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凌霄(紫葳科、凌霄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凌霄(紫葳科、凌霄属植物))

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顶生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厘米;花萼钟状,长3厘米;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厘米,裂片半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蒴果细长如豆荚,先端钝,每果含种子数粒。花期5-8月。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有栽培。生性强健,性喜温暖;有一定的耐寒能力;生长喜阳光充足,但也较耐阴;在盐碱瘠薄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但生长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好。

可供观赏及药用,花为通经利尿药,可根治跌打损伤等症。

目录

凌霄(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凌霄
  • 拉丁学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 Schum.
  • 别 名:上树龙、五爪龙、九龙下海、接骨丹、过路蜈蚣、
  • ;藤五加、搜骨风、白狗肠、堕胎花、苕华、紫葳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管状花目
  • 科 :紫葳科
  • 族 :硬骨凌霄族
  • 属 :凌霄属
  • 种 :凌霄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Schum.,1894

形态特征

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9枚,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长3-6(-9)厘米,宽1.5-3(-5)厘米,侧脉6-7对,两面无毛,边缘有粗锯齿;叶轴长4-13厘米;小叶柄长5(-10)毫米。 [1] 顶生疏散的短圆锥花序,花序轴长15-20厘米。花萼钟状,长3厘米,分裂至中部,裂片披针形,长约1.5厘米。花冠内面鲜红色,外面橙黄色,长约5厘米,裂片半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筒近基部,花丝线形,细长,长2-2.5厘米,花药黄色,个字形着生。花柱线形,长约3厘米,柱头扁平,2裂。蒴果细长如豆荚,先端钝,每果含种子数粒,种子扁平,多数有薄翅。

繁殖方法

凌霄一般多用扦插繁殖,此外还可以用种子播种、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

种子繁殖:一般用每年10月成熟的种子,收藏好后,春季将收藏的种子清选干净,然后用水浸泡2-3天,再行播种,一般5-7天便可发芽。

扦插繁殖:中国北方一般在每年11-12月,剪取当年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每段长10-15厘米(一般要有3个节),然后进行沙藏,翌年3-4月扦插于苗床中,很易发出新根;南方可于早春剪取硬枝作插穗、夏季剪取当年生枝条(嫩枝)作插穗,扦插很易成活,成活后移栽,下年即可开花。

压条繁殖:更成活,因为凌霄茎上具有很多的气生根,它们贴地即可入土为根。把枝条切成小段,一般长10-15厘米,横放于苗床上,上面稍用熟黄土覆盖薄薄一层,保持湿润状态,一般10-15天就能长出5-8厘米长的根系,选择适当时期移栽成株。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挖取根际长出的根蘖苗移栽,移植后可以迅速成活。

栽培技术

上盆栽培

盆土选择:宜选择排水性能良好、透气性较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也可用腐叶土和菜园表土等量混合作为盆栽土壤。栽植前需将选好的盆土与腐熟有机肥充分混合均匀后栽植。花盆可选择透气性好的土陶盆或木桶。作花架栽培的,除直接地栽于盆架下外,也可用容器盆栽在花架的地面,数量可根据架面需要的大小而定。栽培的容器应大些,使其有较多的盆栽土壤,盆栽后生长旺盛,枝繁叶茂,迅速成景。凌霄喜光、耐半阴,但若常常处在半阴处的植株长势不旺,花少色淡,最好将其置于日照充足之处,并注意通风,切记不要将其放在封闭或不透风处。

移栽上盆:移栽一般在3月进行,中国南方地区栽培凌霄也可在秋季进行移栽。新株栽植时,穴内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栽后浇一次透水。如果是小苗也可雨季进行移栽,但栽后要注意遮阴,以防止烈日暴晒,并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新栽苗木成活。凌霄生长很快,植株体量较大,作棚架栽植的,栽植前要选择坚固持久的支架进行支撑,以后随着凌霄植株的生长,应逐段进行绑扎牵引,将其引上支架或攀附生长,尽快形成景观效应。

养护管理:凌霄喜湿润、稍耐旱,但怕涝。其生长期宜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自深秋开始落叶至翌春萌芽前的休眠期,盆土以偏干、稍湿润为好。凌霄在栽培一段时间后,应进行翻盆换土,并在培养土中加入一点骨粉或有机肥作底肥,萌芽后10-15天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促其长枝叶。自5月起,减少氮肥施用,改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促其花芽分化、孕蕾。6月起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2%磷酸二氢钾肥液,以利越冬。冬季不施肥。

修剪整形:盆栽凌霄可在冬季进行一次修剪,剪去枯枝、过密枝、病虫枝,以增加其内部的通风透光,并保持优美的树形。花后如果不留种,也要及时摘掉残花,以免消耗过多的养分,影响下次开花。早春也可视其情况进行修剪,将过长枝剪除,促其萌发健壮枝条,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把养分集中供应到成花的枝条上,使其花多花大,提高观赏性。

