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桃源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源图》

作品名称: 《桃源图》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韩愈

《桃源图》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的诗。[1]

此诗巧妙地借王维刘禹锡等的“桃源仙境”之说,摒排众议,指出朝代神仙之说的荒唐,认为桃园的本来面目只不过传说。全诗以议论始又以议论终,中间夹以桃源故实的铺叙与桃源图画的描绘,从而使议论新而不空,描叙平中见奇。

王维《桃源行》只重本事,层层叙写,句句本色,不露凿痕,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后人再作,必出新意,若无意,不必重作。韩愈借桃源图画为题材,力辟神仙之说,指出“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摒排众议,恢复桃花源的本来面目;桃花源不过是传说之乡、想象之境。

韩诗所以能与王诗并肩要在有二:一是否定了前人,包括王维把桃花源写成“仙境”,而蛊人“出世”的主题。指出“神仙有无何眇芒,桃源之说诚荒唐。”这种思想在韩愈的时代是进步的,也是韩诗高出的原因。二是诗的写法与语言的运用,起结照应,道出题旨,中先叙画作案,次写本事,间议提顿,语尽铺张,通畅流利,雄浑奇伟。章法结构翻波叠浪,曲折有致。在句法上,其它七言古多用对句,而韩诗多用奇句,句法多变,形成了这首诗流利奇伟的特点。

全诗以议论开始,以议论结束,中间夹以桃花源中的故实,既突出了议论的意义,又不显得空泛。[2]

诗词正文

译文

神仙到底是有是无还非常地渺茫,桃源仙境的传说也实在是荒唐可笑。

流水盘旋绕着千回百转的山峦,这样的景象是画在生绡上的几幅图画,它们被挂在中堂。

武陵守是一位喜欢作画的人,他将桃源图题上字,装上封寄到远方京城的尚书省南宫中。

南宫先生得到画卷非常高兴,在图上挥笔题词,笔势浩荡,波浪起伏。

图画妙绝传神,文章精巧工稳,奇异的仙境也恍恍惚惚好像移到了这里。

画面上所画在山谷岩壁,上开凿建筑的房屋,房屋接着房屋,墙接着墙连绵不断。

秦朝与汉朝的衰败从来没有听说,天开地裂的变化他们也毫不关心。

远近的地方都种满了开花的桃树,盛开的桃花仿佛在川原上蒸腾出灿烂的红霞。

刚刚来到这里还思念着故乡,经过长久的时间后这里反倒变成了家园。

不知道乘船的渔人来自什么地方,根据他的不同形象人们纷纷猜测向他打听。

渔人说起了刘邦斩蛇取代了秦朝,五马南渡之后如今已是东晋的天下。

听完渔人的叙述大家都凄然感叹,自己说迁移到桃源今天已有了六百年的时间。

当年的万千事件我们都曾亲眼见过,不知到今天还有多少在流传着。

大家都争着拿出酒食来款待渔人,他们的礼节与器物都与世人大不相同。

渔人在月明之夜独宿在空空的玉堂中,骨冷魂清感觉到万念俱消,梦也不做一个。

半夜的时候听到金鸡在啁哳啼叫,太阳出来也让渔人感到怦然心跳。

在人家他还有家室之累因而不敢在此处逗留太久,最终还是怀着恋恋不舍的惜别之情离开了仙境。

船启动之后挥桨而进,再要回首仙境时,只看见一片暮色苍茫的水面。

世上一般人哪能知道桃源究竟是真是假,到如今传说此事的人也还是那些武陵的居民。

作者简介

韩愈[3](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4] 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5]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长庆四年(824年)八月,韩愈因病告假。同年十二月二日(12月25日),韩愈在长安靖安里的家中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次年三月,葬于河阳。韩愈陵园(韩愈墓)位于河南省孟州市城西6公里韩庄村北半岭坡上。此地北望太行,南临黄河,是一片丘陵地带。[6]

视频

大语文 唐宋八大家之 韩愈

康震讲韩愈之四

参考资料

  1. 《桃源图》 诗词文句网
  2. 《桃源图》 古诗文网
  3. 《韩愈机简介》 古诗文网
  4. 韩愈为什么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1-01-14 22:06
  5. 品读 韩愈·《师说》 腾讯视频;2015年09月10日
  6.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韩愈陵园”景区 本地二三事;2017-11-21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