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刺果甘草(豆科、甘草属植物)

花冠淡紫色
圖片來自 果蔬百科

目录

开花的种类——刺果甘草(豆科、甘草属植物)

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和根状茎无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可达1.5米,条棱,密被黄褐色鳞片状腺点,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成球状;总花梗短于叶,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萼钟状;花冠淡紫色、紫色或淡紫红色,旗瓣卵圆形,顶端圆,基部具短瓣柄,龙骨瓣稍短于翼瓣。果序呈椭圆状,荚果卵圆形,顶端具突尖,种子黑色,圆肾形,6-7月开花,7-9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各省区及陕西、山东、江苏。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常生于河滩地、岸边、田野、路旁。刺果甘草的茎叶作绿肥,亦可药用。

刺果甘草(学名: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刺果甘草
  • 拉丁学名: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
根、茎和叶子入药
 
圖片來自 360百科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木兰纲
  • 目:豆目
  • 科:豆科
  • 属:甘草属
  • 种:刺果甘草
  • 命名者及年代:Maxim.,1859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无甜味。茎直立,多分枝,高1-1.5米,具条棱,密被黄褐色鳞片状腺点,几无毛。叶长6-20厘米;托叶披针形,长约5毫米;叶柄无毛,密生腺点;小叶9-15枚,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1.5-2厘米,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密被鳞片状腺体,无毛,顶端渐尖,具短尖,基部楔形,边缘具微小的钩状细齿。

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成球状;总花梗短于叶,密生短柔毛及黄色鳞片状腺点;苞片卵状披针形,长6-8毫米,膜质,具腺点;花萼钟状,长4-5毫米,密被腺点,基部常疏被短柔毛;萼齿5,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花冠淡紫色、紫色或淡紫红色,旗瓣卵圆形,长6-8毫米,顶端圆,基部具短瓣柄,翼瓣长5-6毫米,龙骨瓣稍短于翼瓣。果序呈椭圆状,荚果卵圆形,长10-17毫米,宽6-8毫米,顶端具突尖,外面被长约5毫米刚硬的刺。种子2枚,黑色,圆肾形,长约2毫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繁殖方法

组培材料:嫩茎。

培养条件培养基:⑴MS+6-BA0.5毫克/升+IAA1毫克/升;⑵MS+6-BA0.5毫克/升+NAA1毫克/升;⑶MS+6-BA0.5毫克/升+IBA1毫克/升;⑷MS+6-BA0.5毫克/升+2,4-D1毫克/升;⑸MS+NAA0.5毫克/升+2,4-D0.5毫克/升;⑹MS+6-BA0.1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⑺MS+6-BA0.3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⑻MS+6-BA0.5毫克/升+NAA0.1毫克/升;⑼1/2MS+IAA0.4毫克/升;⑽1/2MS+IAA0.6毫克/升;⑾1/2MS+IAA0.8毫克/升;⑿1/2MS+IAA1毫克/升;⒀1/2MS+IAA1.2毫克/升。上述MS培养基中均加3%蔗糖,1/2MS培养基中加1.5%蔗糖,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含量为0.5%,pH5-8.0。光强30-40微摩尔/(平方米·秒)。光照时间为10-11小时/天,培养温度为14-27℃。

生长与分化情况:

无菌材料的获得将生长旺盛的刺果甘草嫩茎切成长3-4厘米茎段,放入250毫升的磨口广口瓶中,用自来水冲洗20分钟后,振荡洗涤4次,加0.05%的安利洗涤液振荡洗涤5分钟,再用自来水洗涤3次,移至超净工作台上,用70%的乙醇振荡灭菌30秒左右后,迅速用无菌水清洗3次,接着用0.05%的氯化汞,溶液振荡灭菌12分钟,再用无菌水振荡清洗5次,即获得无菌材料。

