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花冲森林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花冲森林公园
[ 原图链接]

中文名: 桃花冲森林公园

别 名: 桃花冲风景区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地理位置: 湖北省英山县东北角

面 积: 30 km²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十里桃花溪、吴楚古长城、

原始麒麟沟

海 拔: 主峰海拔1698.7米

桃花冲地处湖北省英山县东北角,界连鄂晥,水派江淮,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园平均海拔1205米,主峰海拔1698.7米面积30平方公里。[1]

地理位置

公园临近大别山生态旅游区黄冈英山县草盘毕升故里纵深地。它处于长江经济带中心,距武汉210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两条主干线西接318国道,东接105国道,南临英浠二级公路。

景点概况

在雄峻巍峨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蓝天如洗,青山叠嶂,白云悠游,碧水轻流,这儿就是举世闻名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的故里——英山。在英山县的东北角,有一座风景秀丽的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公园总面积4.28万亩,海拔600——1698米,大别山第二峰大同尖就坐落境内。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九天仙女散花,把一朵盛开的桃花撒在了桃花冲。这朵桃花有七七四十九片花瓣,芳香四溢,沁人心脾。桃花飘落在桃花冲后,变成了大大小小七七四十九座山峰,桃花冲就因形似一朵桃花而得名。

桃花冲界连鄂晥,水派江淮。公园以山岳地貌、原始生态、红色人文而著称。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碧潭飞瀑,石怪松奇,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在炎热的夏季,我们景区的平均气温在24—28摄氏度,素有“避暑不让承德纳凉不让庐山”之美誉。

景区主要有三条旅游线路。十里桃花溪生态旅游线。十里桃花溪蜿蜒蛇行,碧潭珠串,山花烂漫,恍若人间仙境;小旗岭红色旅游线。

小旗岭巍巍耸立,手牵鄂皖,楚城遗韵,闻名的红色胜地;李家寨野外拓展线。李家寨原始神秘,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乃大别山物种宝库。这里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观光,避暑休闲,科考影视,野外拓展的好去处。

适逢初春,桃花冲柳丝吐绿,桃花初绽,各路游人,纷沓而来。境内无数桃花,五颜六色,品种繁多,花期各异。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也含苞怒放,装点千峰万岭。万千兰草馨香四溢,沁人心脾。

山花烂漫的时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粉的清香,不计其数的翩翩彩蝶随风飘舞,令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进入迷人的十里桃花溪仙女潭云栈洞净心潭桃花潭玄武潭潭潭清碧,赤练瀑、时来瀑、鸳鸯瀑、桃花瀑瀑瀑高悬。桃花溪共有40多个景点。每个景点或有美丽的传说,令你心驰神往;或有凄美的故事,让你潸然泪下。沿着旅游步道拾级而上,观花、听水、品山、戏蝶,完全把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入斯溪也,宠辱皆忘,所有的喧嚣早已离去,让你回归一个真正的自我。一路上,你们会观赏到特色各异的瀑布深潭,秦皇刀币、飞碟石、镇溪石等怪异奇特的山石,千姿百态的溪流,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路程会让你惊叹天地之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秋季到来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红枫、黄栌等彩叶树种点缀在千峰万壑之间,“三黄两翠五分红”的意境亦如美丽少女般迷人。这些,就让你自己去静静的体念吧。

到了桃花冲,去鄂皖交界的小旗岭感受这片“血染红土三尺深”的红色土地是必不可少的。

小旗岭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蜿蜒数公里的楚长城如一条巨龙盘踞于山脊之上。楚长城最东边的观景台,是观赏日出最好的位置,也是荆楚大地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

当年,红25军、红28军、张体学革命游击根据地在这儿组建,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路过这里,无数革命先烈在这儿洒下殷红的鲜血,也留下了红军医院、大竹园会议遗址、军政旧址等一系列红色景点。

“原草原木原生态,野滋野味野风情”是这里真实的写照,桃花冲优美的风光,淳朴的人民正翘首以盼您的到来!

桃花冲森林公园境内森林茂密,森林植被特点突出,属亚热带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植物种类丰富,古老植物特有种类明显。

境内盛产天麻三七桔梗麝香等名贵药材,素有“第一宝库药材”之称。仅如此,公园境内动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桃花冲森林公园地理位置险要,自然景观奇特。公园东近英山第二大人工湖占河水库,西临英山第三大人工湖红花水库。

水库坝不远处即是闻名世界的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的故里和墓地所在处。这里还是红二十五军、新四军五师和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的重要根据地。

景区特色

桃花冲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碧潭飞瀑,石怪松奇,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已开辟有十里桃花溪生态游、战略要地小旗岭红色人文游、李家寨原始森林探秘游3条旅游线路。

麒麟沟上抵大别山二峰大同尖,下至公园旅游接待区左上沟口。在这块约 600公顷的山林中,有一原始村落二十多户人家,乃当年红军驻扎地;还有巨石坡上百兽园,万象争辉栩栩如生。更有原始森林李家寨,面积6000亩的纯天然林,终年云绕雾罩,古树名木星罗密布,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香果树青檀木天女花鹅掌楸和活化石千年古“银杏”、水杉等近百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树种,天麻杜仲石斛麝香、灵芝等名贵药材均在此衍生。众多珍稀动物,昆虫举不胜数,可谓“万类霜天竞自由”。是湖北江汉大学、安徽科技大等大专院校开展野外探险、林业科研的基地。

