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棕腹杜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头蓝翅鸭
棕腹杜鹃[1460bVP3V30-c3F.jpg 原图 连结][1]

中文学名:棕腹杜鹃
学名:Cuculus fugax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鹃形目( Anseriformes )
科:杜鹃科
属:杜鹃属
种:棕腹杜鹃
命名者及年代:Horsfield, 1821
英文俗名: Hodgson's Hawk Cuckoo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棕腹杜鹃 俗名棕腹鹰鹃、小鹰鹃。中等体型(28厘米)的青灰色杜鹃。尾具黑褐色横斑,胸棕色。比鹰鹃小,与其他鹰鹃区别在上体青灰,头侧灰色,无髭纹(幼鸟除外)而腹白。枕部具白色条带,颏黑而喉偏白,尾羽具棕色狭边。亚种nisicolar胸棕色具白色纵纹。枕部无白色条带,尾上无狭窄棕色边,且体型较小,叫声有异。 虹膜-红色黄色;嘴-黑色,基部及嘴端黄色;脚-黄色。 主要以松毛虫、毛虫、尺蠖等昆虫为食。[1]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5~6月。不营巢,通常产卵于鹟类和鸫类巢中。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大小为22.6×16.3毫米。 繁殖于西伯利亚东南部、朝鲜日本中国东北,在中国南部及东南亚的南部越冬;在泰国南部及马来半岛为留鸟。 亚种hyperythrus繁殖于东北各省,越冬于华南及东南亚。亚种nisicolar繁殖在中国北纬32°以南,越冬在东南亚。[2]

栖息环境

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灌丛地带。活动范围较大,没有固定的栖息地,常在一个地方活动1-2天又移至它处。

生活习性

性机警而胆怯,常躲在乔木树上枝叶间鸣叫。叫声特别,为带咝音的持续gee-whizz或fe-ver声,重复约20次(nisicolar),或为三音节ju-ichi, ju-ichi叫声(hyperythrus)。

分布范围

于中国南邻国家以至马来群岛、北抵前苏联、东至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东部、南部等地,多见于常绿林或茂密的山地灌木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