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核磁共振成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核磁共振成像是中国科技名词。

汉字是用于记录汉语,进行书面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书写符号系统[1],也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书法艺术[2]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

名词解释

核磁共振成像(英语: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NMRI),又称自旋成像(英语:spin imaging),也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是利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

将这种技术用于人体内部结构的成像,就产生出一种革命性的医学诊断工具。快速变化的梯度磁场的应用,大大加快了核磁共振成像的速度,使该技术在临床诊断、科学研究的应用成为现实,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

从核磁共振现象发现到MRI技术成熟这几十年期间,有关核磁共振的研究领域曾在三个领域(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内获得了6次诺贝尔奖,足以说明此领域及其衍生技术的重要性。

2023年4月,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问世50周年之际,将小鼠大脑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了6400万倍的新图像发布。

历史发展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国际上从一九八二年才正式用于临床。它采用静磁场和射频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在成像过程中,既不用电子离辐射、也不用造影剂就可获得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它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它在很多地方优于X线CT。虽然X-CT解决了人体影像重叠问题,但由于提供的图像仍是组织对X射线吸收的空间分布图像,不能够提供人体器官的生理状态信息。当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吸收系数相同时,就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当病变发展到改变了器官形态、位置和自身增大到给人以异常感觉时才能被发现。磁共振成像装置除了具备X线CT的解剖类型特点即获得无重叠的质子密度体层图像之外,还可借助核磁共振原理精确地测出原子核弛豫时间T1和T2,能将人体组织中有关化学结构的信息反映出来。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重建的图像是成分图像(化学结构像),它有能力将同样密度的不同组织和同一组织的不同化学结构通过影像显示表征出来。这就便于区分脑中的灰质与白质,对组织坏死、恶性疾患和退化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有极大的优越性,其软组织的对比度也更为精确。

早在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elix Block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发现了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他们二人于1952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核磁共振现象发现以后,很快就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核磁共振波谱学。它可以使人们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通过核磁共振谱线的区别来确定各种分子结构。这就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1967年,Jasper Jackson第一次从活的动物身上测得信号,使NMR方法有可能用于人体测量。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R.Damadian教授利用核磁共振谱仪对鼠的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样品的核磁共振特性进行的研究发现,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中水质子的T1值有明显的不同。在X-CT发明的同年,197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Paul C. Lauterbur第一个作了以水为样本的二维图像,显示了核磁共振CT的可能性,即自旋密度成像法。这些实验都使用限定的非均匀磁场,典型办法是使磁场强度沿空间坐标轴作线性变化,以识别从不同空间位置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1978年,核磁共振的图像质量已达到X线CT的初期水平,并在医院中进行人体试验。并最后定名为磁共振成像(MRI)。

2023年4月,在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问世50周年之际,将小鼠大脑图像的分辨率提高了6400万倍的新图像发布,新图像中单个体素(三维像素)只有5微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