露地栽培

栽培凌霄栽培管理较容易,移植可在春、秋两季进行,植株通常需带土坨,植后应立引杆,使其攀附。苗木定植后,生长期间需除草、松土2-3次。第1年5月份追施稀薄粪水,施后浇一次清水。6-7月份追施过磷酸钙或尿素,使枝叶生长旺盛:秋季开沟施堆肥或厩肥。从第2年开始,每年6-7月份和秋季进行2次追肥。

凌霄在园林及野外栽培,可用于廊架、棚架、墙垣、石壁、枯树、假山、花门的垂直绿化与美化,为了达到观赏效果,平时必须做好修剪,及时牵引上架。作一般观赏的,要注意及时剪除枯枝、病虫枝、过密枝,将过长枝进行缩剪,促其萌发更多健壮枝条,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有利于开花。花后如果不留种,要及时剪掉残花,以养精蓄锐促进下次开花。在养护中随着枝蔓的生长,需逐段牵引或绑扎在棚架、墙垣、花廊等上,不使其在地面上匍匐生长,根据环境需要,可让部分茎蔓自然下垂,或用铁丝牵引拉其向上攀援生长,上下连成一片,更加飘逸美观。抓住每年早春萌芽前把枯枝清理干净,对过长的枝条进行短截,使之长势均匀,展现优良的观赏效果。

病虫防治

凌霄一般危害的病虫害不多,但须注意及时开展防治。

病害:凌霄叶斑病和凌霄白粉病危害易造成落叶,影响观赏效果。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洒。

虫害:在秋季干旱和高温高湿季节,凌霄花易遭蚜虫危害,发生后可及时喷施6%吡虫啉乳油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粉虱和介壳虫可用40%乐果乳油800-1200倍液,喷施叶片的正反两面。

主要价值

观赏:凌霄老干扭曲盘旋、苍劲古朴,其花色鲜艳,芳香味浓,且花期很长,故而可作室内的盆栽藤本植物,且可根据种花人的爱好,装扮成各种图形,是一种受人喜爱的地栽和盆栽花卉。

药用价值

功能功效:活血通经凉血祛风。药理研究表明,凌霄花具有抗菌、抗血栓形成抗肿瘤等作用。中医理论认为凌霄花具有活血通经凉血祛风等功效。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症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现代临床还用于原发性肝癌、胃肠道息肉红斑狼疮荨麻疹等病的治疗。

药理作用

抗菌:平板挖沟法实验证明,凌霄花和叶煎剂对弗氏痢疾志贺氏菌、伤寒沙门氏菌有抑制作用。

抗血栓形成:凌霄花水煎液具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凌霄花能加快红细胞电泳,增加红细胞电泳率,使血液红细胞处于分散状态。凌霄叶所含的三萜类和环烯醚萜类成分对胶原蛋白或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小板凝集有一定的扣制作用。

抗肿瘤:凌霄花的花萼提取物对牛脑中提取的蛋白激酶C有抑制作用,在体外对皮肤癌细胞M4有一定的细胞毒性。

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凌霄花水煎液对离体猪冠状动脉条具有舒张作用,可显著抑制其收缩。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凌霄花水煎液能显著抑制离体未孕小鼠子宫收缩,显著降低子宫的收缩强度,减慢收缩频率,降低收缩活性。而对离体已孕小鼠子宫,凌霄花水煎液则能增加收缩频率及收缩强度,并增强收缩活性。凌霄花的丙酮:甲醇(1:1)提取部位也能显著增强离体已孕小鼠子宫肌条的收缩强度。 [1]

化学成分

凌霄的花含黄酮类成分:芹菜素;苯乙醇苷类成分:毛蕊花糖苷即洋丁香酚苷、梾木苷;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熊果酸、23-羟基熊果酸、科罗索酸、山楂酸、阿江榄仁酸;甾醇类成分:β-谷甾醇、胡萝卜甾醇;挥发油类成分:糠醛、5-甲基糠醛。凌霄的叶含黄酮类成分:柚皮素-7-O-α-L-鼠李糖苷(1→4)-鼠李糖苷、二氢山柰酚-3-O-α-L-鼠李糖-5-O-β-D-葡萄糖苷;环烯醚萜类成分:紫葳苷、5-羟基紫葳苷、凌霄苷、凌霄醇、1-O-甲基凌霄醇;三萜类成分: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熊果酸、委陵菜酸。

“凌霄花”是什么花?它有哪些功效?

在诸多的花草之中,我觉得凌霄花是最桀骜不驯的一种。

凌厉在上,直冲云霄,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凌霄花后的感受。和其他一些地上的花草不同,凌霄花从来不愿意低头不语,永远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直冲云霄的姿态。而也正是凌霄花这种骨子内的傲娇,才会让医者看到它不一样的地方,最终在中医本草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凌霄花是什么?

