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桂西铁角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桂西铁角蕨

中文名称 桂西铁角蕨

界 植物界

分布区域 广西、云南

桂西铁角蕨形体远较矮小,植株高仅10-15厘米,叶片二至三回羽状,叶柄纤细。可能是原变种的早熟型,除形体大小差异外,余均相同。

信息

种中文名:桂西铁角蕨

种拉丁名:Asplenium tenuifolium D. Don var. minor Ching ex S.H.Wu

科中文名:铁角蕨科

科拉丁名:Aspleniaceae

属中文名:铁角蕨属

属拉丁名:Asplenium

国内分布:广西、云南

命名来源:[Bull. Bot. Res. 9(2): 92. Photo 10. 1989]

中国植物志:4(2):119[1]

桂西铁角蕨形态特征

植株高20-45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先端密被鳞片;鳞片披针形,长4-5毫米,膜质,边缘有齿牙,黑褐色,有光泽。叶簇生;柄长7-21厘米,粗1-2毫米,淡绿色,偶或下部为红棕色,略被褐棕色纤维状小鳞片,后变光滑,上面有纵沟;叶片阔披针形,长12-30厘米,宽6-13厘米,长渐尖头,四回羽裂;羽片14-16对,互生,略斜向上,有短柄(长约2毫米),下部各对相距2-3厘米,彼此疏离,上部的接近,基部一对几不缩短,并与其上数对同大,镰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6-3厘米,渐尖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截形并覆盖叶轴,下侧狭楔形,三回羽裂;小羽片8-16对,互生,上先出,略斜向上,有短柄,密接,通常上侧的较大,尤以基部一片最大,直立,覆盖叶轴,卵形,长1.3-2.8厘米,宽1-1.3厘米,二回羽裂;末回小羽片3-4对,互生,斜向上,彼此接近,基部一对(或仅上侧一片)较大,舌形,长5-8毫米,宽4-6毫米,圆头,基部圆楔形,下延,略与小羽轴合生,掌状或近羽状2-4深裂;裂片极斜向上,披针形,宽约1.5毫米,渐尖头,全缘;其余的末回小羽片远较小,不分裂或顶端为浅二裂。叶脉纤细,上面明显,稍隆起,下面略可见,每裂片或末回小羽片有小脉1条,先端有明显的水囊,不达叶边。叶薄草质,干后草绿色;叶轴淡绿色,各回羽轴与叶片同色,叶轴及羽轴上面均有浅阔纵沟。孢子囊群阔椭圆形,长1.5-2毫米,棕色,每裂片或末回小羽片1枚,生于小脉的下部;囊群盖同形,草绿色,后变灰绿色,膜质,全缘,开向叶边,宿存。染色体2n=72。

桂西铁角蕨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 600-2 900米地区。

桂西铁角蕨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西(凌乐)、云南(宾川、景东、镇康、丽江、缅宁)。模式标本产地:广西。

铁角蕨属代表植物

铁角蕨Asplenium trichomanesL. 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2毫米,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基部宽约0.5毫米,厚膜质,黑色,有光泽,略带虹色,全缘。叶多数,密集簇生;叶柄长2-8厘米,粗约1毫米,栗褐色,有光泽,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1条阔纵沟,两边有棕色的膜质全缘狭翅,下面圆形,质脆,通常叶片脱落而柄宿存;叶片长线形,长10-25厘米,中部宽9-16毫米,长渐尖头,基部略变狭,一回羽状;羽片约20-30对,基部的对生,向上对生或互生,平展,近无柄,中部羽片同大,长3.5-6 (-9) 毫米,中部宽2-4 (-5) 毫米,椭圆形或卵形,圆头,有钝齿牙,基部为近对称或不对称的圆楔形,上侧较大,偶或有小耳状突起,全缘,两侧边缘有小圆齿;中部各对羽片相距4-8毫米,彼此疏离,下部羽片向下逐渐远离并缩小,形状多种,卵形、圆形、扇形、三角形或耳形。叶脉羽状,纤细,两面均不明显,小脉极斜向上,二叉,偶有单一,羽片基部上侧一脉常为二回二叉,不达叶边。叶纸质,干后草绿色、棕绿色或棕色;叶轴栗褐色,有光泽,光滑,上面有平阔纵沟,两侧有棕色的膜质全缘狭翅,下面圆形。孢子囊群阔线形,长1-3.5毫米,黄棕色,极斜向上,通常生于上侧小脉,每羽片有4-8枚,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不达叶边;囊群盖阔线形,灰白色,后变棕色,膜质,全缘,开向主脉,宿存。染色体2n=144。[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