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 - 棍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棒 - 棍种 |
同属棍种。棒长约五尺,以坚韧白蜡木制之。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棒
拼音; bàng
本义; 用成材的小树树干做成的棍杖
类型; 形声
注音; ㄅㄤˋ
英译; stick, club, truncheon; hit
解释辨析
棒 bàng形声。字从木从奉,奉亦声。"奉"意为"植物生长到(接近)高度极限"。"木"与"奉"联合起来表示"小树生长高度接近到顶"。
本义:用成材的小树树干做成的棍杖。
辨析:"棍"与"棒":前者强调长度和直径一致,是一批"制式"木棒,多取材于大树枝杈。后者取材于小树主干,本义不强调长度和直径一致,而是以结实和体形粗大见长,是一种特形的棍杖。
在甲骨文里,赞美女子称好;赞美男子称棒。现代演变,赞美别人,统称为好棒。
棍子
丈二棒 其长度为一丈二尺,粗可盈把。棍术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大,攻防意识强。主要用法有:出、归、起、落、吞、吐、沉、浮等。要求势势相连,一气呵成。
杆棒 长约六尺,粗可盈把,以白蜡杆或带有韧性之木制成。盛行于元宋时代。
杵棒 长五尺,尖长一寸二分。棒头的两端各长一尺五寸,上端植有小刺48个,下端植有小刺50个,小刺长五分,状如狼牙。杵棒具有刺、枪、劈、戳、撩、锯、扫等用法。
狼牙棒 长约六尺。棒头为蛋形圆木,上植许多铁钉,形如狼牙,故名。狼牙棒重而笨,一般为马上骑战所用。盛行于宋代军旅中。
铁链棒 又称"梢子棒""二节棍"。由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棍连接而成。长棍约四尺,短棍一尺五寸。长短棍每段各有一铁箍,箍上带环。二棍以尺长铁链相连。用时双手握住长棍带住短棍。铁链棒动作灵活,可长可短。主要用法有劈、扫、挂、甩等。
金箍棒 也属棍的一种。棍长八尺左右,棍梢和棍根处均套有尺余长的铁箍或铜箍。金箍棒的主要击法有劈、崩、抡、把、扫、缠、绕、绞、点、拨、云、拦、挑、撩、挂、戳等。(另外,在《西游记》神话中的孙悟空所使之"金箍棒",主要用于降妖除怪,此乃小说不作为据)。
详细释义
棒1 [bànɡ ㄅㄤˋ]
[《广韵》步项切,上讲,并。]
1.棍,杖。晋崔豹《古今注·舆服》:" 汉 朝执金吾,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魏书·尒朱荣传》:"人马逼战,刀不如棒。 " 宋孔平仲《续世说·方正》:" 魏 高道穆 为御史中尉,帝姊寿阳公主行犯清路,执赤棒卒呵之不止。" 鲁迅 《呐喊·阿Q正传》:"不料这秃儿却拿着一支黄漆的棍子--就是 阿Q 所谓哭丧棒--大踏步走了过来。"
2.用棍棒击打。《北齐书·琅玡王俨传》:" 魏氏 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王公皆遥住车,去牛,顿轭於地,以待中丞过,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道穆 令卒棒破其车,公主深恨,泣以诉帝。"
3.方言。好,恰当。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那太棒了!多少年你受屈含冤的,现在民教馆都请你去,你不是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吗?"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问的棒!再这么问!" 玛拉沁夫 《鹿的故事》:" 白禄山 骑着一匹黄膘马,虽说个头不高,但是耐力、速度都很棒。"
4.方言。强;高超。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 常飞 活灵活现地说:' 老祁 是很棒啊!站在桥头,挽起袖子,指挥工人工作喊得好凶啊!'"浩然《艳阳天》第九二章:"脱谷机那玩艺可棒啦!一个就顶百八十人。"
5.方言。健壮。田汉《乱钟》:" 小胡 的数学不行,可是身体真棒。"丁玲《杜晚春》:"上山伐木,野外刈草,取石开渠,这些都是只有被挑选出来的年轻棒小伙子,才能争得的鏖战权力。"
6.方言。坚硬;不柔软。参见"棒硬"。
7.玉米穗。王老九《王保京》诗:"他爸听说是县长,吓得心跳脸皮黄:'莫非为玉米没结棒,来找麻烦把脸伤。'"
8.量词。表示借助"棒"来实现的动作或事情所经过的段落。《水浒传》第九九回:"只听得一棒锣声向处,林子背后山坡脚边撞出一彪军来。"如:在接力赛中,我跑第一棒。
【棒子】1.棍子。朋斯克《千里姻缘》:"没有棒子,没有套马杆子,连根小马鞭子都没有,用什么抵挡这个草原上叱咤风云的庞然大物呢?"2.方言。玉米。魏巍《山雨》:"秋季,谷子黄了,高粱红了,棒子拖着长须。" 张志民 《死不着》诗:"二亩租地的棒子没见黄,劈回家来锅底上炕。"3.方言。瓶子。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八:" 郭全海 听了这话,又打听 杜 家大小子好喝烧酒。他上合作社,从酒篓里舀出两棒子酒,又买了一斤豆腐。"4.旧时妇女发饰的一种。《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可断断在屋里圈不住了,忙忙的匀了匀粉面,刡了刡油头,又多带了几枝簪子棒子,另换了几件衫儿袄儿,从新出来。"
【棒子手】方言。强盗。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九:"我早料到,胡子非败不可,扎古丁的棒子手,还能打过咱们 萧队长 ?"
