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行走鹰城(贺宇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梅尧臣行走鹰城》是中国当代作家贺宇军的散文。
作品欣赏
梅尧臣行走鹰城
一直以来,在我的印象中,梅尧臣的诗名不及李白、苏轼、黄庭坚。早岁居家鲁山乡下,就听说过他的《鲁山山行》诗,其诗诗风平淡含蓄,语言朴素自然,形象清切新颖,比较细腻地描写了晚秋山间荒凉幽静的景致。的确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异乎寻常的表现。作为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名篇,《鲁山山行》成就了梅尧臣在鹰城诗坛的地位。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随着对梅尧臣的深入了解,尤其是其任官襄县,在鹰城行走多后,一路走来一路歌,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其诗歌功力深厚,丝毫不亚于上述这些大家,而且,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梅尧臣,字圣俞,宛陵(今安徽宣州)人,世称宛陵先生。如同黄庭坚一样,他幼时家贫,但酷爱读书。16岁那年乡试未取之后,迫于家庭贫困原因,被迫跟随他的叔父到河南洛阳谋生,初来乍到,谋得主簿(相当于文书)一职,之后又在孟县、桐城县连续担任主簿职务。事不过三,在连任三县主簿之后例升知县,召试,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等,世有梅都官之称。梅尧臣入仕后,曾踌躇满志,胸怀天下,他立志改名“圣俞”为“尧臣”,意思是立志要做个圣明君王尧的贤臣,然而他却并没有遇到真正的圣君。历史上,梅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其早期诗歌创作,曾受西昆诗派影响,和黄庭坚一样,两者诗风都有变化,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中“搜猎奇书,穿穴异闻”,崇尚瘦硬风格,创制拗律,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二梅尧臣则强调《诗经》、《离骚》的为文风格,反对浮艳空泛。艺术上,注重诗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点,主张“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如在鹰城地域中的《汝州梦》、《汝坟贫女》、《襄城对雪》之二等。此外在写景佳句上有意新语工的“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梦后寄欧阳永叔》)等。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质朴古硬,缺少文采,有过分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因为他对宋代诗风的转变有巨大的影响,刘克庄称其为宋诗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品有《宛陵先生集》、《悼亡三首》等。
历来名人之士都喜欢吟哦鹰城大地,梅尧臣在行走鹰城的过程中,写下了《汝州》:“主人少听我,为言风土殊。美哉面有颡,生此颈若壶。噫号无冬夏,岁祷无嗟吁。只怜郡池上,不异山林居。”有汝州篇,接着就有汝州梦篇。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后,各地纷纷效仿,分别提出过自己的梦,汝州梦也不言而喻产生。但都为时不长,中央明确要求后,汝州梦不复存在。但梅尧臣的汝州梦却传唱至今。他在《三月十四日汝州梦》中写道:“我归十九年,
饮不负升斗。昨夕梦见之,谓须多置酒。虽慰魂来言,定不复入口。俟当返吾庐,且为贮甖缶。梦寐何敢欺,从笑愚所守。”梅尧臣在其代表作《汝州等慈寺阁望嵩岳》中写道:“峥嵘古寺阁,苍山插晴檐。少室出天外,巍巍何尊严。王都在其下,风露国所沾。日暮飞云归,已失中顶尖。”在《汝州後池听水》中写道:“春水泉脉动,分岩临涧源。津津出石齿,泠泠萦竹根。如野云翠,复落郡池喧。心静意自适,不知朝市烦。”在《汝州王制待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中写道:“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呕血踰数升,几不成病肺。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不死常抱痾,於身宁自贵。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在酒功实多,止酒酒何罪。假如寿九十,今子已半世。不饮徒自苦,未必止为利。胡汨妄与真,恐乖达者意。屈原吟泽畔,方悟独醒累。子居今之时,安免人病议。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词计。我读才一过,不觉颜起愧。自兹愿少饮,但不使疾炽。书此以谢公,公言诚有味。”
