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丝毛栝楼(葫芦科 栝楼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丝毛栝楼(葫芦科 栝楼属植物))

是葫芦科,栝楼属多年生攀缘草本,长8-17厘米,宽8-10厘米。根状茎肥厚,中央裂片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茎中等粗,疏被绢毛。叶基阔三角状心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单生,花梗及花蕾均密被白色绢毛,花未开放。伸展,全缘;花冠白色,子房椭圆形,长约1.5厘米,径约7毫米,密被白色绢毛。果未见。花期4-6月。

丝毛栝楼(学 名:Trichosanthes sericeifolia C. Y. Cheng et Yueh)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丝毛栝楼
  • 拉丁学名:Trichosanthes sericeifolia C. Y. Cheng et Yueh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葫芦目
  • 科 :葫芦科
  • 族 :南瓜族
  • 亚 族:栝楼亚族
  • 属 :栝楼属
  • 亚 属:栝楼亚属
  • 组 :叶苞组

形态特征

茎中等粗,具纵棱及沟,疏被绢毛。叶片坚纸质,轮廓阔卵状心形,长8-17厘米,宽8-10厘米,3-5深裂,中央裂片狭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收缩,边缘具细齿,侧生裂片较短,最外一对裂片短小,外侧具齿状小裂片,叶基阔三角状心形,深2厘米,宽3厘米,上表面深绿色,极疏被绢毛,沿主脉较密,背面密被伏卧状白色绢毛,基出掌状脉3-5条;叶柄细,长3.5-7厘米,具纵条纹,被白色绢毛。卷须纤细,2歧,稀3歧,疏被绢毛。花雌雄异株。雄花单生,花梗及花蕾均密被白色绢毛,花未开放。雌花单性,花梗及花萼均密被白色绢毛,花梗长1.5-2.5厘米;花萼筒筒状,长约1厘米,径约4毫米,萼齿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基部宽约2毫米,伸展,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状扇形,长1厘米,外面密被短茸毛,先端具细条状流苏;子房椭圆形,长约1.5厘米,径约7毫米,密被白色绢毛。果未见。花期4-6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700-1500米的山坡灌丛中或河滩灌丛及村旁田边。产自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部。 [1]

本种提示

本种与长果栝楼 T. kerrii Craib 相似,两者的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密被白色绢毛。但本种的叶3-5深裂,萼齿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而后者的叶全缘或仅具三角状齿,萼齿倒披针形,长18毫米,宽4.5毫米而不同。

栝楼皮(中药材)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及中华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果皮。栝楼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中华栝楼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具有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之功效。常用于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

形态特征

1、栝楼:攀援藤本,长达10米;块根圆柱状,粗大肥厚,富含淀粉,淡黄褐色。茎较粗,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白色伸展柔毛。叶片纸质,轮廓近圆形,长宽均约5-20厘米,常3-5(-7)浅裂至中裂,稀深裂或不分裂而仅有不等大的粗齿,裂片菱状倒卵形、长圆形,先端钝,急尖,边缘常再浅裂,叶基心形,弯缺深2-4厘米,上表面深绿色,粗糙,背面淡绿色,两面沿脉被长柔毛状硬毛,基出掌状脉5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被长柔毛。卷须3-7歧,被柔毛。花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单生,或与一单花并生,或在枝条上部者单生,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粗壮,具纵棱与槽,被微柔毛,顶端有5-8花,单花花梗长约15厘米,花梗长约3毫米,小苞片倒卵形或阔卵形,长1.5-2.5(-3)厘米,宽1-2厘米,中上部具粗齿,基部具柄,被短柔毛;花萼筒筒状,长2-4厘米,顶端扩大,径约10毫米,中、下部径约5毫米,被短柔毛,裂片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3-5毫米,全缘;花冠白色,裂片倒卵形,长20毫米,宽18毫米,顶端中央具1绿色尖头,两侧具丝状流苏,被柔毛;花药靠合,长约6毫米,径约4毫米,花丝分离,粗壮,被长柔毛。雌花单生,花梗长7.5厘米,被短柔毛;花萼筒圆筒形,长2.5厘米,径1.2厘米,裂片和花冠同雄花;子房椭圆形,绿色,长2厘米,径1厘米,花柱长2厘米,柱头3。果梗粗壮,长4-11厘米;果实椭圆形或圆形,长7-10.5厘米,成熟时黄褐色或橙黄色;种子卵状椭圆形,压扁,长11-16毫米,宽7-12毫米,淡黄褐色,近边缘处具棱线。花期5-8月,果期8-10月。

