动力的 %),在省内务工22人,到省外务工2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国外(县内、省内、省外、国外)。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0.0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0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0产业。拥有企业0个,其中县级龙头企业0个;专业合作组织0 个,其中,已登记注册0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0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9户,共乡村人口238人,其中男性143人,女性95人。其中农业人口237人,劳动力183人。该村以 族为主(是××、××族混居地),其中族238人, 族0人,其他民族 0 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94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 %;享受低保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0个,建有(无)0个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8户,占农户总数的 %。[3]

资源

村情概况

核桃坪自然村 隶属于石鼓镇新华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石鼓镇西北边,距离新华村委会6.00 公里,距离石鼓镇16.00公里。国土面积0.63平方公里,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有耕地349.20亩,其中人均耕地1.11亩;有林地6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3户,有乡村人口315人,其中农业人口315人,劳动力17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1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00.00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9.20亩(其中:地349.20亩),人均耕地1.11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600.00亩,其中人均经济林果地0.18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83户通自来水。有8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7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8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35%和12%)。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6.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6.0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8辆,摩托车3辆。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8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83户,共乡村人口315人,其中男性192人,女性123人。其中农业人口315人,劳动力171人。该村以僳僳族为主,其中僳僳族315人。

到2006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63%;享受低保8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6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村务公开

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一事一议筹劳355个(劳均1.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设施

村情概况

核桃坪村隶属于瓦窑镇毛竹棚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瓦窑镇西北边,距离毛竹棚村委会9公里,距离瓦窑镇22公里。国土面积6.62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宜种植大核桃等农作物。有耕地528亩,其中人均耕地1.3亩;有林地58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5户,有乡村人口412人,其中农业人口412人,劳动力22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6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0.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3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全村有96户通自来水。有9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1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100%和9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户(分别占总数的18.28%和1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 有农用运输车4辆,拖拉机5辆,摩托车14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6户。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有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9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96户,共乡村人口412人,其中男性194人,女性218人。其中农业人口412人,劳动力226人。该村以汉族、白族为主(是汉族、白族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51人,白族256人,其他民族5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0人,参合率99%;享受低保2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8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2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93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0.1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64万元,占总收入的32.75%;畜牧业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21.6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92头,肉牛80头,肉羊1012头);林业收入9.5万元,占总收入的13.74%;第二、三产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5.8%;工资性收入9万元,占总收入的13.01%。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9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1人(占劳动力的5%),在省内务工11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28亩,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政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