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皱叶黄杨(原变种))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皱叶黄杨(原变种))
灌木,高1-2米;枝近圆柱形;小枝四棱形,直径1-2毫米,四面均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菱状长圆形、长圆形或狭长圆形,稀椭圆形,长1.5-2.5 (-3.5)厘米,宽6-12毫米,先端钝或圆或具浅凹口,基部急尖或楔形,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凸出,干时无侧脉,仅见皱纹,稀有明显侧脉,背面平坦,无光泽,或稍有皱纹,叶面中脉被微细毛;叶柄长2-3毫米,密被短柔毛。
目录
[隐藏]皱叶黄杨(原变种):var. rugulosa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皱叶黄杨(原变种)
- 高 :1-2米
- 直 径:1-2毫米
- 分布区域:云南西北部、四川
形态特征
花序腋生兼顶生,头状,花序轴长3-4毫米;苞片卵形,长2.5-3毫米,两者均被毛,雄花:8-10朵,花梗长0.5-1毫米,外萼片卵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3毫米,无毛,干时有红棕色纹或淡黄色,不育雌蕊末端膨大,高约1毫米,雌花:萼片阔卵形,长2.5-3毫米,背被短柔毛,于房长约3毫米,花柱粗壮,长约1.5毫米,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中部。蒴果卵球形,长8-10毫米,无毛,宿存花柱斜出,长2-3毫米。花期3-5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900-3500米的溪旁、山坡灌丛中。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德钦、丽江以至巍山)、四川(马尔康、金川);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附近海拔3000米处。 [1]
本种提示
本种小枝被毛多寡,叶形大小,叶面侧脉和皱纹的有无,雄花花梗和不育雌蕊的长短,均有很多变化。
云南大理产的,小枝四面被疏软毛,叶面仅见羽状皱纹,无侧脉,雄花花梗长达1毫米以上,不育雌蕊近无柄,有膨大的头状部;丽江产的,小枝外方两侧面无毛,叶面或仅见皱纹,或有明显侧脉;
四川马尔康产的,小枝外方两侧面上无毛,叶面有皱纹,无侧脉,雄花几无花梗,不育雌蕊有明显的柱状柄,连末端膨大部高达1毫米。本种和Buxus sinica (Rehd. et Wils.) Cheng有密切亲缘关系,马尔康所产,似为两者间的过渡类型。
黄杨有哪些品种,你知道吗?
黄杨(学名:Buxus sinica (Rehder & E. H. Wilson) M. Cheng):
灌木或小乔木,高1-6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革质,阔椭圆形、阔倒卵形、卵状椭圆形或长圆形,叶面光亮,中脉凸出,下半段常有微细毛。花序腋生,头状,花密集,雄花约10朵,无花梗,外萼片卵状椭圆形,内萼片近圆形,长2.5-3毫米,无毛,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有棒状柄,末端膨大;雌花萼片长3毫米,子房较花柱稍长,无毛。蒴果近球形。花期3月,果期5-6月。
一、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是灌木或小乔木,高0.6-2.2米,胸径5厘米;小枝四棱形(或在末梢的小枝亚圆柱形,具钝棱和纵沟),光滑、无毛。叶革质或薄革质,卵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以至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稀披针形,长达9厘米,或菱状卵形,宽达4厘米)。先端渐尖,顶钝或锐,基部楔形或急尖,边缘下曲,叶面光亮,中脉在两面均凸出,侧脉多条,与中脉成40-50度角,通常两面均明显,仅叶面中脉基部及叶柄被微细毛,其余均无毛;叶柄长2-3毫米。
1、大叶黄杨
大叶黄杨是一个笼统的分类,也是大叶黄杨中一个普通的品种,如果细分,它还有很多小分支,都是基于大叶黄杨但增加了一些独有的特点袭。
2、银边黄杨
是大叶黄杨的一个小分支,顾名思义,银边黄杨最大的特点就是叶子的边缘是白色的百。
3、金边黄杨
和银边黄杨类似,只是叶子的边缘是金黄色的,所以叫金边黄杨。
4、银心黄杨
特点是,叶子的边缘和叶子表面有一些白色的斑点。
5、金心黄杨
叶子边缘和表面的斑点是金黄色的。
大叶黄杨一般只做绿化素材。
二、小叶黄杨
灌木,生长低矮,枝条密集,节间通常长3-6毫米,枝圆柱形,有纵棱,灰白色;小枝四棱形,全面被短柔毛或外方相对两侧面无毛。叶薄革质,阔椭圆形或阔卵形,长7-10毫米,宽5-7毫米,叶面无光或光亮,侧脉明显凸出;叶柄长1-2毫米,上面被毛。
1、瓜子黄杨
叶子的形状就是一度颗瓜子,呈现出迷人的椭圆形。
2、珍珠黄杨
叶子的形状就像豆瓣一样,表面光滑圆润。
3、雀舌黄杨
因叶片的长相就像鸟的舌头而得名雀舌黄杨。
小叶黄杨是盆景素材的上上之选。
三、黄杨变种
还有黄杨变种,为东亚黄杨属的代表种,广泛分布,变异很多,且由此派生了几个不同的种,如中国西部产的毛果黄杨,西南部产的皱叶黄杨,和黄杨均有密切关系。此外如日本产的日本黄杨——小叶黄杨日本变种(此种小枝及叶均无毛)亦无非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同,致有局部的差异。
黄杨的原亚种及尖叶黄杨(亚种)中发觉某些植株的小枝被极少量毛,甚至完全无毛,仅叶柄上面残留有短柔毛,此足证明黄杨又有向日本黄杨(B. japonica)逐渐移变的趋势。
此外南欧、北非、高加索产的 B. sempervirens L. 小枝及叶柄均被毛,和黄杨亦相似,但前者叶面侧脉全不明显,雄花不育雌蕊高度仅为萼片长度的1/2。中国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