2、中华栝楼:又名双边栝楼、芦山龟。本种与栝楼十分相似,惟其植株较小;叶片常3-7深裂几达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极稀具小裂片;雄花的小苞片较小,通常长5-16mm,宽5-11mm;花萼裂片线形;种子棱线距边缘较远。

生长环境

1、栝楼:常生长于海拔200-1800m的山坡林下、灌丛中、草地和村旁田边、或在自然分布区内,广为栽培。分布于华北、中南、华东及辽宁、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

2、中华栝楼:分布于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江西、湖北西南部,四川东部、贵州、云南东北部。

入药部位:果皮。

性味:味甘、微苦,性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效:清肺化痰利气宽胸散结

主治:肺热咳嗽胸胁痞痛咽喉肿痛乳癖乳痈

相关配伍

* 1、治胸闷咳嗽栝蒌果皮15g,陈皮9g,枇杷叶(去毛)9g。水煎服,冰糖为引。(《江西草药》)

* 2、治肺痈瓜蒌皮、冬瓜子各15g,薏苡仁、鱼腥草各30g。煎服。(《安徽中草药》)

* 3、治肋间神经痛瓜蒌皮15g,柴胡4.5g,丝瓜络12g,郁金、枳壳各9g。煎服。(《安徽中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贮藏:贮干燥容器内,蜜栝楼皮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使用注意

脾虚者慎服。反乌头。

1、《本草经集注》:“恶干姜,畏牛膝、干漆,反乌头。”

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脾胃虚寒,无湿热者忌用。”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取成熟的栝楼果实(秋季),用刀切成2-4瓣至瓜蒂处,将种子和瓤一起取出,平放晒干或用绳子吊起晒干。

1、栝楼皮:取原药材,除去果柄及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

2、炒栝楼皮:取栝楼皮丝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略带焦斑,取出放凉,筛去灰屑。

3、蜜栝楼皮: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栝楼皮丝,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棕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栝楼皮100kg,用炼蜜25kg。

性状鉴别

一、药材性状

1、栝楼果皮:果瓣呈舟状,边缘内卷曲,长7-10cm。外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有的有残存柱基或果梗残迹,内表面黄白色。质较脆,易折断。具香甜气,味甘、微酸。

2、中华栝楼果皮:果瓣长9-12cm,外表面浅橙黄色,平滑不皱。

以外表面色橙红、内表面色黄白、皮厚者为佳。

二、饮片性状

栝楼皮为丝状片,皮外侧橙黄色或红黄色,有光泽,内侧淡黄白色。味淡,微酸。炒栝楼皮黄棕色,略带焦斑。蜜栝楼皮黄红色,有光泽,味甜。

药理作用

  •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冠脉;抗心肌缺血;扩张微血管及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心律失常。
  • 2、祛痰作用。
  • 3、泻下作用。
  • 4、抗癌作用。

现代应用

1、瓜蒌注射液:宽中理气,镇咳,祛痰,平喘。能改善冠心病胸闷等症状。

2、治疗喘息型气管炎及肺心病哮喘。

3、治疗冠心病。 [2]

相关论述

论栝楼皮与栝楼子、天花粉的配伍应用:施今墨:“瓜蒌皮清肺化痰,宽中利气;天花粉清热化痰,养胃生津,解毒消肿。二药伍用,药效倍增,荡热涤痰,生津润燥,开胸散结,润肺止咳甚效。”(《施今墨对药》)

附注

同属植物绵阳栝楼Trichosanthes mianyangensis Yueh et R.G.Liao分布于四川、湖北;南方栝楼Trichosanthes damiaoshanensisC.Y.Cheng et Yueh分布于广西、贵州;央果栝楼Trichosanthes stylopodiferaC.Y.Cheng et Yueh分布于安徽、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其果皮在部分地区亦作栝楼皮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