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红腐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棉花红腐病
棉花红腐病在棉花幼苗期及铃期都会发生,容易造成棉花幼苗烂芽,发病严重时早场严重减产,据了解,幼苗发病率可达80%—90%。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棉花红腐病
症 状: 棉花烂种、烂芽、茎基腐烂
部 位: 根、茎基、子叶和真叶部位
属 性: 真菌性病害
症状及危害
棉花红腐病又叫棉苗红腐病、棉铃红腐病,在棉花红腐病严重发生年份,幼苗发病率最高可达80%~90%。在各棉区均有发生,长江流域棉区发生较重。 棉花红腐病主要为害棉苗和棉铃,也可为害茎杆。
1、棉花苗期受害症状:棉花幼苗出土前即可受害,幼芽呈红褐色腐烂。出土的幼苗根部受害,根尖和侧根开始变黄,后变黑褐色腐烂,可蔓延至全根。幼茎发病,茎基部出现黄色条斑,后变褐腐烂,导管变成暗褐色,土面以下的幼茎、幼根肿胀。子叶发病,初生淡黄色水渍状斑,后逐渐变为灰色不规则病斑,常破裂,适度大时其上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2、棉花成株期受害症状:棉花在成株期棉铃受害,铃蕾表面初生无定形病斑,遇潮湿天气或连续阴雨,病情即迅速扩展,遍及全铃甚至棉纤维上,产生均匀的粉红色或浅红色霉层,常与纤维粘结在一起形成块状物。病铃不能正常开裂,棉纤维腐烂层僵瓣状。种子发病后,发芽率降低。成株茎基部偶有发病,产生环状或局部褐色病斑,皮层腐烂,木质部呈黄褐色。[1]
病原与发生规律
Fusariummoniliforme称串镰刀菌,属半知菌亚门。病菌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腐生越冬,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成为初侵染源。苗期初侵染源还可发是附着在种子短绒上的分生孢子和潜伏于种子内部的菌丝体,播种后即侵入为害细芽或幼苗。棉铃期,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借风、雨、昆虫等媒介传播到棉铃上,从伤口侵入造成烂铃,病铃使种子内外部均带菌,形成新的侵染循环。红腐病菌在3—37℃温度范围内生长活动,适20—24℃。高温对侵染有利。潜育期3—10天,其长短因环境条件而异。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可造成大流行。苗期低温、高湿发病较重。铃期多雨低温、湿度大也易发病。棉株贪青徒长或棉铃受病虫为害、机械伤口多,病菌容易侵入发病重。棉铃开裂期气候干燥,发病轻。
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棉花红腐病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短绒上越冬,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部越冬,或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枯枝叶、土壤等处腐生越冬。第2年播种后带病棉籽或土壤中的病菌即开始侵害幼苗,在棉花生长季节均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至铃期又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至棉铃上,从伤口侵入为害。病菌为弱寄生菌,不能直接侵染棉铃,其他棉铃病害所造成的病斑均可诱发红腐病。病铃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然。病铃使种子内外均带菌,形成新的侵然循环。
一般棉花苗期遇低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菌繁殖生长,而不利于棉苗发育,棉苗抗病力低,发病即严重。铃期日照少、雨量大、雨日多可造成大流行。 棉花棉铃受病、虫为害、或机械损伤造成创伤、或棉铃开裂不完全等均可加重红腐病病情。
棉花红腐病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5℃,湿度86%以上。红腐病的发生与气象关系密切,病菌潜育期3~10天,其长短因环境条件而异。[2]
防治方法
选种无病棉种或隔年棉种,清洁田园,及时田间的枯枝、落叶、烂铃等,集中烧毁,适期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防治铃期病虫害,避免造成伤口。
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红腐病的有效措施,棉花苗期和铃期发病时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种子处理,可用下列药剂进行拌种:15%多菌灵·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1:50—60(药种比);22.7%克百威·三唑酮·多菌灵悬浮种衣剂1:50—60(药种比);40%五氯硝基苯·福美双粉剂200—400g/100kg种子;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g/100kg种子;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200g/l00kg种子;40%拌种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0g/100kg种子。
苗期、铃期发病初期,及时喷洒下列药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每亩喷药液100—125kg,间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防效较好。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