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梁汉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梁汉明
图片来自36O

梁汉明 梁汉明(1900~199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星海,别字少辛,广东信宜人。

基本内容

梁汉明(1900~199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星海,别字少辛,广东信宜人。父从农商。经济中等。本县镶隆高等小学毕业,广州圣三一英文专门学校肄业,峨嵋山中央军官训练团将校班毕业。曾任广州圣三一英文学校平民义学校长两年。1924年春由西路讨贼军第五师师长林树巍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二队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长。1931年任第九十二师上校团长。1935年任中央军校学员总队上校大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九十二师少将副师长、师长。1938年6月授陆军少将。1942年5月任第九战区第九十九军中将军长,兼第九十二师师长。先后率部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争夺战、第一至四次长沙会战诸役。1946年任整编第六十九师中将师长。同年底因苏中战役失利被撤职,转任国防部中将参议。1949年任广东省保安第一师师长。同年10月到香港,后转台湾定居,曾派任新海港务顾问,台北市信宜同乡会顾问。著有《八十述怀诗集》等。1996年2月24日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

梁汉明,号星海,乳名少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于镇隆镇大水坡村。梁汉明出生于书香之家,其父亲梁树熊,清朝秀才,参与创办高州中学堂,担任监学和国文教师,后加入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后,梁树熊协助林云陔领导高州反正成功,任高州军政分府民政长,后任孙中山总统府机要秘书,还先后任过茂名、鹤山、德庆等县县长。

梁汉明青少年时在广州圣心中学读书至毕业,考入黄埔军官学校为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参加讨伐陈炯明战役,任排长,在战斗中带领全排战士勇越城头,遇险不惊,猛烈冲锋。北伐战争中在第四军一师任排长,参加汀泗桥、贺胜桥诸战役,率领战士冲锋在前,战斗中以胆略见称,遂由排长升任连长,不久升为营长。后任安徽保安团团长。抗日战争初期,他先后参加台儿庄大战、武汉保卫战、昆仑关争夺战,立下战功,被提升为九十二师副师长,不久升任师长。率领该师参加第一、二、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第三次长沙大会战中,2月4日,配合友军由西北向西南,总会攻长沙方面之敌;是月7日,在李家段、新开市和神鼎山截击日军第九旅团,激战至次日,歼敌大部分。因长沙会战有功,1943年梁汉明升任九十九军副军长,旋升中将军长,驻湖南益阳。是时,日军急欲西进,倾巢而出,并吸取前三次会战失败教训,第四次会战改用重兵东西夹击方法,动用20万兵力,猛扑长沙。梁汉明的九十九军,负责湘阴江防与沅江湖防之守备任务,阻止日军南下。梁汉明率九十九军跨江守备,转战千里,任务艰巨。战斗中,日军伤亡惨重,后他们绕道避开九十九军及其他友军的锋芒逃窜。

第四次长沙会战后,梁汉明率九十九军参加常德战役和长衡战役,均取得重大战果。因累立战功,他荣获甲种一等奖章、云麾奖章、忠勤勋章、胜利勋章等7枚。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梁汉明驻江西九江,他以九十九军军长兼江西受降官的身份,接受20多万(一说10多万)日军投降。

1946年九十九军改为整编六十九师,梁汉明任师长,旋调任国防部中将参议。1947年薛岳任广东省主席,梁汉明应邀担任广东省第二保安师师长,驻扎广九铁路沿线。1949年10月,梁汉明携家属移居香港。1953年迁居台湾,以诗书自娱,终其余年。

梁汉明是一个儒将。他知识渊博,能诗能书,挥洒自如。除军事外,还学文学、哲学、书法,也学外语。1944年梁汉明在天岳关黄龙山建无名英雄纪念碑,碑上亲书“灵护天岳,气壮黄龙”8个大字。又建无名英雄纪念祠,亲题对联“烈士有绩,有所纪绩;英雄无名,无以能名。”刻于祠两旁,供人瞻仰。1945年秋,他在九江接受日军投降后,在庐山建造一座九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亲撰对联一副刻在碑上,曰:“风萧易水屠龙去;月冷庐山跨鹤归。”1989年3月,他赋诗陈燕茂:“万水争流出海洋,千山雄立属华疆。共和五族永安乐,一统河山世富强。” [1]

[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