日本林业专家河野先生来此考察,认为这是“中国罕见的原始次生林群落,堪称‘华中之最’”。而海拔1698米大别山第二峰的大同尖上,牛背脊骨石如刀削,山岳景观更雄奇,电影《风雪大别山》曾在此拍摄,而成为湖北电影制片厂的影视基地。

被誉为“华中九寨沟中原第一溪”的十里桃花溪,东西走向,横贯公园境内,下自“桃花潭”上至“桃花瀑”,全长十里,“鬼斧神功天造物,自然山水赋神奇”。其溪,汇万泉之水,聚百壑之流,或奔流曲绕,或飞流直下,穿岩凿壁,瀑飞潭串,如链如龙,破谷穿林,气象万千;其谷,集千石之怪,万树之奇,或独立成形,或偶合成景,龙、蛇、龟、螺,凤、鹤、虫、鱼应有尽有,惟妙惟肖。更为奇绝之“九龙飞瀑仙女潭,凌波仙子浴溪间”等人神佛道万千形象,或印形于岩,或显形于水,栩栩如生,绰约多姿,尽显风流。

旅游开发,九道龙桥通上下;天人合一,千级台阶万花红。更有爱情故事,催人泪下心旌动,神话传说,荡气回肠贯长虹。正所谓:“十里桃花溪流远,百度寻芳景占魁,千世仙女凌波浴,万载九龙啸惊雷”。身临其境,风情万种,心旷神怡,观天观地观世界;一路走来,风光无限,怡情益智,读山读水读人生。

仙女潭乃地壳运动所形成一红色岩脉,神似仙女沐浴,乃天下奇景,潭因而得名。

一门通鄂皖,两眼望江淮,边区红土地,吴楚古长城”。该景区与岳西同峰共岭,东耸中原海拔最高的“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碑”,西立“烽火曙光台”。长达三公里的仿古长城蜿蜒绵亘于大小旗岭之间,大起大落,山舞长龙舒画卷;南北分野,郁林疏木各不同。大小旗(歧)岭乃唐末黄巢起义军在此割据之时,辟“黄巢大道”升旗号令军众所遗。大革命时期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新四军、刘邓大军以此为后方根据地,先后设立红军医院、战地医疗所。

大竹园会议遗址红军洞怀英亭英雄松等,见证了“血染红土三尺深”的岁月沧桑。公元二000年湖北省“迎接新世纪”的“登吴楚古长城,迎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活动在此举行,焕发了“边区红土地,吴楚古长城”的勃勃生机,由此,红色丰碑,巍巍耸立雄大别;抚今追昔,战地无烟忆英雄。

冲里桃花夹岸红,观音普渡显奇功,九九归一牌八里,和尚石立妙莲峰”。座落在大别山第二峰海拔1698米大同尖怀抱之中的桃花冲,七七四十九峰,似莲花吐蕊,桃花开瓣,实为观音显圣,引渡金童玉女之地。“风情无限桃花女,十磨 九难会金童,鹤鸣九天桃花汛,凌渡仙女露真容”。桃花冲里观音坎、观音山、观音庙、滴水观音洞等,多有遗迹可寻。

新世纪之初,禅宗十大和尚之一归元寺主持昌明大师梦游桃花冲,圆寂之前欣然命笔左书“妙莲寺”并预言:“和尚失足牌泄瓦,善恶轮回罩鸡笼,十里桃花观音渡,水显真形腾九龙”。由此,奠基于八里牌五殿合一的妙莲寺应运而生,妙莲峰上和尚石庙亦应景生辉。“佛教寻踪振兴地,玄妙莲花幻奇峰;观音显圣慈航渡,广结善缘唱大同。

背靠鸡笼迎晓日,风光入目揽群山”。桃花冲避暑休闲区妙莲岗,海拔920米,背倚鸡笼尖等连脉群峰,座北朝南开阔地,四面林海送清风”。原始大生态所构成的负离子过剩与日光氧气充盈所形成的夏季清凉,得天独厚,堪称“天然氧吧室,日浴健身房,清凉大世界,生态大花园。这里视野开阔,山雨来时,雾卷云飞千峰隐;雨过天晴,云海霞光,群峦起伏万山朝。万千气象变幻高深莫测的四季,拥着春天的和风花海,夏天的云海烟霞,秋天的姹紫嫣红,冬天的玉树琼楼。在这里,上行东去“吴楚长城怀先烈,红色旧地忆英雄”;平行左拐“佛教寻踪妙莲寺,许愿抽签拜弥陀”;中行下游“神奇十里桃花溪,凌波仙子露真容”。这里将成华中腹地后发优势景最佳的避暑中心休闲胜地,是人们寻求“身心宁静启真谛,返朴归真乐自然”的“人间仙境桃花源。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作者笔下的神话仙境,活脱脱地描写的是江淮分水岭、鄂皖交界处、北宋毕升活动地的真正人间桃源仙境——桃花冲。山间公路蜿蜒而行二十里即进入桃花冲公园大门,复行半里许,山穷水复疑无路,车轮一转过龙门(龙门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十分开阔的旅游接待区,背源玄武,面朝朱雀,左青龙,右白虎,且左右两河相汇一流,实为“二龙戏珠真宝地,山形水脉动静中”,万平米停车场,旅游星级厕所,露天大舞台应有尽有,桃花山庄、桃苑山庄、龙门度假村等星级宾馆,“客至如归远方来,旅游中心巧安排;农家山珍野菜美,迎来送往尽宾朋”,正所谓;“桃花源是桃花冲,人间仙境胜天堂”。

参考来源

  1. 桃花冲森林公园,优文网 , 201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