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桓夫(1922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本名陳千武,出生於南投縣名間鄉弓鞋。[1]
為笠詩社發起人,曾任台灣筆會會長、臺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2]
2012年4月30日,陳千武(桓夫)因病辭世於台中市,享壽九十一歲。生前為笠詩社發起人,日治時代即以日文創作,戰後重新學習中文,展開現代詩、小說、文學評論、兒童文學與翻譯等創作生涯,是「跨越語言的一代」,以詩對抗殖民者,根植台灣本土。[3]
目录
《笠》的靈魂人物
陳千武(桓夫)是《笠》的靈魂人物。創社創刊的十二人之中,他在社務和編務的投入,無人出其右。相較於其他創辦人或在《藍星》或在《創世紀》或其他刊物已有的資歷,陳千武的詩學地位與《笠》的關係更深。
他的耐力和那股台灣本土的熱勁,支撐著《笠》的綿延不輟。
《笠》從1964年6月發刊,迄今兩百八十八期,跨越四十八年,每雙月出刊,從未間斷,已傳承了多個世代,發行期數超越各個詩誌。
「跨越語言的一代」
1939年至1943年以日文創作,1958年起以華文創作。[4]
1935年,畢業於南投小學。4月考入臺中一中。
1940年,5月因反對改日本姓政策並警告同學不可改姓,而遭監禁月餘。
1941年,畢業時,操行成績被打丁等,不得升學。
1942年,被徵召為「台灣特別志願兵」,以第一期臺灣志願兵身份入伍。
1943年,被派往南洋,到過東帝汶、爪哇。
1945年,日本投降後,受英軍約束於雅加達、新加坡的集中營。
擔任公職
1946年7月回到台灣,12月考入台中縣豐原大甲林區管理處,擔任人事工作。
1947年,與許貞子結婚。
1964年,參與成立「笠」詩社,曾主編<笠>詩刊。
1967年,當選「中國新詩學會」理事。
1973年2月調任台中市政府庶務股長。
1976年10月協助台中創立市立文化中心,12月擔任文化中心主任。
1985年,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原中心改為博物館「文英館」,改任文英館館長。
1987年,公務退休,專事寫作。
寫作風格
1938年,開始以日文在《臺灣新民報》文藝欄發表詩作,並出版日文詩集。
在戰後曾有十五年之久未發表作品,但從未間斷創作。
創作文類有詩、小說,作品中潛伏著一股批判精神,其創作理念基於現實世界的反省,抒發愛與生的意念,挾持理智與感情的交融,刻劃內心的掙扎;主題則著重於人生、生命的探究、省悟。
時代的鼓手 -《鼓手之歌》
時間。遴選我做一個鼓手
鼓面是用我的皮張的。
鼓的聲音很響亮
超越各種樂器的音響
鼓聲裏滲雜著我寂寞的心聲
波及遠處神秘的山峰而回響
於是收到回響的寂寞時
我不得不,又拚命地打鼓....
鼓是我痛愛的生命
我是寂寞的鼓手。
著作
創作太平洋戰爭經驗一系列小說
1967年起,以此太平洋戰爭經驗陸續創作一系列小說;
1984年,集結出版《獵女犯》。
1999年,改版為《活著回來-日治時期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
詩作
詩作發表於 《藍星》
《創世紀》
《笠》等詩刊。
代表作
詩集《密林詩抄》(1963)。
《野鹿》(1969)。
小說集《獵女犯》(1984)等。
《陳千武的文學人生》
其創作依陳素蘭一書分為四期:
日治時期與太平洋戰爭(1935~1945):文學啟蒙、創作期。
沈澱時期(1945~1958):跨語時期。
中文創作時期(1958~1990):以中文發表新詩、小說,創作高峰期。
創作、整理、譯作時期(1990~)。
譯作
《張文環全集》
《林修二詩文集》
《西川滿小說集2》
榮譽與獲獎
1978年,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發文化獎。
1980年,獲頒「洪醒夫小說獎」。
1985年,獲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頒發銀盤獎。
1985年,小說<求生的慾望>獲得「洪醒夫小說獎」。
1989年,任台灣筆會第二任會長。
1992年,獲國家文藝第一屆翻譯成就獎。
1994年,獲日本翻譯協會頒給創作特別功勞獎。
1997年,獲台中市政府頒發大墩文學貢獻獎。
1999年,獲台灣文藝作家協會頒給「亞洲詩人文學功勞獎」。
2000年,獲陳 水扁總統頒發「資深台灣文學家成就獎」。
2002年,獲「國家文藝獎」文學類獎項,在台北.紅樓接受總統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