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眼树莲(萝摩科、眼树莲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眼树莲(萝摩科、眼树莲属植物))

是萝藦科眼树莲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藤本,常攀附于树上或石上,叶肉质,卵圆状椭圆形,聚伞花序腋生,花期4-5月,果期5-6月。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等地和香港,生长于海拔100米至6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山谷、树上、溪边、山地潮湿杂木林中或附生石上。

眼树莲(学名:Dischidia chinensis)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眼树莲
  • 拉丁学名:Dischidia chinensi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 目 :捩花目 Contortae
  • 科 :萝摩科(Asclepiadaceae)
  • 亚 科:马利筋亚科 Subfam. Asclepiadoideae
  • 族 :牛奶菜族 Trib. Marsdenieae
  • 属 :眼树莲属 Dischidia
  • 种 :眼树莲
  • 分布区域:分布广东、广西和香港等地

形态特征

藤本,常攀附于树上或石上,全株含有乳汁;茎肉质,节上生根,绿色,无毛。叶肉质,卵圆状椭圆形,长1.55-2.5厘米,宽1厘米,顶端圆形,无短尖头,基部楔形,叶柄长约2毫米。

聚伞花序腋生,近无柄,有瘤状凸起;花极小,花萼裂片卵圆形,长和宽约1毫米,具缘毛;花冠黄白色,坛状,花冠喉部紧缩,加厚,被疏长柔毛,裂片三角状卵形,钝头,长和宽约1毫米;副花冠裂片锚状,具柄,顶端2裂,裂片线形,展开而下折,其中间有细小圆形的乳头状凸起;花粉块长圆状,直立,花粉块柄顶端增厚。蓇葖披针状圆柱形,长5-8厘米,直径4毫米;种子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花期4-5月,果期5-6月。 [1]

主要价值

全株供药用,有清肺热、化疟、凉血解毒之效;民间有用作治肺燥咳血、疮疖肿毒,小儿疳积、痢疾、跌打肿痛、毒蛇咬伤。亦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眼树莲怎么养?

可以将眼树莲放置在半阴通风的位置养殖,要让它接受充足的光照,但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平时需要半个月浇一次水。可以将泥土、煤炭、珍珠岩混合配制种植眼树莲的土壤,眼树莲的土壤两年要更换一次。

1、光合作用

眼树莲原产于广东,多生长在溪边和树林中,有的人会问眼树莲怎么养,眼树莲喜欢阳光但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因此养殖时需要放在半阴通风的位置。夏季温度高时要进行降温处理,光照充足眼树莲会在4~5月开花。

2、浇水方法

眼树莲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通常半个月浇一次水,生长期不用过多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高温时要适当的增加浇水次数,温度低于5℃就要减少浇水的次数,否则眼树莲的根系会被冻伤。

3、配制土壤

养殖眼树莲要选择疏松、透气含有腐殖质的土壤,可以将泥土、煤炭、珍珠岩混合配制土壤,珍珠岩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也可以去花店买专用的营养土种植。种植眼树莲的土壤需要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时可以留一半旧土。 [2]

4、利用价值

眼树莲的全株都可作为药材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痢疾、肿毒等症状。眼树莲能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和有害气体,种植在庭院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眼树莲的作用和副作用

眼树莲是很多人喜欢养殖的绿色观叶植物,它是双子叶科植物的一种,全年叶色碧绿,观赏价值特别高。其实眼树莲这种植物不但外表美丽,它还能入药,药用价值也特别高。

1、眼树莲能美化环境

眼树莲这种植物的叶子四季常绿,而且叶形独特生命力特别强,平时在家中养殖能美化环境,增加室内的自然气息,也能愉悦身心,调节人们的心情还能缓解视疲劳

2、能净化空气抗辐射

净化空气也是眼树莲的重要作用之一,它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与二氧化碳,能让它们转化成氧气释放在空气中,可以净化空气让室内空气更纯净清新,另外眼树莲还能抗辐射,它能吸收电脑、电视中释放出的电子辐射,减少它们对人体的伤害。

3、药用功效

眼树莲全株可以入药,它入药以后味微苦性质寒凉,能入肝经和胃经,清热凉血和养阴生津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它能用来治疗人类的高烧与口渴还有目标肿痛等多种常见不良症状,治疗效果特别好。

4、能清热解毒

眼树莲入药以后性质寒凉,它的叶子能清热解毒,平时人们出现肺燥与咳嗽等不良症状时可以直接把眼树莲的叶子晒干以后泡水代茶饮用,一天可以饮用多次,能让肺燥与咳嗽的症状很快减轻。 [3]

眼树莲的副作用

眼树莲在生活中既能入药也能供人观赏,可以制成中药以后直接供人类服用,它药性温和,无毒,也无副作用,适合绝大多数人群,但是服用时一定要适量,过量服用会对人体健康不利。

[免责声明]:鉴于中药特殊性,本站内容仅供参考。如要使用,请遵医嘱,否则后果自负!


参考文献