愈伤组织的诱导用解剖刀将无菌嫩茎表皮削掉后,切成0.3-0.5厘米的块状,分别接种到培养基⑴-⑸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培养40天时,培养基上的材料未见形成愈伤组织,而培养基开始形成愈伤组织。培养到80天的观察统计表明,在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分别为39%、67%、88%、91%。尽管在培养基⑸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但其白而松软,为没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在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呈绿色的颗粒状,外观上为具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把在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继代培养8次,不仅每-代的培养周期缩短为50天,而且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色泽和其他外部性状仍保持不变。

分化培养将在培养基上诱导的绿色颗粒状愈伤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分化培养。培养30天时,所有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都可见缓慢生长;培养到45天时,在培养基⑺和⑻上的愈伤组织上部颗粒有绿色的芽点;再经过30天的培养,培养基⑺上的愈伤组织停止分化,而在培养基⑻上的愈伤组织会分化出布满表面的绿色丛生不定芽。培养基上的颗粒状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99%。

试管苗的生根将分化培养基⑻上分化生长高约0.5厘米以上的丛生不定芽切去基部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培养基⑼-⒀上,进行生根培养。培养10天左右,培养基上形成可见的根原基;继续培养15天后,培养基⑽的根系生长好于其他培养基。40天时,培养基⑽的平均每株试管苗生根6.7条,根长3厘米左右,生根试管苗生长旺盛。生根率为92.4%。

试管苗的移栽打开生根试管苗的培养瓶盖,放在光强60微摩尔/(平方米·秒)下炼苗3天后,取出试管苗,洗去根部培养基后,切成具有2条以上根的独立苗,移栽到以炉灰渣为基质的花盆中,于温室内温度为20-28℃、湿度95%左右的遮阴条件下培养,10天左右开始生长;再于正常的日光温室的条件下培养40天,成活率为69%。移栽90天后,移栽试管苗的长势与同期播种的实生苗基本一致,以后试管苗的生长优于实生苗,其根系为实生苗的2倍左右。

主要价值

肥料:茎叶作绿肥。

绿化:刺果甘草的生长周期长,抗旱、抗虫,是一种抗逆性较强的绿化植物。

环境:由于刺果甘草草茎杆坚硬,植株高大,分枝多,叶量大,根系发达,固沙保土作用良好。

经济:刺果甘草种子不仅可以榨油,茎纤维可用于编织多种编制品。茎杆木质化程度高,燃烧值高,也是一种重要的薪炭植物;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植物。

饲料:刺果甘草可青饲,亦可晒制干草,也可与禾本科饲料作物混合青贮。在中国华北,一年可刈割2-3次,滨海天然刺果甘草草地,覆盖度90%左右,年公顷产鲜草45-60吨;覆盖度95%以上的内陆草地,每公顷产鲜草60-75吨。 [1]

药用:

药用部位:以果实、根入药。中药名:果实:狗甘草。根:狗甘草根。

采收加工:果实:秋冬果熟后采集,晒干。根:全年可采。

主要成分:根和根茎含马其顿甘草酸、三萜皂苷A和B、刺果甘草酸、高紫檀酚等成分。

药理作用: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

性味功能:果实:甘、辛,微温。根:甘、辛,温。果实:催乳。根:甘杀虫止痒,镇咳。

主治用法:果实:用于乳汁缺少。根:用于阴道滴虫病,百口咳。

刺果甘草(学名: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

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无甜味。叶长6-20厘米,叶柄无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成球状;花冠淡紫色、紫色或淡紫红色,果序呈椭圆状,荚果卵圆形,种子2枚,黑色,圆肾形,花期6-7月,果期7-9月。产东北、华北各省区及陕西、山东、江苏。

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栽培甘草应选择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条件良好,土层厚度大于2米,内无板结层,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质土壤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来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须保证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则会影响全苗壮苗。

