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格雷厄姆格林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年10月2日—1991年4月3日 ),英国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1932年,以《斯坦布尔列车》成名。1950年,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一生获得21次提名,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1976年,获美国推理作家协会最高荣誉奖——大师奖。1981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1986年,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英国功绩勋章。直到格林去世,他一直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威廉·戈尔丁将他评为“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最卓越的记录者”。同时,格林也是马尔克斯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马尔克斯曾对他说:“我是你的忠实读者,格林先生。”

格雷厄姆·格林
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jpg
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
出生 1904年10月2日
国籍 英国
职业 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
知名于 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

格雷厄姆·格林(li yong)作家、编剧、文学评论家

目录

作家生平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年10月2日-1991年4月3日),英国作家、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探讨了当今世界充满矛盾的政治和道德问题,他将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能力使他获得了广泛好评。

格林患有躁郁症,这对他的写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他的"性格和家庭生活格格不入",他还说:"不幸的是,这种毛病也是一种财富。"

格林出生在英国赫特福德郡伯克姆斯特德,全名亨利·格雷厄姆·格林,共有六个孩子,格林排行老四。他的弟弟休(Hugh)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理事长,他的哥哥雷蒙德(Raymond)是一个著名的医生和登山运动员。

他的父母,查尔斯·亨利·格林和马里昂·雷蒙德·格林,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家族中的表兄妹,这个家族里包括英国知名品牌"格林纳大王"啤酒厂的业主、银行家还有商人。查尔斯·亨利·格林是伯克姆斯特德学院副校长,校长是托马斯·弗莱博士,他娶了查尔斯的表妹。他的另一位表兄本·格林则是一个右翼分子,在二次大战期间因为政治问题被逮捕。

1910年,查尔斯·亨利·格林接任弗莱博士成为了校长,格雷厄姆在这个时候也进入了这个学校。做为寄宿生,他一直遭到别人的欺负,几次企图用枪自杀,对外则声称是在玩"俄罗斯轮盘"。1920年他16岁,在伦敦接受了6个月的心理治疗后又回到学校。他的同学中包括克劳德·科伯恩(Claud Cockburn,英国著名记者,激进分子)和彼得·昆内尔(Peter Quennell,著名历史学家)。

1925年,格林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完成了他的处女作诗歌集《潺潺的四月》(Babbling April)。

格林以二级乙等的成绩从历史系毕业之后开始接触新闻事业,早先在《诺丁汉日报》担任副编辑。在他同事维维安·戴雷尔·布朗宁(Vivien Dayrell-Browning,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天主教,1926年初改投天主教门下,2月接受洗礼。1927年他和维维安结婚,生了两个孩子露西·卡罗琳(1933年出生)和弗朗西斯(1936年出生)。1948年他离开了维维安,虽然他和其他女人也有关系,但他从来没有违背天主教教义离婚或者再婚。

格林第一本出版的小说是1929年的"The Man Within",这部作品销量不错,因此他辞去了泰晤士报副总编的职务成为全职作家。然而紧接着1930年的《行动代号》(The Name of Action)和1932年的《黄昏的谣言》(Rumour at Nightfall)均以失败告终。他第一部真正成功的作品是1932年出版的《斯坦布尔列车》(Stamboul Train),1934年被改编成电影《东方快车》(Orient Express),他的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

1937年,格林开始编辑《夜与日》(Night and Day)杂志。格林撰写的关于电影《小威廉奇遇记》的评论,谈论到了当时年仅9岁的好莱坞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结果卷入一场名誉权诉讼并失利。格林在他的评论中以一个"中年男子和神职人员"的身份,认为秀兰·邓波儿"装可爱",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对童星现象的第一个批评。

格林的小说分为两个类型:侦探小说以及悬念惊悚小说,分别偏重于娱乐性和文学性。作品中还经常包含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比如《权力与荣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因此他认为作品具有文学性是他的特点。

格雷厄姆·格林是一个天主教徒,宗教主题是他最擅长的创作主题,但是他强烈反对人们将他描述成天主教作家。他最著名的四部以天主教为主题的小说是《布莱顿硬糖》(Brighton Rock)、《权力与荣耀》(The Power and the Glory)、《命运的内核》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以及《恋情的终结》(The End of the Affair)。

他的另外几部作品如《密使》(The Confidential Agent)、《第三人》(The Third Man)、《文静的美国人》(The Quiet American)、《我们在哈瓦那的人》(Our Man in Havana) 以及《人性的因素》(The Human Factor) 也可以看出他对国际政治或间谍题材也非常感兴趣。

