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梓潼酥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梓潼酥饼

中文学名: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四川省梓潼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梓潼酥饼采用保护区内生产加工的小麦粉、菜籽油、动物油、芝麻和地下水,用独特配方通过传统工艺制作而成,产品形如满月,色泽浅黄,光泽明亮,酥纹均匀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余味回香淡雅。

2011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梓潼酥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梓潼酥饼

产地名称 四川省梓潼县

品质特点 形如满月,色泽浅黄,香而酥脆

品质特性

梓潼酥饼,是四川梓潼的传统名特产品,原名“薄脆子”。主要以小麦精粉、菜籽油、化猪油、一级白糖、芝麻等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和独特配方制作。旧时用木炭火,现采用红外线炉烘烤而成。

其形如满月,色泽浅黄、光泽明亮、酥纹均匀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余味回香淡雅,为梓潼三绝之首。被誉为食中佳味,馈赠上品,进口酥脆,遇湿消融,酥香可口,余味回香,破分层薄如纸,酥松油润而不腻,未齿脱尽者皆可享其味。

工艺特色

梓潼酥饼的产生要经过4个步骤,首先是制酥,用菜籽油下锅烧热,端离炉火,慢慢倒入白面粉迅速搅拌均匀后,起锅盛入盆内待用;然后和面,将面粉搓揉成表面发光的硬面团,再将剩余的碱水洒入,并用拳头在面团上压,

使碱水渗入面内。然后将面团移在面板上用力搓揉到有韧性时拉成长条,抹上清油,摘成面剂;接着开始制饼,将搓成的长条压扁,再用小擀面杖擀成约5厘米宽的面片,逐片抹上油酥、撒上椒盐,右手拎起右边的面头,

向外扯一扯,再按3折折起来,每折长约20厘米,然后由右向左卷,卷时要用右手指微微往长扯,左手两指撑面片两边往宽拔,边扯边卷成10余层,再将剩余面间扯长扯薄,抹上油酥,扭成蜗牛状;最后是上鏊,将面团压成中心稍薄,

直径约7厘米的小圆饼。在鏊内倒入油,将小圆饼逐个排放在鏊里,鏊下的火力要分布均匀,达到火色均匀,两面酥黄出鏊即成。现代,梓潼酥饼的品种由过去单一的甜味发展出柠檬、香蕉、椒盐、蛋香等8种口味,并且有盒装、套装的不同包装规格。

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于1982年制定的《四川地貌区划》,界定梓潼县境域属四川东部盆地山地区盆中丘陵区与盆北低山区的结合部,系“红色盆地”范畴。县境西南属盆中丘陵区,县境东北属盆北低山区。因此,梓潼地貌以丘陵和低山为主,

具有向川北山区过渡的特点。梓潼县境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中部夹一低凹的潼江河谷,东西横剖面呈不对称的马鞍形。

梓潼地处四川盆地川中丘陵向川北低山过渡地带,气候属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气候主要特征是:降水较足,气候温和,日照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大雨迟、结束早,

多秋绵雨,汛期集中。气温在22℃以上的夏天较长,年均113天,气温在10—22℃之间的春秋两季各约80天,气温在15℃以下的冬季,年均约92天。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为梓潼酥饼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历史渊源

梓潼酥饼制作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早在汉代就有酥饼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寄居梓潼时,就常以酥饼伴酒吟诗,因此有“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的古诗句。

唐代,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入蜀时,途经梓潼上亭铺,地方官员以酥饼贡奉,玄宗尝之赞不绝口,后上贡朝廷,遂成为“贡饼”从而扬名,

于是蜀中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由此可见其生产历史当在千余年以上。 [1]

参考文献

  1. [1],搜狐网,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