【棒子骨头】方言。附着玉米粒的穗瓤子。杨朔《乱人坑》:"他们吃的是高粱面、黑豆面、芸豆面,磨面时奸商还给带上棒子骨头、高粱帽子,掺进沙土、木渣、树皮、山药梗子,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
【棒子糊涂】玉米面粥。周立波 《砖窑和新房》:"有一天黄昏,王寿山下班回家,喝了点棒子糊涂,就坐在床沿,逗他小孩扣子玩。"
【棒子面】玉米面。老舍 《骆驼祥子》四:"在这里,要饭也能要到荤汤腊水的,乡下只有棒子面。"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姑母做饭, 道静 烧火,吃了一顿棒了面饼子、小米粥之后,姑母才告诉 道静 说:'我给你找了个老财家里去教学。'"杨朔《海市》:"当时船主常到大连去装棒子面,来往做生意。"
【棒打鸳鸯】喻用强硬手段拆散别人夫妻、情人等。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棒老二】方言。土匪。茅盾《虹》一:"棒老二竟连外国船都要开枪哟!"巴金《秋》四三:"外面还有谣言,说温江的棒老二说过,本年新租他们收八成,佃客收两成,主人家就只有完粮税,一个钱都收不到。"
【棒冰】方言。冰棍。参见" 冰棍 "。
【棒杖】棍棒。晋葛洪《抱朴子·酒诫》:"於是白刃抽而忘思难之虑,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后。"
【棒法】用棒的套路招式。武术的一种。《金石萃编》卷四一引 清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今少林寺僧以棒法擅天下,在 隋 之世已能助秦王抗王世充。"
【棒毒】用棒毒打。宋曾慥《高斋漫录》:"长官发恶,杂职棒毒,无足怪也。"
【棒香】用细竹棍或细木棍做芯子的香。
【棒客】帮会组织之一。亦指土匪、强盗。粟戡时《保路运动》:" 四川 准备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为基础,人数众多,遍布全 川。"巴金《家》三三:"现在水灾、兵灾、棒客、粮税样样多。" 巴金 《秋》四三:"这几个月到处都在打仗,棒客没人管,又凶起来了。"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三部分六:"爹爹今天遭了棒客的抢,连云片糕都遭抢走了。"
【棒杀】用棍棒打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迁顿丘令"裴松之注引《曹瞒传》:"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棒球】1.球类运动之一,规则和用具都像垒球而稍有不同。场地比垒球的大。2.棒球运动使用的球,较垒球小而硬。
【棒棒鸡】著名 川 菜。为凉菜。制法:鸡煮熟去骨,用棒将鸡肉敲松,扯成丝,淋以麻酱、醋、糖、酱油、红油、葱花等调成的佐料。由于鸡肉被棒敲松了,调味易于渗入,酸甜香辣,甚为可口。
【棒棰】1.捶打用的木棒。多在洗衣时用以捶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说声未了,早跑出四五个鸦头,手里都拿着门闩棒棰,打将出来。"
2.方言。指人参。《东北人民抗日歌谣·早把鬼子打回东洋去》:"小妹妹,小妹妹,咱俩上山挖棒棰……咱们的棒棰多么好,吃了浑身长力气。" 大群 《小矿工》:"我听说他在二十岁那年,一怒把蒙奸住的蒙古包,给纵火烧掉了,跑到山里挖'棒棰',后来就参加了抗 日。"
【棒硬】坚硬。张天民《创业》第三章:" 秦发愤 跪在冰凉棒硬的钢板上,用一团棉纱使劲地擦着机器和地板。"
【棒喝】佛教禅宗用语。禅师接待初机学人,对其所问,不用言语答复,或以棒打,或以口喝,以验知其根机的利钝,叫"棒喝"。相传棒的使用,始于德山宣鉴 与 黄檗希运;喝的使用,始于临济义玄,故有" 德山 棒、 临济 喝"之称。以后禅师多棒喝交施,无非借此促使人觉悟。宋王安石《答张奉议》诗:"思量何物堪酬对,棒喝如今揔不亲。"《续传灯录·继成禅师》:"茫茫尽是觅佛汉,举世难尽闲道人。棒喝交驰成药忌,了忘药忌未天真。"后因以称警醒人们的迷误为"棒喝"。清李渔《比目鱼·骇聚》:"这几句话竟是当头的棒喝,破梦的钟声。" 郭沫若 《少年时代·初出夔门》:"他的声音并不严厉,态度也依然是和缓,但仅此已经是对于我的一个棒喝,我到这时候才知道我实在是太孟浪了。"
【棒喝主义】即法西斯主义。因"法西斯"一词在意大利语和拉丁语中与古 罗马 的"束棒"、"权标"有关,故亦译为"棒喝主义"。鲁迅 《<三闲集>序言》:"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馀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 陈同生 《珠江风暴》:"尽管敌人,特别是以棒喝主义者朱辉日 为首的恶棍们,不分昼夜的侦察、捉捕,我们的工作并未有丝毫的松懈。"
【棒喝党】即法西斯党。参见"棒喝主义 "。
【棒槌】1.捶打用的木棒。《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便取棒槌在手,赶着打出来。" 清李渔《巧团圆·词源》:"取出泥人、土马、棒槌、锣鼓、刀枪、旗帜等物。"杨朔《赤道雪》:"有一种树不长叶儿,满树是棒槌模样的玩意儿,齐崭崭地朝上竖着。"2.方言。指人参。《中国民间故事选·棒槌姑娘》:"再抬头朝岸上的石砬子上看去,光有棵棒槌,顶着一团火红的棒槌籽儿,一动不动的长在那里。"
【棒实】健壮。萧军《五月的矿山》第十章:"这家伙,倒真够棒实哪!--看那胸脯和肩膀,倒像一匹大洋马!"李准《李双双小传》四:"可是咱现在都是大锅大笼,还得要个棒实点的人哪!"
