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氏宗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梁氏宗祠俗称梁家祠堂,是正定名门望族梁家祭祀祖先的地方,始建于明代,位于正定城内燕1大街东侧,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一座单檐,硬山五脊,青瓦盖顶式建筑,正面五间均置六抹方格隔扇门四扇,梁架为七檩前后单步廊。结构简洁明快,为明代晚期遗物。

梁氏宗祠为研究梁氏家族在明、清历史上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8年10月20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正定梁氏宗祠被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梁氏一族

梁氏一族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蔚州(今河北蔚县)迁居真定北圣板的。相传六代至梁梦龙而家族大显。梁梦龙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保。他为官秉直,战功卓越,受到了万历皇帝加官进爵等一系列的奖励,是明史有传,百姓传颂的名人,人称“梁阁老”[2]。他的曾孙梁清宽梁清远梁清标同列“九卿”,人称“一门三进士”。可以说,梁氏家族是“一堂荣五代”。

建筑特色

正定梁氏家族数代为官,门庭极其显贵。作为族权与神权交织的家族圣殿梁氏宗祠则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梁氏宗族的辉煌与传统。在正定城内燕赵南大街路东曾建有梁氏府第。占地约40亩左右。包括宅院、花园、书屋、祠堂等。东至镇州南街,北至卫前路,南至石坊东路。与一般祠堂建于宗族聚居的近地一样,梁氏宗祠即位于梁氏府第之西南角处。我国建造宗祠盛行于明清两朝,尤其是名宦巨贾,豪门望族,均建祠堂。对其建筑格局,明《鲁班经》记载:“凡造祠宇为之家庙,前三门(山门),次东西走马廊,又次之大所,此之后明楼,茶亭,亭之后即寝堂。”而关于梁氏宗祠原始布局已无从可考,现主要存享堂(祭堂)一座。据了解,堂内原供梁氏先人的牌位60余方,20世纪50年代初皆失。之后梁氏宗祠一直作为它用。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至1998年9月,正定县文保所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享堂进行了落架复原性重修。室内展陈的梁氏族谱、宗族最具代表性人物梁梦龙、梁清标画像及部分梁氏碑碣文物拓片等向人们叙说着梁氏一族的辉煌过往与血脉延续。

梁氏宗祠院落南北长28米,东西宽24米。古朴的大门上端悬“梁氏宗祠”匾额。享堂坐东向西,为一座单檐硬山顶建筑,建于高0.78米的台基上。面阔五间,通面阔21.8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9.96米。青瓦覆顶。正脊为花脊,中间及两侧浮雕变形龙凤纹饰,两端施吻。垂脊前端设脊兽。梁架结构为七檩前后单步廊式。三架梁上中置瓜柱,两侧施角背。五架梁下前后用抱头梁承托廊步。抱头梁前端雕麻叶头。三、五架梁间以荷叶墩支撑。金檩下施双层垫板,上层狭长,下层透雕卷草纹。用柱分廊柱和檐柱两种,廊柱柱头两侧施雀替,檐枋与垫板间也用荷叶墩支撑。廊、檐柱下分别施覆莲式柱础和覆盆式柱础。明间、次间、梢间均装六抹方格隔扇门各四扇[3]。后檐廊步下肩以青砖砌筑,墙身抹饰白灰。明间后廊置格扇门五扇,上为走马板,中间以荷叶墩装饰。地面以青砖铺墁。明间前施垂带踏跺五步。正门前檐柱上挂有李冀良先生撰书的楹联,上联为“光被家国九分韬略五经济”,下联为“荣及乡里一门栋梁两朝功”。