在汝州民间传说中,汝河曾是女娲所居之地,汝河即因女娲得名。《山海经》中所说的女几部落也源于此。古籍《世本•氏姓篇》说:“伏羲封弟娲于汝水之阳。”梅尧臣不仅吟哦汝州、汝州梦,而且,看到了汝河这条流淌着诗意的河流,因为最早《诗经•汝坟》吟咏道:“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有《汝坟》作为开篇,汝河再也不缺诗意,隔着一千多年时光,那时朗朗上口的诗句,到宋代已经显得艰涩了许多。但梅尧臣自有名篇《汝坟贫女》出手,通过一个贫家女子哭诉,深刻地反映出广大人民的悲惨遭遇。他在诗作中抒写对国事的关心。他写道:“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宋康定元年(1040年)八月,诗人梅尧臣身为襄城知县和朋友前往邓州,路过舞阳县(今舞钢市)见民工治理淃河,写了一首《瘦马》:“瘦马不畏鞭,暮途知几千。当须量马力,始得马力全。”我归十九年,饮不负升斗。”这情节跟黄庭坚去舞钢如出一辙。而相比之下,梅尧臣对瘦马一次十分在意。他在《依韵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见怀》诗中还有一句“君乘瘦马来”。而叫瘦马的有收藏界大亨马未都和舞钢市书法家梁葆。莫非梁葆笔名即来自于此。
涉及叶县题材,梅尧臣在《己卯岁紫微谢公赴南阳过叶县
陪游兴庆精舍题》中写道:“昔与南阳太守行,车骑休时访庭柏。今来重看壁间题,太守已为泉下客。独留清血是门人,佋怅便令生死隔。”在《检覆叶县鲁山田李晋卿饯於首山寺留别》中他写道:“我本山水乡,看山常不足。自从到官来,尘事便拘束。尝闻此山寺,法宇深云木。无由一来过,梦想向岩谷。按田趋邻疆,跨马涉平陆。良友送我行,偶与赏心属。禅庭鸣白鸡,祖席歌黄鹄。野气逼人寒,岚光添酒绿。
言离非远离,但爱交情笃。重游应有期,君亦行车促。”
涉及鲁山,在鲁山有牛郎织女传说,等过鲁山的梅尧臣在《七夕有感》中写道:“去年此名肝肠绝,岁月凄凉百事非。一逝九泉无处问,又看牛女渡河归。”在《鲁山山行》中写道:“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鲁山山景图。正好是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体现在“内合情趣,外有好景”上。走在幽静的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迷宫似的,一个“迷”字,说明诗人当时被小路迷糊了的优雅心情。“随处改”一字之妙。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颈联霜落了下来,隐隐约约好像看见熊在上树,鹿在喝水,独特的视觉感受,让读者如临其境之感。尾联巧妙的运用了设问手法,写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语境,移步换景,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以声衬静的写法,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
涉及襄城,他在《襄城对雪》之二中写道:“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
据《至德县志》记载:梅尧臣北宋景佑元年至五年(1034年-1038年)任建德县令,居官清廉正直。去官后,人民缅怀他,把县城改称梅城,并于其官舍西偏,为梅公堂以祀之,后又在梅城后面的白象山半山坡上建起了一座梅公亭以慰其景仰之思,又得以登临之美。元吴师道在《梅公亭记》中赞颂他“以仁厚、乐易、温恭、谨质称其人”。对于这样一位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名人,且在建德为官时又为民爱民,用诗歌这一形式表达民间百姓的怨愤,人民自然崇敬他、热爱他。
梅公虽然在位途上极不得意,而在诗坛上却享有盛名,他怀着无限的悲愤、苦闷、渴望和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诗篇。在鹰城行走中的这些诗篇也在其中,但远远不够。陆游在《梅圣俞别集序》中,曾举欧阳修文、蔡襄书、梅尧臣诗“三者鼎立,各自名家”。
梅尧臣死后归葬故里,其墓位于宣州市郊双山羊麓。大史学家司马光云:“我得圣俞诗,胜有千金珠。”为官清廉,凡其为官之地,民多为之建祠。嘉佑七年(1062年)卒于京师汴京,次年归葬于此。有墓碑、墓祠,欧阳修为之作墓志铭。后世谒墓祭奠者不绝。
最后,引用他的一句诗:“杯行到手莫辞醉,明日举棹天东南。”作为结尾。从地理上看,今日宣城正在鹰城的东南方向,也许,唯有远望,可以表达对诗人的崇敬和思念。吾心归处是苏轼,梅尧臣行走鹰城。耳畔响起《鲁山山行》,口中念念不忘《汝州梦》。
作者简介
贺宇军,散文在线网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