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药,别名铃铛花、包袱花。桔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苏颂谓:"今在处有之。根如小指大,黄白色。春生苗,茎高尺余(1米=3尺)。叶似杏叶而长椭,四叶相对而生,嫩时亦可煮食。夏开小花紫碧色,颇似牵牛花,秋后结子。八月采根,其根有心,若无心者为荠。

"李时珍谓:"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荠乃一类,有甜、苦两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尼,而今俗称荠尼,为甜桔梗也。"古书中记载的与现今使用的桔梗基本相符。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桔梗

拉丁学名; Platycodon grandiflorus (Jacq.) A. DC.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桔梗目

科; 桔梗科

属; 桔梗属

概述

桔 ①jié ② jú (如只需查阅本字意义,请下拉至本字的更多信息处。)

【释义】① ⑴[桔槔](#jiégā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系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⑵ 桔梗,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暗蓝色或暗紫白色。供观赏。根可入药。⑶ 犬夜叉里的角色桔梗。

②橘俗字。

更多信息

桔 <名> jié

桔梗,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桔,桔梗药草也。从人,吉声。――《说文》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累世不得一焉。――《战国策·秦策》

"橘"(jú)是现代汉语规范字,"桔"(jié)也是现代汉语规范字,当"桔"(jié)读(jú 时,是"橘"jú的俗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手头字。

"桔"本只有一个读音,jié 。"桔"和"橘"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桔"也不是"橘"的简化字,所以将"橘"写成"桔"是错误的。(原因接上【释义】②)

【象形字/词】 秸(jiē) 词语:秸秆

词义: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桔"和"橘"的区别

"桔"跟"橘"是两个没有关系的字。尤其应当指出的是,"桔"不是"橘"的简化字。

"桔"读 jié,经常组成的词语有"桔槔"和"桔梗"。"桔槔"是一种汲水工具,"桔梗"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入药。

"橘"读 jú,指橘子树,也指橘子。

"桔"跟"橘"不应混淆。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宜用"桔"来代替"橘"使用。

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其中将"橘"简化为"桔",并说明"中药桔梗的桔仍读 jié"。

但是,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中指出:"1977年12月20日发表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自本通知下达之日起停止使用。"

这样,"桔"就不能作为"橘"的简化字了。[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