【棒疮】受棒刑或被棒击后引起的疮伤。《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长老令人山后搭一草舍,教 可常 将息棒疮好了,着他自回乡去。"《水浒传》第八回:"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红楼梦》第三四回:"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棒头】1.方言。玉米。《抗日歌谣·村村农民齐动员》:"夏日如火热难当,棒头熟来高粱黄。"
2.棍子,棍棒。
【棒头出孝子】谓对子女要实行严格的教育,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二折:"你待要闺中养艳姝,姐姐也,我则理会得棒头出孝子。"《续传灯录·径山了明禅师》:"人言棒头出孝子,我道怜儿不觉丑。"《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又道是'棒头出孝子,筯头出忤逆'。"
【棒糖】粘在小棍上的一种糖果。柯岩《娃娃店》:"一手抱个大皮球,一手拿着根棒糖,一路吃着,一路笑着,蹦蹦跳跳从侧幕跑上。"胡万春《骨肉》:"到街上买了根棒糖,到 高老板 家去。"
详细解释
1 (1)(形声。从木,奉声。本义:棍,杖)
(2)同本义 [stick;club]
人马逼战,刀不如棒。――北齐·魏收《魏书·尔朱荣传》
(3)又如:棒糖;棍棒;棒打鸳鸯(以强硬手段,破坏他人的夫妇关系,或指阻挠男女的婚事)
(4)[棒球或板球等运动中用的] 击球物 [bat]。如:垒球棒
棒
2 bàng
(1)用棍棒打 [beat with a stick]
其或迟违,则赤棒棒之。――《北齐书·琅琊王(萧)俨传》
(2)又如:棒杀(用棍棒打死);棒毒(用棒毒打)。
3 (1)[方]∶好,[水平] 高。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 [good;excellent]。如:字写得棒;功课棒;玉米长得真棒。
(2)[方]∶肌肉发达的,强健有力的 [strong]。如:棒实(健壮);棒小伙子。
(3)[方]∶坚硬的,不柔软的(多指食物) [hard]。如:棒硬(坚硬)。
词语链接
棒棒糖
bàngbàngtáng
[lollipop] 放在嘴里吮溶的带棍的硬质糖果。
棒冰
bàngbīng
[popsicle;ice-lolly;ice-stick;ice (frozcn) sucker] [方]∶长方形或长圆形带小把儿的冰块;冰棒。
棒操
bàngcāo
[stick exercises] 以棒为器械的艺术体操项目,以摆动、抛接、打击为基本动作完成各种优美造形。
棒槌
bàngchui
[battledore;wooden club used to beat clothes in washing] 洗衣或弄平衣服用的木杵或短棒。
棒喝
bànghè
[koan] 佛教禅宗祖师接待来学的人时,常常当头一棒或大声一喝,促其领悟。比喻警醒人们的迷悟
棒球 bàngqiú
(1)[baseball]
(2)又称棍球、野球。一种由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九人的球类运动,比赛需用球、棒、手套
(3)棒球运动用的球
棒子 bàngzi
(1)[club,stick]∶短粗的棍棒
(2)[maize] [方]∶玉米的俗称;也有与"玉米"连称的,如玉米棒子
棒子面
bàngzimiàn
[cornmeal;corn flour] [方]∶玉米面
基本信息
棒
bàng ㄅㄤˋ
(1)棍子:木~。~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槌。~冰。~球。~喝(hè)。
(2)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身体~。
郑码:FCBI,U:68D2,GBK:B0F4
笔画数:12,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1134112
英文解释
stick;club;goog;fin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