凌霄花非常善于攀缘,而且它的生命力也是非常顽强的,只要扎根于一处,便会向更高处无限的攀升。所以在很多小区里面或者公园角落之中,人们常会种上几株凌霄花,每到夏秋之季,凌霄花争相开放,风景靓丽。

而在传统中医里面,凌霄花则属于一味“活血化瘀”类的中药材,夏秋时节,人们会采摘盛开的凌霄花,无需过于繁琐的炮制,直接干燥后即可入药使用。

我想凌霄花的药效和它独特的生理特点是有一定关系的,不畏艰险,敢于攀登,似乎有着无限的活力,而其入药之后,这份活力则化为行散血瘀的动力,对于血瘀不散、血滞不通之症,往往可显良效。 [2]

凌霄花的功效

凌霄花带有花类独特的香甜之味,而且还稍有酸味,所以中医里面认为此花入药,其味甘且酸,药效偏于寒凉,服之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散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此外,由于它具有甘凉之气,所以还有一定的“凉血祛风”之效,其应用范围还是比较广泛的。

1、凌霄花入药,可以帮助人们活血通经

血瘀不畅、血滞不通,常常会导致人们出现经络瘀阻、肢体肿痛等情况,长期的气滞血瘀,还可能导致人们出现癥瘕积聚之症,对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此类情况最常见于女士群体,这大概和女人天生的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有关吧。

女人的心思往往过于缜密,容不下一点小事,所以就容易生气、吵架,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气滞血瘀之症。轻则胸闷不适、两胁胀痛,重则影响气血的运行,进而出现经期紊乱、经闭不通等情况。

对于上述之症,中医里面就常会使用凌霄花入药,从而帮助人们起到活血通经的效果。同时,医者还常将其和红花、当归、川芎、香附子、牡丹皮等同用,其散血瘀、通经络的作用更佳。

2、凌霄花入药,可以帮助人们凉血祛风

寒能泄热,而凌霄花之寒,对血内之热有着很好的清散之效。血热之人往往还会伴有内热,热邪随血液流注全身,蕴结于肌肤腠理而不散,进而出现皮肤红疹、疮肿、暗疮等情况。对于此类血热之症,以凌霄花入药则能达到清热凉血、解毒消疮的作用。

此外,对于风邪、湿邪侵袭进而导致的皮肤风疹、皮肤湿癣、周身痒痛等情况,以凌霄花入药,亦能起到祛风止痒之效。由此可见,凌霄花对人们的皮肤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若是加以深入研究,取其本草精华,或许可以起到很好的护肤之效。凌霄花虽然外貌娇美艳丽、入药效果良好,但是也并非是人人适宜使用。若是气血本身就偏于亏虚,或者是处于孕期的人群,最好是不要过多接触、食用此物的。

凌霄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4个技巧,开出花墙超绚烂

凌霄花,花姿优美,容易形成花海、花墙等,花期在每年的7-9月,正值盛夏。它的适应性很强,生命力很旺盛,易于栽种,攀爬能力很强,是较为理想的爬藤花卉。下面整理了凌霄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4个技巧,开出花墙超绚烂。

凌霄花的养殖方法

1、施肥:春秋季的生长旺季,需要及时追肥,大概隔半个月左右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促进枝叶生长。5月起,进入育蕾期和开花期,对养分需求量大,减少氮肥施用,施以磷钾肥为主的肥料。花后需要适当追施复合肥,促使植株快速恢复。冬季,生长缓慢,需要减少施肥或不施肥

2、浇水:凌霄花喜湿润、稍耐旱,不耐水涝。在春秋两季的生长旺盛时期,大概每隔3~4浇一次水。在夏季,高温炎热,水分蒸发较快,大概每隔1~2天就要浇一次水,在凉爽的早晚进行,避开午后高温时期。冬季,进入休眠期,对水分需求降低,控制浇水,大概每隔1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了。

3、光照:凌霄花喜光照,也耐半阴。在生长期,需要晒足太阳,才能让它枝繁叶茂,开花旺盛。若长期处于荫蔽环境,植株生长不良,枝叶发生徒长,瘦弱枯黄,通常每天都要接受超过6小时的光照时间。夏季强光,需要适当遮阴。冬天,可以全日照养护,整天都可以暴露在阳光下。

4、土壤:土壤要求松软透气,排水性能和透气性较强的微酸性土壤。可将4份田园土+4份营养土+2份沙土调配混合,盆底加入有机肥作为底肥,增加土壤肥力,满足生长所需。 [3]

凌霄花的注意事项

1、注意夏季多通风,避免植株发生病虫害,尤其是蚜虫,及时发现早日防治。

2、注意凌霄花是藤蔓植物,为了方便植株攀爬,需要搭好支架。

3、注意给凌霄花进行修剪,一般在休眠期刚刚结束时候进行,将干枯、瘦弱、徒长和杂乱的枝叶剪掉,去强留弱,保证植株健壮生长。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凌霄(紫葳科、凌霄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凌霄花多开花,这一步必不可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