随着他的写作生涯越来越长,他和他的读者都发现,他的作品的娱乐性和文学性之间的界线越来越不清晰。格林的最后一部作品,1958年的《我们在哈瓦那的人》(Our Man in Havana)就被指称太过娱乐。《与姑妈同游》(Travels with My Aunt)发表11年后,许多评论者指出,格林采用了全新的,甚至带点卡通味道的语气,这种风格似乎更接近他最后两部小说。他们推测格林似乎已经放弃了给自己的小说分门别类。之后出版的1970年-1982年22卷《格林作品集》证实了这一点。

格林还创作了不少短篇小说和剧本,而且深受欢迎。他曾获得1948年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

格林在1986年被授予英国功绩勋章(Britain's Order of Merit)。2009年,《海滨》杂志开始连载新发现的格林作品《空椅子》(The Empty Chair)。这份手稿创作于格林22岁的时候,那时候他刚改信了天主教。

格林的一生都在旅行,前往他称之为的世界上最原始和偏远的地区。他的这种爱好使他经过姐姐伊丽莎白的介绍进入英国军情六处工作。二战期间他被派往塞拉利昂,在那里他和军情六处的金·菲尔比成为了朋友,金也是他的主管,日后成为一个苏联双重间谍。作为一个小说家,格林所接触过的人物,去过的地方都成了他作品的创作素材。

1976年,格林被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授予最高荣誉奖项--大师奖。

1981年,格林被授予耶路撒冷奖。

格林最后的作品之一《尼斯的黑暗面》(The Dark Side of Nice,1982年),他和他的家族因此卷入了法律纷争。他宣称,在尼斯,有组织犯罪盛行是政府上层保护以及司法腐败造成的。这一指控引起了诽谤诉讼,结果格林因为证据不足而败诉,并从此在这个阴影下接受煎熬,直到他死亡。

在格林死后三年,1994年,尼斯市雅克·梅德桑前市长因腐败和其他罪名被逮捕,格林才得到了平反。

格林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住在瑞士日内瓦湖畔的沃韦镇。他的著作《菲舍尔博士》(Doctor Fischer,1980年)就是以当地的故事为基础,结合了哲学主题而创作的。20世纪50年代他就已不再去做弥撒了,但在最后几年,他开始和一名西班牙神父莱奥波尔多·杜兰进行接触,并成为了好朋友。

格林死于1991年,享年86岁,被安葬在沃韦河畔的墓地。

间谍生涯

1923年,俅·辛克莱上将接替曼斯菲尔德·卡明上尉,担任军情六处处长。但由于他年事已高,工作逐渐由他的几位副手斯图尔特·孟席斯,瓦伦丁·维维安和克劳德·丹西接管。这三人中孟席斯权力最大 ,格雷厄姆·格林就在他手下工作,基姆·菲尔比也是根据他的命令被录用进来并得到提拔的。孟席斯精明强干,但墨守成规、不合潮流,在他任职期间发生了伯吉斯和麦克莱思的变节事件。

"卖国贼"的儿子

1939年冬,格雷厄姆·格林虽然通过了体检,但未被批准入伍。后来经过种种努力,他终于被录用为情报部战时参谋人员。格林发现他所在的部门存放着一些像休·沃尔波尔、迈克尔·阿伦和杰弗里·温这样一些著名作家的信件档案。马尔科姆·莫格里奇当时也在情报部工作,他们俩饶有兴趣地阅读了这些表示愿为国王和国家效劳的信函。

格林的父亲,查尔斯·亨利·格林是赫特福德郡伯克哈姆斯德学校的校长。读初中时格林快活得很,但进入高中后不久,他就觉得不自在了。他在1971年出版的自传《一种生活》中写道:"我离开了文明,进入了一个有着奇异风俗但充满着困惑的野蛮国度,我成了异乡人,嫌疑犯,一个不折不扣的猎物。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满着猜疑的国度。因为我父亲是个校长,所以我就像个'卖国贼'的儿子"。

格林的哥哥雷蒙德不仅是个级长而且还是学生会主席,毫无疑问,自然而然地充当了"卖国贼"的帮凶。格林觉得自己处于各种反抗力量的包围之中,要么背叛父亲和兄长,否则永远被周围的人排斥在外。他的堂弟本是格林家族中的"有趣人物"之一,当时是初中年级长,他却没有这种压力,格林认为他暗中反对雷蒙德。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本被不公正地投入监狱时,格林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

为了减轻学校生活给他造成的痛苦,格林一头埋进书堆,并渐渐迷上了约翰·巴肯的主人公理查德·汉内。他会藏身于伯克哈姆斯特公地,把自己想像成巴肯笔下的主人公。随着校园岁月的流逝,他的孤独感愈益加剧,他觉得这是由于他不知倾向于哪一方造成的。背叛的主题由此根植于少年格林的脑海里,并构成了1939年出版的小说《特务》的写作基础。这部突出被追捕者的小说大受基姆·菲尔比的推崇。虽然格林对自己的作品一贯很挑剔,但这部作品他一直非常喜欢,因为它用道德原则揭示外国间谍进退两难的精神世界。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