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桑黃,中藥名,
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層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 (L. ex Fr.) Quel.[Fomes igniarius (L.) Fr.; Boletus igniarius L.; Polyporus igniarius Fr.]的子實體。分布於華北、西北及黑龍江、吉林、台灣、廣東、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具有活血,止血,化飲,止瀉之功效。常用於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經閉,症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1]
性味
味微苦,性寒。
歸經
歸肝、腎經。
功效
活血,止血,化飲,止瀉。
主治
用於血崩,血淋,脫肛瀉血,帶下,經閉,症瘕積聚,癖飲,脾虛泄瀉。
相關配伍
1、治心肺受熱受暑吐血:真桑黃每用三五錢煎湯服,以好為度。(《文堂集驗方》)
2、治血淋,臍腹及陰莖澀痛:崗谷樹根皮一兩半,桑黃一兩半(微炙)。
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3、治脫肛瀉血不止: 香附一兩(焙),桑黃一兩(微炙)。上藥,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於食前,以粥飲下二十丸。
4、治婦人勞損,月水不斷,血竭暫止,小勞輒劇:桑黃搗羅為末,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二錢。
5、治久心病不止:桑黃半兩(微炙),木香半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一錢。
(2-5方出自《聖惠方》)
6、治瘰癧潰爛:桑黃菇五錢,水紅豆一兩,百草霜二錢,青苔二錢,片腦一分。
為末,雞子白調敷;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之。(《纂要奇方》)
7、治發背:厚朴(姜制)、陳皮(去白)各三錢,蒼朮(米泔浸)五錢,甘草(炙)二錢,入桑黃菰五錢同為末。
瘡潰干摻,未潰油調塗。(《衛生易簡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炮製:全年均可採收,除去雜質,曬乾。用時搗碎。
形態特徵
火木層孔菌:子實體多年生,木質,側生無柄。
呈半球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腹面凸,(5-20)cm×(7-30)cm,厚3-15cm。
幼時表面有細絨毛,後脫落,有明顯的龜裂,無皮殼,有假皮殼,有同心環棱。
蓋面呈灰褐色、肝褐色至黑色,有光澤;邊緣圓鈍,龜裂少,有密生的短絨毛,干後脫落,呈肉桂色至咖啡色。
菌肉硬,木質,暗褐色,厚0.5cm左右。菌管多層,層次常不明顯,老的菌管有白色菌絲充塞;
管口面銹褐色至醬色;管口圓形,每1mm間4-5個。剛毛頂端尖銳,基部膨大,(10-25)μm×(5-7)μm。孢子近球形,光滑,無色,(5-6)μm×(3-4)μm。
藥材性狀
菌蓋木質,扁半球形或馬蹄形,(2-12)cm×(3-21)cm,厚1.5-10cm,淺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時常龜裂,無皮殼,
幼期有細微絨毛,後變無毛,有同心環棱;邊緣鈍,淡咖啡色,下側無子實體;
菌肉深咖啡色,木質;菌管多層,層次不明顯,年老的菌管層充滿白色菌絲;
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5-6)cm×(4-5)μm;菌絲不分枝,無橫隔,直徑3-5μm。
藥理作用
1、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2、洋地黃樣作用;低濃度能興奮平滑肌,大劑量則發生抑制作用;
3、中毒量可引起延腦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先興奮後麻痹;
4、抗腫瘤作用,抗癌作用,抗纖維化作用,抗氧化作用,鎮痛作用;
5、抗菌作用;
6、免疫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