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棉卷叶野螟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棉卷叶野螟 学名: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 类属:鳞翅目螟蛾科卷叶野螟属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2-30毫米。全体黄白色,有闪光。胸背有12个棕黑色小点排列成4排,第一排中有1毛块。雄蛾尾端基部有1黑色横纹,雌蛾的黑色横纹则在第八腹节的后缘。前后翅的外缘线、亚外缘线、外横线、内横线均为褐色波状纹,卵椭圆形,略扁,长约0.12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为淡绿色。成长幼虫体长约25毫米,全体青绿色,老熟时变为桃红色。蛹长约13-14毫米,呈竹笋状,红棕色,从腹部第九节到尾端有刺状突起。[1]

发生规律

广东每年5~6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树洞或缝隙处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化蛹,4月下旬至5月中旬成虫羽化,羽化后第2天即产卵,每雌产卵70~200粒。卵期2~9天。幼虫6龄,历期约10~22天。蛹期6天。成虫寿命3~4天,卵散产于叶背,靠近叶脉基部较多。幼虫1~2龄时聚集取食,3龄后分散吐丝卷叶,在卷叶内取食。每年5月中、下旬可见幼虫为害,6月下旬出现成虫,7月上、中旬为发生高峰期,9月中旬以后渐减。如遇春夏干旱,秋季多雨的年份,则发生最多,为害最烈。[2]

分布与危害

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东北等。该虫为杂食性害虫,为害大红花悬铃花吊灯花、木芙蓉、木槿、木棉、梧桐等花木,轻者使花木失去观赏价值,重者将叶片吃光,造成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

1、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杀成虫。

2、少量发生时,用人工摘除幼龄虫叶。

3、清除园地,冬季清除遗漏虫苞和枯叶落叶,可减少越冬幼虫的数量,使第二年发生量受抑制。

4、保护天敌,该虫天敌有寄生于幼虫体内的螟蛉绒茧蜂,幼虫到蛹跨期有广黑点瘤姬蜂和玉米螟大腿小蜂。此外,还有螳螂、草蛉、蜘蛛等天敌,对该虫发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研究利用。

5、发生面广时,于发生早期及时用农药防治。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45%丙溴辛硫磷(国光依它)1000倍液,或国光乙刻(20%氰戊菊酯)1500倍液+乐克(5.7%甲维盐)2000倍混合液,40%啶虫.毒(必治)1500-2000倍液喷杀幼虫,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防治时,针对卷叶危害特点,需重点喷淋害虫危害部位,才能保证药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