历史相关

关于梁氏宗祠的始建年代,无确切文字资料可查。但据《梁氏族谱》和《明史·梁梦龙传》相关记载析,该祠堂的葺建应与梁梦龙及其父梁相有关。《梁氏族谱》记,梁梦龙之父为宫保公梁相。《梁氏族谱·梁梦龙传》载 “……旧家庭以孝弟闻天下。宦辙所至,有佳山水,辄迎养宫保公,故而乐之。公乃喜居恒……所获奉金悉以公诸兄弟。宫保公爱少子梦阳尤至,辄以己所受荫与之。自筮仕以至归田,未尝一治第舍,所居皆宫保公所遗。晚始构一小圃,中堂三楹,缘曰锦驰,为客设者。左右室各三楹,列书千余卷。堂之前两旁隙地各半亩,施以栏,杂植花竹,日夕游息其中。”后世逐渐修葺完善。再据《明史·梁梦龙传》载,明万历年间虽因功升兵部尚书,再晋太子太保。因其系明神宗初掌握实权的张居正的门生弟子,故在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殁后,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失势。被劾后遂归故里,居正定城。梁梦龙回到故乡,其父尚健在。他在孝敬父亲之暇,便埋头治家庙,修宗谱,读史著述,结社交友,不问政治。时曾于城内东南角置地建子孙课读之所,后恰逢莫逆李盛春巡抚真定,为成就后学,遂舍地于此建文昌祠,并撰写《建文昌神祠记》碑文。晚岁在城西雕桥村修建别墅。优游林泉二十年后溘然长逝。万历帝特赐乡祀,崇祯朝追谥“贞敏”。根据《梁氏族谱》所记和梁梦龙的生平、再结合建筑特点分析,梁氏宗祠应建于明代万历时期。

梁氏宗祠院内现尚存为梁梦龙而立的“青宫太保坊”石质残构件和“皇清诰授光禄大夫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梁公神道”碑一通。据清顺治三年《真定县志》载,为梁氏家族所立的牌坊计有11座:“恩荣坊”、“恩褒三世坊”,为梁钊、梁泽、梁相而立”;“一品坊”“三世一品坊”,为梁钊、梁泽、梁相、梁梦龙而立;“青宫太保坊”、“大司马坊”、“少司马坊”、“总督四镇坊”、“翰林坊”、“癸丑进士坊”、“登科坊”均为梁梦龙而立。其中“青宫太保坊”保存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此坊于梁氏宗祠南侧十字街北口跨街而立。从存留的照片看该坊为青石雕制三间四柱式。坊之四根方柱中,柱身表面浅浮雕龙纹,下部前后施抱鼓石,上饰蹲狮,下施底垫。明间花板上阴刻“青宫太保”四个字。其上大额枋上浮雕二龙戏珠纹,下面小额枋上阴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梁梦龙”。次间大小额枋亦似饰龙纹,花板所饰内容不清晰。1966年,“青宫太保坊”被拆毁,其构件有的修筑了石桥,有的散失。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经调查发现部分构件并征集,今置梁氏宗祠内。其中刻有字的小额坊两段,现已粘接。残长243厘米,宽50厘米,厚37厘米。一面刻“太子太保吏部”、另一面存留字为“部尚书梁梦龙”。立于院内的石碑为梁清标神道碑。原于正定城北3.75公里处的五里铺村村北坐东向西而立,后倒仆于地,1987年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将其征集至隆兴寺保管。2002年移至梁氏宗祠[4]

梁氏墓园

梁氏家族曾在老家北圣板村附近建有占地三百多亩的梁氏墓园,在真定(今正定)城西北建有雕桥庄别墅,城内建有占地40多亩的“梁相府”。另外,南城门内还有为梁家歌功颂德的“三世一品坊”,“大司马坊”等多架石牌坊。可惜,这些建筑都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而不复存在,只有这座梁氏宗祠和蕉林书屋[5]在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

视频

梁氏宗祠 相关视频

大美中国之河北正定
印象正定梁氏宗祠
YZ爱憎分明梁梦龙

参考文献

  1. 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正定新添一处国保,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19-10-17
  2. 梁梦龙简介 梁梦龙是汉族吗 梁梦龙的故事,历史上的今天,2018-6-15
  3. 正定明朝建筑---梁氏宗祠影像,艺龙旅行网,2013-12-29
  4. 正定“名门望族”梁氏家族及其宗祠的前世今生,正定文明网,2019-10-30
  5. 正定梁氏宗祠,蕉林书屋,新浪博客,201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