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齒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棱齒龍 |
棱齒龍是中等大小、身體很輕的陸生雙足動物。上顎前部齒和特別長的朝向後方的公共杆顯出其原始性。臼齒具切割作用,排列成單列,且3顆一組地更新。足有四趾,每趾端均為尖蹄形。分布在亞洲、澳大利亞、歐洲和北美洲,生存年代從侏羅紀中期直到白堊紀晚期。
簡介
中文名稱;棱齒龍
拉丁文名: hypsilophodon
恐龍體長: 全長約2.3米,臀高1米
恐龍體重: 不詳
恐龍食物: 蕨類植物
生存年代: 白堊紀早期
生存地點: 英格蘭南部
辨認要決: 兩腿修長,喙嘴狹窄銳利,手臂長,手有5指
恐龍種類: 鳥臀目·鳥腳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鳥臀目 Ornithischia
亞目: 角足亞目 Cerapoda
下目: 鳥腳下目 Ornithopoda
科: 棱齒龍科 Hypsilophodontidae
屬: 棱齒龍屬 Hypsilophodon
種: 福氏棱齒龍 H. foxii
評價
棱齒龍的第一個骨骸是在1849由早期古生物學家發現。然而在當時,這些骨頭被認為屬於年輕禽龍。直到1870年代,古生物學家湯瑪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uxley)發表了棱齒龍的完整敘述。在棱齒龍第一個種被命名後,威廉·達爾文·福克斯(William Darwin Fox)牧師提供赫胥黎大量的棱齒龍化石。
早期古生物學家將這種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龍塑造成不同模樣。在1882年,有些古生物學家提出棱齒龍如同現代樹袋鼠,能夠攀爬樹以尋找躲藏處。這個觀點持續了一世紀。然而在1974年,彼得·加爾東(Peter M. Galton)提出棱齒龍更準確的肌肉與骨骼結構,並說服了大多數古生物學家棱齒龍是生存於地面上。
之後發現了3個接近完整的化石,以及20個較差的化石,尤其是在英格蘭南部海岸的威特島。在威特島的一個地點中發現12隻棱齒龍化石集合在一起,可能是一群恐龍被上漲的潮水困住。化石在其他地區如英格蘭南部、葡萄牙都有發現。
棱齒龍的兩側肋骨有軟骨構成的骨板,小頭龍與奇異龍也有類似的骨板。目前棱齒龍只有一個種,就是赫胥黎當初所命名的福氏棱齒龍(H. foxii)。加爾東與詹森在1979年命名了另一種維氏棱齒龍(H. wielandi),但該種現在被認為是福氏棱齒龍的一個突變個體。
這種鳥腳類恐龍成群生活,遍布歐洲和北美。它啃食低矮的植物,先將樹葉儲存在頰囊里,然後再用後面的牙齒慢慢咀嚼。逃跑是棱齒龍自衛的惟一方法,它能夠像羚羊一樣躲閃和迂迴奔跑。它還具有敏銳的雙眼,以發現逼近的食肉動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