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桂头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桂头镇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下辖镇,是芙蓉新区的组成部分,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三个中心镇之一,也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平原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北面的武江河畔,镇域东南与武江区重阳镇浈江区犁市镇接壤,西北与游溪镇、必背镇交界,北与乐昌市长来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24.5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桂头镇户籍人口38102人。

截至2020年6月,桂头镇下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2018年,桂头镇有工业企业4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家。 [1]

中文名: 桂头镇

外文名: Guitou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北部

面 积: 124.51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14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拥军路1号

电话区号: 0751

邮政区码: 512736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约 3.81 万(2018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 马尾水山水风景区、杨溪水道风景长廊

机 场: 韶关机场(规划重建)

车牌代码: 粤F

历史沿革

桂头在其西北有桂山,又称桂塘山,桂头街在桂山东南端,故得名桂头。桂山是因山上长有很多桂花树而得名。

桂头在民国二十八年(1940年)间是广东省府迁韶关时的示范乡,称为仁和乡。

1957年,是韶边瑶族自治县县城。

1958年底,成立桂头公社。

1983年,桂头公社改为桂头区。

1986年,改为桂头镇。

1988年11月,分出杨溪乡,并划草田坪村归方洞林场。

2001年2月,原方洞林场、杨溪乡合并于桂头镇。

行政区划

2005年5月,区域调整时,又将方洞村委移交必背镇。

截至2020年6月,桂头镇下辖1个社区、14个行政村:桂头社区、莫家村、七星墩村、红岭村、大坝村、凰村村、小江村、塘头村、王龙围村、松围村、阳陂村、杨溪村、东岸村、均村村、草田坪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桂头镇是乳源瑶族自治县的一个平原镇,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北面的武江河畔,南距韶关市区29千米,距县城25千米。镇域东南与武江区重阳镇、浈江区犁市镇接壤,西北与乳源瑶族自治县的游溪镇、必背镇交界,北与乐昌市长来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124.51平方千米。

气候

桂头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然资源

桂头镇有农业耕地面积2.95万亩,其中水田2.44万亩,旱地0.51万亩,鱼塘、山塘、水库共1818亩,森林面积12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2%。

人口

2017年末,桂头镇常住人口28005人。

截至2018年末,桂头镇户籍人口38102人。

经济

综述

2004年,桂头镇工农业总值2.1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1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完成11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74元,成为乳源瑶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最快的乡镇之一,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当地工业劳务输出、货运、种粮、种水果蔬菜、养殖等。

2018年,桂头镇有工业企业4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8家。

农业

桂头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产重镇。由于土地肥沃,气候属亚热带气温,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长,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自古以来,以水稻、花生、黄豆、蔬菜及饲养生猪、“三鸟”等农作物、畜牧为主,素有岭南“鱼米之乡”的美称。2004年,全镇水稻总产14968吨,粮食产量可顶全县半壁江山。小江三华李,温山蚕桑生产,阳陂、均村甘蔗,大坝、七星墩市三线蔬菜生产,杨溪、均村发展杨梅、沙糖桔、马蹄等特色水果生产。

桂头镇主要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粮食作物有优质水稻、超甜玉米;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辣椒、瑶山白毫茶。

2020年,桂头镇种植香芋面积8000亩,产量约2400万斤,产值4800万元。在经营方式上,该镇以“合作社+支部+基地”的模式为主,并先后成立了17家香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332户农户增产增收。比如,种植香芋的17户贫困户,收入高的有近6万元,少的也有5千多。

工业

桂头镇凭借水、陆、空便利交通、临近城镇充足人力资源、良好平原地形及优厚政策支持,先后建立仙湖工业园(民族创业园)、七星墩工业园两大园区。2009年合计企业将近五十几家,已形成以纸业、钢铁、手工加工、水电行业等为主;以蓄电池、薄膜、PVC管、电子、针织、彩瓦为辅工业群体。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的前身是民族小学,创办于1958年秋,全称为韶边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校址在桂头街西面鸡背岭村旁(现桂头中学内)。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寄宿制”,食、宿、学习费用三包,1964年下半年停办。1982年秋,撤销东坪新村小学复办“寄宿制”民族小学,全称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小学。1998年9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把民族小学改办为五至九年级五年一贯寄宿制民族实验学校,全称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近200亩,校舍建筑面积26544平方米。有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且按标准装配相关教学设备,所有班级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平台,建设有智能广播系统。

乳源桂头中学

乳源桂头中学始建于1957年,是一所初级中学,2003年由于布局调整,与原桂头镇中学合并,几经易名,最终命名为乳源桂头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0.3649亩,合66909.9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公寓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等。有电脑室1间、语音室1间、图书室2间,学生阅览室2间、电子阅览室1间,舞蹈室1间、音乐室1间、美术室1间,史地室1间、校史室1间、阶梯课室1间,理化生实验室各2间。在2015年底,学校20间课室也实现了“班班通”教学平台的安装使用。

医疗卫生

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7年的韶边县人民医院,1963年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后更名为桂头卫生院,1995年核定为桂头镇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政府办非营利性一级甲等综合卫生院。全院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业务用房1800平方米。桂头镇中心卫生院属正股级事业单位,拥有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全自动血球仪、彩超、DR机、电子胃镜等诊疗设备。

交通运输

桂头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是乳源水、陆、空交通最发达的镇。韶乐一级公路(S248)省道公路和武江河在镇中心贯穿而过;武江河水路直通珠江三角洲,是乳源唯一能通航的河流;韶关机场在镇辖区内,韶关(桂头)机场离镇政府1.5千米;京广铁路途经镇内7千米路程;武广高速铁路在镇内穿过。省道S248、S250交汇处,广乐高速公路在桂头西部设有出入口。2014年,建成无冰化超宽六车道广乐高速公路将取代旧京珠高速公路乳源至坪石段核心地位。

历史文化

生活习俗

桂头镇是体现典型的客家人生活习俗的地方,有14种方言土语,其中以客家话为主,人民热情好客,民风纯朴。在桂头镇居住的主要有汉族和瑶族,逢阳历的2、5、8日村民挑着自产的农副产品赶墟。每年端午节,群众自发地在武江河上赛龙舟。逢喜庆佳节群众敲锣打鼓、放鞭炮、舞狮子以示庆祝。村民做红、白两事,仍保留传统的习惯。

侯安都墓与侯司空庙

桂头镇江背村是侯安都家乡,有“侯安都墓”(已毁);离墓北1公里处,建有一座侯司空庙(岷山三公庙),群众俗称上司庙。宋元丰三年(1080年)春,同郡白州(今广西博白县)知州李渤为重修司空庙记称:“自衡山南走千余里至桂山,山下之庙则司空侯公故家也。”民国八年(1919年),督办粤赣湘边防军务滇军总司令李根源在重修侯安都墓碑时,阴刻篆书:“陈司空征西大将军侯安都墓”。

特产美食

武江桂鱼、马铃薯、马蹄、甘蔗、大蒜、香芋、杨桃、西瓜等为桂头镇当地特产。

著名人物

侯安都(519年—563年),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字成师,始兴曲江(今属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人。封桂阳郡公,除征南大将军、江州刺史。工隶书,能鼓琴,涉猎书传,为五言诗,兼善骑射。

视频

乳源县桂头镇禾上坪(上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