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棕头牡丹鹦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棕头牡丹鹦鹉(学名:Agapornis fischeri):体长一般在13-15厘米,体重50-55克。是七彩缤纷的小鹦鹉,深橙色的额头和脸颊,前胸黄色,体羽青绿色,尾紫蓝色,有一对镶着白边的眼睛,嘴鲜红色,脚灰色,鸟喙红色,虹膜棕色。经人工培养还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黄、白、钴蓝、紫、灰、银、乳白及杂纹等。

棕头牡丹鹦鹉原图链接

生活在非洲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桨果为食。在野外,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分布于坦桑尼亚北部、赛伦盖提国家公园、卢旺达布隆迪;从笼中逃脱的鸟在各地都有族群,大多栖息于坦桑尼亚肯尼亚等沿海地区。

棕头牡丹鹦鹉原图链接

分布范围

原产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引进: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来源不确定:乌干达[1]

中文学名

费氏牡丹鹦鹉

鹦形目

拉丁学名

Agapornis fischeri)

鹦鹉科

别 称

费希尔氏情侣鹦鹉、费沙氏情侣鹦鹉、费氏情侣鹦鹉、棕头牡丹鹦鹉

亚 科

鹦鹉亚科

动物界

非洲鹦鹉族

脊索动物门

牡丹鹦鹉属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费氏牡丹鹦鹉

鸟纲

亚 种

无亚种

亚 纲

今鸟亚纲

命名者与年代

Reichenow, 1887

英文名称

Fischer's Lovebird

形态特征

费氏牡丹鹦鹉一般长度14-15厘米,体重42-58克。略小于同属的桃脸牡丹鹦鹉,鸟体为绿色,额头、鸟喙和眼睛之间、脸颊、喉咙为橘红色;头顶和头部后方为橄榄绿色;前胸和颈部为橙黄色;身体两侧、腹部、尾巴内侧覆羽黄绿色,尾部上方为紫蓝色;翅膀内侧覆羽蓝绿色;眼睛外有一圈粗宽的白眼圈,鸟喙鲜红色,虹膜棕色,脚灰色。幼鸟体色较暗,鸟喙基部有棕色斑纹。 [2]

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脚短,强大,对趾型,适于攀援生活。[3]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灌木丛和金合欢属植物分布的高原地区、介于1100-2000米之间各种棕榈树和其他数种分布的林区、灌丛平原区、开阔的草原地型和农耕区等。

棕头牡丹鹦鹉原图链接







生活习性

在繁殖季会组成20-80只左右的群体,生性非常吵杂,往往还没看见其踪迹就会先听见那尖锐刺耳的鸣叫;平时会大批聚集于农耕区,觅食黍类、玉米谷类作物等。有时候会高达数百只;大多在地面觅食,个性十分活泼大胆,可以在很近的距离内接近它们。[4]

费氏牡丹鹦鹉有季节性迁移的习性,平常是游牧性质的鸟种,活动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而定。主要以地面上的草类种子浆果水果植物嫩芽等为食。也会定期前往农耕区觅食农作物,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

人工饲养牡丹鹦鹉,可成对或成群笼养,每对鸟的活动空间不得小于0.5立方米。鸟笼需用12号铅丝编制,网眼的直径不得超过2厘米,以防鸟钻出飞走。笼底应铺细砂,并及时清理粪便,保证笼内清洁卫生。牡丹鹦鹉常喂给稻谷谷子小米等饲料,还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蛎粉叶菜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谷、谷子按3:2:2的比例混合喂给。 [5]

繁殖方式

在干燥季节费氏牡丹鹦鹉的繁殖季为1-2月、4-6月、7月;它们会寻找枯死的树洞为筑巢地点,也有些鸟会在峭壁上的裂缝中筑巢。

棕头牡丹鹦鹉原图链接


人工豢养的费氏牡丹鹦鹉非常容易繁殖,繁殖期大多在春季开始,可以提供20×20×30厘米的厚木巢箱;一般雌鸟每窝产卵3-6枚,孵化期约20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之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产,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幼鸟羽毛长成约需32天。如果缺乏矿物质,亲鸟会有拔去幼鸟身上羽毛的倾向,照顾得宜一年可以繁殖数次,但是为了亲鸟的健康一年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亚种分化

单型种,无亚种分化。经人工培养有多种色系的品种,如钴蓝乳白及杂纹等。

种群现状

该物种被列为近危,因为人类捕获野生的费氏牡丹鹦鹉用于出口,其数量正在迅速减少。野生种群数量的下降使该种类成为较高的威胁类别。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近危(NT)。

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