2、品种选用及种子处理:良种是夺取甘草高产的内在因素。在我县一般选用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为当家品种。采用种子做播种材料者,播前种子用电动碾米机进行碾磨,或将种子称重置于陶瓷罐内,按1千克种子加80%的浓硫酸30毫升进行拌种,用光滑木棒反复搅拌,在20℃温度下经过7小时的闷种,然后用清水多次冲洗后晾干备用,发芽率可达90%以上。

3、播种:甘草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可播种,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种为最好,此时气温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较长的生长期。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每亩4000千克、磷二铵每亩35千克做基肥,若用种子播种,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较好,播种量每亩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后覆土耙耱保墒。

田间管理

(1)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发前追施磷二铵每亩25千克。并开沟施于行侧10厘米深处,沟深15厘米,施肥后覆土。

(2)灌水:播种当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亩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后1个月左右进行,以后每隔1个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渐减少灌水次数。

(3)间苗:当甘草秧苗长到15厘米高时可进行间苗,株距15厘米,每亩保苗约2万株左右。

(4)中耕除草:播种当年一般中耕3-4次,以后可适当减少中耕次数,结合中耕主要消灭菟丝子等田间杂草。

(5)采种:若采用人工种植栽培时必须年年采种,在开花结荚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与果,即可获得大而饱满的种子。采种应在荚果内种子由青变褐时,即进行定浆中期最好,此时种子硬实率低,处理简单,出苗率高。采种时间不宜过早,否则播种后影响种子的发芽率,造成缺苗断垄。 [2]

病虫防治

(1)锈病:被真菌侵害后,叶的背面出现黄褐色的疱状病斑,破裂后散发褐色粉末,是病原菌的多孢子堆和复孢子,8、9月形成褐黑色的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把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洒0.3-0.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97%敌锈钢400倍液。

(2)褐斑病:被真菌感染后,叶片产生圆形和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1:1:1~16的O波尔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500~Z00O倍液。

(3)白粉病:被真菌中的半和菌感染后,叶片正反面产生白粉。

防治方法: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可用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米汤或面浆水喷洒。

(4)蚜虫:又叫蜜虫、腻虫,成、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时造成茎叶发黄。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植株和落叶深埋。发生期喷50%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数次。

(5)红蜘蛛:8月份左右发生,9月份左右危害严重,主要侵食叶片和花序。叶片被害后,叶色由绿变黄,最后枯萎。此虫多藏于叶背面。

刺果甘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禁忌

刺果甘草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这种植物的根和茎以及叶子都能入药,是功效出色的中药材。

1、促进乳汁分泌

促进女性产后乳汁分泌是刺果甘草,最重要的功效,在女人生小孩以后,经常会出现乳汁不足和乳汁量少的情况,这时可以用刺果甘草煲汤喝,多数产妇服用后能让乳汁分泌量明显增加,会让产后无奶和产后乳汁不足的症状减轻。

2、驱虫止痒

刺果甘草入药后还能驱虫止痒,特别是它的根对人体内的寄生虫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另外它还能治疗女人的阴道滴虫病,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它加清水煎煮,煮好后的药汤熏蒸并清洗外阴,用药以后能让滴虫病引发的痛痒很快减轻或者消失。

3、消炎杀菌

刺果甘草入药以后还能消炎杀菌,它对人们皮肤表面出现的皮肤真菌有特别好的抑制和消灭作用,能防止这些真菌对人类皮肤细胞产生伤害,对人们因真菌感染导致的皮炎有特别好的治疗作用,另外人们因真菌感染出现脚气时,也可以用刺果甘草治疗,用药以后治疗效果特别好。 [3]

刺果甘草的食用禁忌

* 刺果甘草是一种药用功效极为出色的中药材,而且它没有明显的毒性和副作用,不过是药三分毒,刺果甘草也不例外,人们在平时服用刺果甘草时禁止过量服用,不然会加重身体,多器官负担,容易引发身体不适危害身体健康。大家在服用刺果甘草时也要注意它的食用禁忌,以免因食用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